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零中文网

分节阅读 81

《史上最强崇祯》转载请注明来源:三零中文网sanlingzw.com

,手指一下下敲在御案上,似乎在考虑着什么。

“嗒嗒嗒”

方正化不知道崇祯皇帝在想怎么处理自己还是什么别的事,当下心中也是七上八下,头都不敢抬起来。

毫无征兆的,崇祯皇帝突然说道:“方正化,朕交代你一件事,办明白了,既往不咎,要是办的不明白,诸罪并罚,你可懂”

“皇后有喜,打今儿起你就给朕一步不离的伺候着,带你的人手把皇后的衣食住行给朕打点的明明白白,若是朕的皇后和皇子在这期间有半点差池,朕要了你的脑袋。”

第二更六点正常感谢封魔龙哥2000币的打赏

第一百五十八章:昏君本纪

其实吧,这方正化的心思崇祯皇帝也能明白。

毕竟原来这货也就是个司礼秉笔太监,虽然在宫内有些地位和资历,可一下子被崇祯皇帝提拔到御马监掌印兼内厂提督的高位上来了,时间一久,自然是有些飘飘然忘乎所以。

无论前世还是今生,崇祯皇帝都是头一次当皇帝,实际上自己个儿也有点飘,怨不得别人也飘。

这次主要还是崇祯熟知历史,知道这狗奴才对皇家忠心耿耿,能背锅也有能力,革职和杀头是不可能的,那样只能让东林党们欢呼。

崇祯稍微提点一下,打算让这厮收敛着点儿,现在看来效果还是极好的,也就不在这件事上头疼了。

方正化联想到皇帝此前对付东林党那个说杀就杀说诛族就诛族的劲,起先觉得自己多半也是要凉凉。

此时听到这个话,他自然是如蒙大赦,抱着崇祯皇帝哭的心都有了。

方正化忙不迭的点头,拍着胸脯打包票,看那意思好像是连年都不过了,就专门给你看着媳妇和儿子。

在这新春的佳节,崇祯皇帝神清气爽的站在皇极殿前面,老是觉得这么干呆着太没意思,忽然间突发奇想,要不搞个大阅兵试试

想到哪做到哪,崇祯皇帝在一帮太监和宫女震惊的神情中,拍拍屁股就摆驾奔着英国公府去了。

张世泽本来在和全家人和乐融融的过年,忽然一个太监气喘吁吁的跑来,说皇上要到了,好像是有大事,当下一府的人都是面色大变。

英国公府的欢声笑语不见了,那可是当今的皇帝,听说昨天小年还把一个御史给砍了,谁敢怠慢

府中上上下下的人都是紧张不已,一通忙活,总算是在崇祯皇帝还没到的时候安排好了一切事务。

等了大约半盏茶的功夫,崇祯皇帝总算是带着一大群厂卫番子和太监宫女浩浩荡荡的从街角转了出来。

这府里许多人还是第一次看见崇祯,可看来看去,这家伙根本不像皇帝,看那得意洋洋的小表情,倒像是某个威福的纨绔子弟。

无论心中如何去想,大伙在面上不敢露出任何不恭不敬,跟着张世泽赶紧把崇祯迎到府内,一顿寒暄过后,崇祯皇帝开门见山的把话说出来,所有人都懵了。

“阅兵,怎么想起搞这玩意儿了”

“是啊,劳民伤财啊”

