三零中文网【sanlingzw.com】第一时间更新《洪武年纪事》最新章节。
洪武十八年,正月初三。
罗然起床后实在是百无聊赖,只得又拿出蒋瑠给他记录的《射雕英雄传》来看。因为实在是没什么娱乐活动,就在这短短几天的时间,这本原来打算烧掉的小册子已经被罗然翻得起了边儿,看起来又旧又破。
穷极无聊之下,罗然把手中的小册子往桌上一丢,起身想去外面透透气。
因为还没到初五开市,赵四家的小客店也没开门,只是把门板拿了两扇方便进出。
门外街上倒也有些行人,只是没了买卖家显得有些萧索。虽然只是三三两两的行人,但也总比自己呆着好,罗然这么想着就出了门。
罗然刚出门,就看赵四嫂子端着木盆回来了。
“四嫂子好早啊,这是干什么去了?”罗然笑着招呼道。
赵四嫂子把木盆往前一伸,罗然看到了满满一盆的衣物。
“趁着天早,去进香河那边洗洗家里的衣裳。”
“四哥真的是好福气啊,嫂子持家当真是里外一把好手。”罗然这话倒也不全是吹捧,赵四的这家小客店就夫妻两个。平日里赵四忙活着厨房的事儿,剩下的活基本都是赵四嫂子在操持。
“我一个妇道人家,不像你们男人是做大事的。洒扫洗弄这些活计不算啥。”赵四嫂子被夸得很舒服。
“那也不必一大早就去河边洗衣服啊,等中午日头足了不是暖和些?反正今天初三还没开市呢。”
听得罗然这么说,赵四嫂子“哈哈”笑出声来,引得路人侧目。其中一个穿着黑棉衣的中年汉子转头看向了这边。
“然哥儿一看就是富贵人家出来的少爷,哪有中午洗衣裳的?别说中午了,就算是现在去,上游人家的恭桶都倒完了,那河水还怎么洗的成衣裳呢?进香河的上游可是国子监,里面的相公可不少。”赵四嫂子耐着性子给罗然解释的时候,一转头看到了一边的中年汉子。
“刘叔叔今日得闲了?可是来找当家的?”
那位姓刘的汉子连忙施礼:“嫂嫂勿怪,本来今日初三不便登门。只是今日路过家门,想着不拜访一下失了礼数。”
“又不是什么高门大户,哪来这些子讲究呢?只管进去等着,我去叫你四哥。”赵四嫂子把刘姓汉子让到门里。
罗然见状就拱手告辞,说自己出门逛逛。
这边刘姓汉子进了客店,不一会儿赵四就出来了。两人对了一下眼神,径直得往后院的空房走去。
二人来到一间空厢房,赵四小心地将门关好。
“四哥,我看你店门口的灯笼换了。可是有什么不对么?”刘姓汉子随便坐在胡凳上,开口问道。
“昨日是谁当值排线?”赵四脸上一扫平日里的和气,精光乍露。
“昨日该何二铁排线。不过四哥你也知道这小子,仗着家中关节平日里都偷懒,更别说大过年的了。”刘姓汉子见赵四严肃,也稍稍正色的回答。
“罢了,不去管他。小甲你回去报于总旗知道,我店里许是住了个鞑子的暗碟。”赵四嘱咐道。
刘小甲一愣,然后恍然道:“可是那个年轻人?”
“你见过了?”
“刚才在门口照了面,那人正与嫂子聊天。居然说让嫂子中午去洗衣,看着好似不食人间烟火似的。这种人能做暗碟?”刘小甲回忆着罗然有些傻的样子说。
“鞑子身处北方,多用井水,不知道这些琐事倒也正常。”赵四略做思考,然后严肃的说:“小甲咱们这个活计看似轻松,可一定要千分小心万分仔细。万一让暗碟透露出什么消息,咱们边关的兄弟可就遭殃了。都是拖家带口的好男儿,万一折损了,撇下家中孤孤儿寡母怎么过活?”
“四哥教训得是,是我莽撞了。”刘小甲正色道:“宁杀错不放过,我这就回去报给总旗知道。”
两人商谈完毕之后,刘小甲与赵四嫂子告了别,急匆匆的出门而去。
大约过了半个多时辰。刘小甲去而复返,给赵四扔下一句“酒坊午后送烧酒”就走了。
午后不多时,小客店里来了个年轻人。身上的穿着虽然是很普通的素青色,但这年轻人却有着一种掩饰不住的气质。
赵四一见大惊,连忙将年轻人请到自家卧房。并仔细嘱咐浑家千万不得打扰。
“属下赵义四,参见汤百户。”赵四关好门之后连忙向年轻人施礼。
“赵校令辛苦了,不必多礼。”汤百户笑眯眯的轻挥了一下手,接着问:“听说你这里住了
个鞑子暗碟?”
