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炮灰女配逆转人生》转载请注明来源:三零中文网sanlingzw.com
“蘅儿,你是我唯一的软肋,他们现在该知道的已经知道了,但是,我不后悔这样做。”
“我知道。这事我能处理。”
“嗯。”
“我必须这样做,才能光明正大的将你护在我的羽翼之下,可,这样,你又会有另外的危险,我会尽量将这些危险降至最低,这次出行,暗卫我会留下一半给你,带走一半,如果京城有危险,宫中的事情,你不必插手,让他们斗就是了,你现在要做的,是保护好自己,别涉险。”
“你没事,我就没事。可懂?”
“放心吧,我会保护好自己的。”
我郑重回答着,想了想,接着道:“影卫你带走吧,战场上的事情,瞬息万变,多带点靠得住的人手,才是安全的保障,他们留在我这里,用处不大。”
“你身边人少,我不放心。”
我想了想,他说的是一个问题,但是有解决的办法,我试图同他商量商量:“要不,你看这样可好,这些年,受伤的,从战场上退下来的老兵,应该有不少吧,你这面还有他们的联系方式么?如果有离得近的,身手又还可以的,不妨把这些人给到我这面。我有庄子,可以养他们,也有些事情让他们做,可以给银子的,做好了,奖赏不会少了他们的。”
卢玄眸光神采奕奕的看着我。
“确实还有不少,都可以给你,但是,影卫你至少留下三分之一,不能再少了。”
“好,我听夫君的。”
他为我好,自然知道好歹。
更何况,京城的情况,后面越来越不容乐观,自然人手多些好办事。
但是,对外敌,北狄人确实野蛮凶险。
担心他,也心疼他。
这一走,至少一两年是有的。
我吸了口气,磨磨蹭蹭的在他耳边道:“元郎,今天我来服侍你吧。”
他眸光瞬间看过来,炙热耀眼,沉寂入星辰大海一半的眸子,像是燃起了火光。
“好,为夫听我妻的。”
他爽朗的笑着,把我抗在肩上,大步流星的走向寝房。
我蒙上他的眼睛,严令他任我施为,不许耍赖。
那夜,我听他喘息。
他开始任我为所欲为。
听他低吼。
听他一遍遍唤我的名。
看他为我炽热,为我释放,为我颤抖战栗,身心满足。
后来,他还是反客为主了。
亲与他挺腰而入的动作同时到来,嘤咛声声,尽数被他淹没于唇齿间。
人自心底充盈着那种欢愉和满足。
他刚说爱死我的主动和在上头驰骋的样子。
又把我所有为他做的全部还回来了,还多加了许许多多的戏。
看我泄了又泄,一次次为他颤抖,为他意乱情迷,犹不满足。
抵死缠绵、鏖战整晚的后果是他们大军开拔的当天,我睡到了下午才醒。
别人家都去送行的时候,他严令府中任何人喊醒我,只道王妃昨日为他操劳辛苦,让我只管放心睡。
第二日,我去宫中见了德妃,呈给她一封靖王留下给她的信。
又去规规矩矩的给圣上请了安,求了圣上恩典,去青云观给远征军祈福。
圣上允了。
德妃送来了吃穿一应用度。
我没有回靖王府,直接去了青云观。
我到的时候,母亲和舅母已经在青云观了。
紫藤、蝶衣和蝶舞也已经到了青云观。
影卫是影六带队,护卫则是卢旺带队。
影卫在暗,卢旺在明,府中则是卢忠管家。
郑姑姑留在了王府,其他的几个女侍也留在了王府。
市舶司开始步入正轨,税收逐渐多了起来。
户部尚书现在是痛并快乐着,辎重补给给得足足的,江南的青黄不接现在都有余粮去赈灾了。
我是在到了青云观以后,才发现自己怀孕了的。
母亲常常过来陪我,郑姑姑也从府中来到了青云观。
战争的消息也时不时的传过来,卢玄连收两城,将北狄狙击于大漠之上。
但是,战争也进入了胶着状态。
有人又泄密了布防图,总有人特意去搞破坏。
圣上下令严查。
却又鞭长莫及。
到夏天快要过去的时候,四皇子和贵妃先后解除了禁足。
贵妃一系的人马,又开始蠢蠢欲动起来。
第一件事,贵妃就想让我从青云观回来,想让我日日给她请安。
“妹妹,二殿下那小王妃去给边军祈福,是圣上金口玉言亲自安排的,不打胜仗不归家门。正好,皇觉寺主持前几日还入宫请示,是不是宫中贵人有人要去祈福,皇觉寺也已经在祈福了,都准备好了,妹妹要不要去皇觉寺呀,姐姐这就去给妹妹收拾行李。”
德妃软软的把贵妃架在了杆子上。
贵妃气得一个倒仰。
差点没气出个好歹来,也没再提让我回归的事情。
宫中的事情,卢忠总管是每隔三天,着一个不显眼的采买小厮过来汇报给我听的,权当是个乐子听听。
北狄战场上,卢玄的信基本上是十天一封的送过来。
我怀孕六个月的时候,京城也开始渐渐的凉爽下来。
五月端午,中秋宫宴我都没有回去,九月份的山上,寒意开始重了起来。
华中院的学子们,开始更多了起来,听母亲讲,当初准备的五百间单间客房,已经住满了。
甚至,已经有相互熟悉的学子,主动要求在单间里加一张床,房租照付都行。
究其原因,是华中院这里,收集了前头三十年的历代科考题目,又有大咖分析讲解透彻中间的弯弯绕绕,分别誊抄了上百分。
入驻这里的学子,花上极少的费用,是可以租借誊抄借看上头的讲解的。
同时,大家可以诗会,可以汇文,也可以相互印证心中所学,吃食也不错,费用不算太高,结果就是皆大欢喜,客满为患。
王家家主找过来了,他是为了另外一件事。
我出嫁前,曾经同凌清音提过几句想办书院的事情。
因为她父亲是祭酒,对于书院,他们家这类同教育终日打交道的家族,多少都有些耳需目染。
凌清音和她的母亲杜夫人,都是比较开明又有见识的人,知道我提女子读书和书院的事情,必定是有想法。
我知道女子的艰难,比如我母亲,就算是舅舅和外祖父当初那么好的条件,不少人都还是觉得母亲不应该。
这个世界对女子的要求太苛刻,而给女子的出路太少,我既然来了,想尽一份绵薄之力。
明月轻照提示您:看后求收藏(三零中文网sanlingzw.com),接着再看更方便。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