其实这个词对于许多人来说,是既陌生又不陌生,怎么说,大明其实对阅兵这东西还真是挺重视的。

永乐年间就曾搞过一次规模浩大的大阅兵,每当想起这回事,崇祯皇帝就羡慕不已。

据说阅兵结束后,朱棣在土木堡的行营接见了各国使节,帖木儿国使臣带头下跪磕头,“叩首触地”,全然不顾“我国无此风俗”。

帖木儿使臣更奉承说,这次帖木儿进献的名马,正是当年帖木儿国王的父亲生前南征北战专用的“御用坐骑”,赠送给大明皇帝,也是为了表达“最崇高敬意”。

其实崇祯一直都怀疑这厮之前那副不怕死的模样是装出来的,就为了给之后的拍马屁增强效果,事后的结果很显然,这顿马屁很成功。

那次“观阅”的各国使节来自二十七个国家,大明军威之盛在各国引起了巨大反响,单是帖木儿帝国,终明一世向中国派遣使节的次数就有60多次。

除此之外,中亚、西亚国家与大明的友好关系一直绵延到现在,没错,就是现在。

朱棣这厮托老爹和朱允炆的福,装逼装到全世界去了,那可真是最高境界,羡慕不来。

朱重八也曾经规定,每年年终各地卫所军士都要考阅一次,每隔三年,又要大阅一次。

想法是美好的,但是执行起来就不一样了,洪武和永乐朝的时候,各地卫所军士尚且还能整个歪歪斜斜的“阅兵”应付应付。

到现在崇祯十八年,是压根连应付都懒得应付,京军这边儿不知道多久没阅过兵了也没人管,地方上谁还鸟这么个没事找抽的政策。

为一名穿越者,崇祯皇帝在后世就知道那些键盘侠的厉害,现在这种时候,东林大佬们却又不知比前世那些高了多少个档次。

春节过去的很轻松,崇祯皇帝没想搞什么事儿,东林党们也乐得清净,算是双方休战了几天。

崇祯十七年三月一日的时候,传来那个消息可是让满朝文武议论纷纷,掀起了惊涛骇浪,崇祯要阅兵,而且是要大阅

一时间,什么“与民争利”、“劳民伤财”这种屁话又是闹得满城风雨。

这还不是最主要的,朝堂上的大佬们深谙进退之道,这种大事自己压根就不会出声,都是叫底下那些好忽悠的门生去喊。

京城这个地界早就叫厂卫控制住,抓进去几个就消停了,京畿一带也差不多,没什么大变化,可江南传来的消息却实实在在的让崇祯皇帝觉得又好气又好笑。

当然,和朝廷不对付的还是那个复社。

前段时间,南京吏部尚书马士英新官上任三把火,上来就把复社重要成员,号称云间大才子的宋征舆给抓进去搞死了。

加之候方域这个怂蛋背叛复社,江南才子们憋着一口气处理好自家之事的时候,也是在等待着能说话的机会。

所幸,崇祯这个昏君把机会送上门来了,要搞阅兵还得问问天下的士子们答不答应

朝廷一直都在走抑武重文的路线,崇祯十七年那一整年却彻底翻了过来。

崇祯皇帝对士子和朝廷重臣的态度与之前截然相反,就好像杀猪一般,听说厂卫在京师甚至又毁了几个东林书院,那可是天下文人士子的摇篮,委实让复社才子们气的不轻。

这还不止,那昏君又搞了什么忠烈祠把武夫地位抬高,开始将那些崇祯初年革职的阉党召回重新任用。

士子们养尊处优惯了,狗眼看人低的伎俩也用熟悉了,看着那些粗鄙武夫在战场上随便杀几个人就能轻而易举的爬到自己头上,又哪里受得了这个哑巴亏。

这一次阅兵的消息传出来,复社里面就坐不住了。