“属下只是怀疑,并未确定。只是想禀告上官,以防不测。”赵四垂手低头回答道。
汤百户哂笑一声:“赵校令别拘谨。我今日司里当值,听得上报就顺路来看看而已。”
“百户大人勤勉,属下望尘莫及。”赵四深施一礼,脸上挂满着钦佩。
汤百户显然不是很喜欢这种客套话,轻皱眉头问:“赵校令说的人,可疑在何处呢?”
赵四略显紧张,清了清嗓子:
“此人自称是个头陀,自幼与师父长于深山,现托身大亨酒楼,以说书为生。”
“但此人面白齿全:脸上既无天花也无麻点,牙口齐全每日必清洗两次。且手上无茧身上无疤。”
汤百户听到这里,面露不解:“这些倒也寻常啊,赵校令怎么说可疑呢?”
“大人贵胄,生于公侯之家故而习以为常。可一个说书头陀,却能与大人相比,这本身就非常可疑了。寻常人家少有这种娇生贵养的人,所以魏国公才会说走路不跛脚,就是好兵。”赵四恭敬回道。
汤百户点了点头,示意赵四继续说。
“蒙人鞑子粗野,男子惯于剃发结辫,与我大明男儿不同。若要假扮我大明男儿,最简单的方法就是剃光发辫,假扮僧人。”
汤百户暗暗点头,心下赞同。
“可僧人出入市井过于惹眼,也需有碟度,换做野僧头陀就方便得多。而且以说书为业,出入酒肆之中,打探各类消息也更便捷。”赵四一口气说完,在一旁等着汤百户指示。
汤百户思考了一会儿,开口说:“赵校令言之有理,可这些都是推断,却没有什么铁证。万一这人真的是野僧头陀呢?要知道天下初定,之前可有不少人上山避祸。”
“大人心思缜密,属下佩服。”赵四先是拍马屁,接着话锋一转:
“属下也曾有过这等顾虑,所以才会观察了这头陀几个月。”
“前些天除夕守岁时,属下曾与他攀谈共饮,发觉此人酒量极佳却不贪杯。大人公侯之家,或是觉得喝酒是寻常事。但我大明建国以来,与鞑子征战不停。圣上自从光克宁越府之后就严令禁止民间私酿,以节约粮食供应边军。至今虽有开禁,但酒价甚高,普通人家是断然练不出如此酒量的。”
汤百户摇头笑道:“我家也是不经常饮酒的。”
赵四边点头边说:“除夕当晚,我以韭黄为菜,却被他一语道破。”
汤百户疑惑,问:“这其中又有什么说法?”
“回禀大人,这韭黄乃是立春时分将韭菜置于马粪中,以马粪之肥力催出韭菜黄色嫩苗。这法子不算什么秘方,不少人都知道。但是吃过见过的人却极少,只因我大明马场甚少,普通人家养的一两匹的马粪也不够用。”
“这人身为一名头陀,按理说无论如何也不该识得此物,除非。。。。。”赵四故意顿了一下。
“除非他之前生活的地方马粪成堆?”汤百户接话道。
“大人慧眼如炬。”赵四连忙吹捧,“且此人不嗜荤油,喜食瘦肉。要知道咱们大明男儿多食粮米,平日里少有荤腥。所以难免嘴馋爱吃些油水大的。而鞑子却终日食用牛羊,故而极度怕腻。”
汤百户赞许的点了点头,说道:“这么看来,这人十有八九是个鞑子。就算不是暗碟,也是个避祸的鞑子权贵之后。”
“大人英明。”赵四这次夸赞倒是发自真心的,他当暗桩时间久了,所以遇到事情习惯性的往最坏的地方想。却从未想过罗然是蒙古权贵子弟的可能性。
事情了解清楚了,汤百户起身要走。到了门口顿了一下:“赵校令辛苦了。今年按资历会提几个小旗,到时候我跟上面知会一声。”
赵四闻言大喜,连忙行礼:“属下多谢大人!”
汤百户笑了笑:“不必如此,赵校令尽忠职守,这是理所应当的。再说我只能知会一声,能不能成还要看上面的意思。要知道咱们卫里的人都要陛下朱批的。”
待汤百户走后,赵四坐在房里许久不动。虽然只是汤百户随口一说,但赵四却知道自己升官已是板上钉钉了。
这位汤醴汤大人可是信国公家的幼子,来到镇抚司两年只是为了历练。官场上的事儿虽然赵四不是很懂,但“先墩苗,后插秧”的道理还是明白的。
今天这位大人既然开了口,估计不出今年自己的公服上就要添上花了。(明初官服无“补子”,七品官服绣小杂花,小旗为从七品。)
天才一秒记住【三零中文网】地址:sanlingzw.com,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