根据崇祯皇帝得到的消息来看,这次复社也学聪明了,轻易不再搞什么死谏游行的把戏,一个叫张采的人在钱谦益的授意下,写了一本所谓的昏君本纪。

在昏君本纪一书的扉页,张采也别指明,崇祯皇帝在前十六年其实是在佯装圣明,不过那个时候,崇祯心中尚有一丝光明。

但是从崇祯十七年开始,眼见大明将亡,崇祯皇帝便是精神失常,彻底暴露了自己昏君本性。

接下来的内容更是字字诛心,张采在昏君本纪一书中详细列述了崇祯十七年以来,崇祯皇帝的种种昏聩之举,还有上天与之对应的亡国之兆。

感谢蟹子一枚100币、对他太好1000币、永恒殒鸩500币、雪vv梅500币的打赏,以及众卿的月票推荐票支持

第一百五十九章:邪书

昏君本纪一书中明确指出,崇祯皇帝自从十七年开始受阉党控制,宠信权阉,任用厂卫大肆迫害东林党的清流士子,并且首次称呼东厂提督王承恩为“七千岁”。

除此之外,书中将王承恩以及西厂提督曹化淳、内厂提督方正化并列称为“三虎”,便是现如今人云亦云的大明朝“三虎执政”时期。

在东林党徒的大力宣扬之下,大明朝堂变得昏暗无比,比起当年“九千岁”魏忠贤时期有过之而无不及。

一时间,整个江南号称“无一处不知此事者”,复社的影响力达到巅峰,甚至覆盖过了三厂一卫在江南的设置的监察机构。

此时此刻,东林党宣扬把大明朝堂搞得天昏地暗的“三虎”正站在崇祯皇帝面前瑟瑟发抖,可见东林猴子造谣生事的能力有多强。

这件事以后,崇祯皇帝不免怀疑,是不是那被宣扬成权倾朝野的“九千岁”魏忠贤在天启面前也是这个怂样儿

让崇祯更气的是,那张采和一班复社才子们所所为还不仅仅如此。

他们到处游走,联络了一大批民间印刷社,将昏君本纪一书刊行出版,借声名鹊起的同时广收门徒,结交包括现任南京魏国公徐文爵在内的各路权贵与江南士绅。

这新年刚过,所谓的大明朝才子们就给朝廷出了这么一个大难题,可最让崇祯无语的是,这班人所所为虽然过分,但却并没有触碰到现有的法律。

包括洪武皇帝朱元璋所说的“生员不许议论国政”在内,大明朝虽然有某些人说过所谓“军国政事,并不许生员建言”的话,但实际上却并没有任何明文规定。

说白了,这帮东林猴子学乖以后,知道崇祯皇帝杀起人来敢下狠手,所以不和你闹什么死谏,在眼前跳来跳去气你,就是不犯法。

要是崇祯十七年,崇祯皇帝还真就让人赶到南京直接抓了杀了,反正那时候大明也快玩完了,崇祯这么做完全是因为知道自己要上吊,所以想拉着东林党当垫背的。

现在大明朝好不容易稍有稳定,要是再这么胡搞乱杀,强行杀他一个人头滚滚,遍地成河,后果也就只有一个可能,那就是在士子们的宣扬之下,江南一带人心惶惶,百姓对这个朝廷彻底失去希望。

而地主、豪商、士绅与士子们有钱、有人又有话语权,要是再加上水太凉那些文官,就连权利都有了,在南边扯旗造反,直接搞出第二个朝廷也不是什么难事儿,找个想当皇帝的藩王还不简单

你不想当那好,我们去问下一个。

本来大明双面受敌,崇祯皇帝强行活到十八年,要是南边儿再出了什么差错,那可就剩下北直隶和山东、宣大这几个地方了,到时候苟都没得苟,可以直接穿回去继续当苦逼的码字工了。

到了那种时候,真就是嫌自己活的太长,真正是自己把大明玩死了。

就算是锦衣卫和番子察觉到东林党的动,但奈何这些怂货这回做的滴水不漏,再加上南京一带厂卫势力本就不如京城,所以在短时间内也抓不到任何把柄。

没有实证,崇祯皇帝总不至于像去年那样直接给抓来吧

就算一股脑全抓来了,杀他个血流成河,到时候怎么和百姓交代你治他的罪,可百姓并不觉得人家一班大才子为国着想有什么罪过可言。

你是皇帝,但人家著书立说,私底下发发牢骚还不行了这是何道理啊

百姓们没有谁是傻子,士子也是吃一堑长一智,没有谁再傻不拉讥的冲出来让你砍。

想说直接砍的要醒醒了,这崇祯十八年还是大明的天下,不是鞑清。

考虑到这些因素,崇祯皇帝倒也不能直接下令抓人杀人,但这口恶气出不去,拿东林猴子们毫无办法,就总是觉得少了点什么。

俗话说不怕贼偷,就怕贼惦记,更何况盯上他的人是当今皇帝,崇祯平复心绪以后,从皇帝的角度来看问题的时候,一下子就发现事情变得简单多了。

老子是皇帝,要你死有一万种方法,直接下令拿人倒是太小儿科了。

不幸之中也有万幸,天无绝人之路,崇祯去年的时候把厂卫死命加强,起码在京畿一带,厂卫的权利已经非常大了。

东林党的小算盘崇祯皇帝也很清楚,无非就是想用这劳什子的破书继续“遥执朝政”,崇祯思来想去,决定把这事儿全权交给锦衣卫去办。

自己是皇帝,最近还要准备阅兵大典,这装逼可是人生大事,哪里有什么闲心关注你这破书,厂卫也不是吃干饭的。

你想“遥执朝政”,但是朕压根不鸟你,看你还怎么遥

李若链干锦衣卫都指挥使也有一年了,起初还有些不适应,但南北镇抚司调换过来之后,身边的人手也都成了自己熟悉的,做起事来得心应手,心态早就转变过来了。

来到暖阁和崇祯皇帝谈了几句,便是拍着胸脯把这差事接了下来。

复社要著书立说,那就对症下药,李若链倒也直接,当天带着锦衣卫直奔宣武门大街里边儿的永顺书堂去了。

朝廷对印刷没有什么过分要求,所以有明一带的印刷业十分发达,除了官方的印刷地点以外,地方上的民间印刷更是兴旺,仅仅在北京一带,有名有姓的印刷社就有几十家。

这永顺书堂,便是这几十家里面比较著名的一个,不过李若链选择永顺书堂的主要还不是这个。

这永顺书堂是由东林党把持,里面都是东林士子,据说和当朝的某位大官还有些联系,要是抓掉了,就跟后世捣毁一个贩毒窝点一样刺激。

这天黄昏,抨击一整天朝政的东林士子们手里拿着书,正在门口走边议论,看样子还有些意犹未尽。

正在这时,远处街角传来一阵杂乱的脚步声,却是李若链带着一队足有三

崛起的石头提示您:看后求收藏(三零中文网sanlingzw.com),接着再看更方便。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新书推荐

我在三国逆转乾坤诸葛重生:众将士,随亮北伐!大汉:开局刺杀刘彻,求诛九族无敌县令:从替哥哥入洞房开始全球沙化之我在异世攒功德那年,那雪,那个醉酒书生(HP)Forgive三国风云:群雄争霸天下穿成乖软夫郎的农家书生倒拔三国谍海无名清末土司王三国之美女如此多娇朕,剩者为王女帝:假太监,朕的后宫都让你凿光了朱元璋:逆子,这皇位非你不可!三国之从购买并州牧开始朕,乃万岁!随母改嫁,我跟继父约法三章明末:边军不退最狂上门女婿三国:从麦城称霸世界舔狗三年,只为开启军工系统大秦:最狠丞相,杀出个万世永昌我的臣子们都太逆天了!开局贪成五亿县令,女帝求我多贪点?重生三国,我抢了刘备的皇叔春枝缠大唐小说家大明风流让你当江湖大佬,你成了军阀?带着美女闯三国封地三年,百官跪求登基!我家娘子太体贴造反我没兴趣,父皇别害怕我只想算命,你却让我当国师大宋小农民谍战风云录:大宋太子我啊,最喜欢做好事了乱世种田日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