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三零中文网】地址:sanlingzw.com
嬴政被人热情地迎入函谷关时,他还有些摸不着头脑。
方才函谷关守将一方对他们那么警惕,怎么忽然间就来了个大转变,热情到不像话了呢?
但当他看到蒙骜和王翦时,他也跟着失了神。
这就是蒙骜和王翦年轻时的样子啊……
年轻版的他们,跟上了年纪的他们,有很大不同。
蒙骜已经过世十多年了,但嬴政至今还记得他那张饱经沧桑的面容,以及他古板到将近严苛的样子。蒙骜总是对自己有很高的要求,他对他的下属们也同样如此。
嬴政还记得,他刚刚继位不久,有一回他让蒙恬带他去军营看看。由于没有提前知会军队的人,他们险些被当成入侵者围攻。
蒙骜在闻讯赶来之后,将自己的孙子一通臭骂,对着嬴政这个秦王也没什么好脸色。
理智上,他知道他应该对秦王客气着些,可脾气上头了,他便也顾不了那么多了。
嬴政到底也知道自己理亏,因此,他并没有计较蒙骜对自己态度不好,反而对蒙骜诚挚地道:“寡人年少继位,许多事情的确不大懂,还请蒙老将军日后多教教寡人。”
他虽贵为秦王,但在忠臣、能臣面前,还是很能拉得下脸来的。
蒙骜看着与自家大孙子年龄相仿的秦王,回想起先王临终时拉着他们这些大臣的手,将年少的秦王托付给他们的模样,便不由心软了。
“我大秦因军功爵制而强盛,王上是该与军中的将领们好生亲近亲近。”
这些事,本该由先王来为嬴政安排,可惜先王去得早。
蒙骜想起在朝中擅权的丞相吕不韦和太后赵姬等人,不由皱起了眉,苍老的脸上,出现了一道深深的沟壑。
“这样吧,日后王上若是想来军营中视察了,只管让阿恬给臣递个口信,臣来为王上安排。王上如果不想引人瞩目,臣也自有办法。”
“多亏了有老将军这样的忠臣良将这般为寡人打算。”
少年秦王面上露出了笑容。他惯来是不爱笑的,那笑容极浅,又转瞬即逝,快得让人以为是错觉。
“朝中诸事有太后与丞相主持大局,寡人闲着也是闲着,倒不如随老将军学些功夫和兵法,也与我大秦军中的将领多多切磋武艺。”
只是偶尔与军中将领接触,可不能满足嬴政的需求,他要牢牢将军队的力量,掌握在自己的手中!
即使赵姬与吕不韦权倾一时又如何?只要嬴政牢牢掌握住军权,待他及冠,朝政大权也终有一日会回到他的手中。
蒙骜这时候也琢磨过来了。莫非,秦王今日这看似鲁莽的行为,实则是故意为之?
其目的,就是为了试探自己,并顺势提出与军中将领接触的要求?
他看着秦王,只见少年身姿颀长挺拔,稍显青涩单薄。但秦王面容沉静,胸有沟壑,简直不像是他这个年岁的人。
蒙骜又看了看站在秦王身边的自家大孙子蒙恬,见蒙恬仍是一脸纯良的模样,似乎还没有意识到究竟发生了什么,蒙骜顿时有种不忍直视的感觉。
明明是年龄相仿的少年,他家傻孙子论谋断,论心机,实在比王上差了太多!
此后,嬴政便常往军营中跑。
吕不韦和赵姬起初还有些诧异,但在见过几次嬴政与年龄相仿的少年们切磋功夫的情景后,便对这事不以为然了。
他们只当嬴政是少年心性,名为检阅军队,实则是寻个由头出来与同龄人玩耍。
他们并未意识到,这位年少的秦王早已认识到了军权的重要性,并无师自通地开始在军中布局了。
蒙骜虽对嬴政十分尊敬,但他并不会事事顺着嬴政。
当蒙骜意见与嬴政相悖时,嬴政想要说服他,往往要花费不少力气,这也让嬴政深刻认识到了这位老将军固执起来有多难搞。
但,只冲着这位老将军愿意将两个孙子送到嬴政身边辅佐嬴政,他本人对嬴政这个秦王亦是忠心耿耿,嬴政便愿意多给他一些耐心,争取“以理服人”,而不是借着君王的身份强令蒙骜低头。
经过了一段时间的磨合,嬴政在蒙骜面前不再掩饰他的心气与志向,他要夺回王权,并继承他先祖们的遗志,问鼎天下!
他先祖们能做到的事,他同样能做到,他先祖们做不到的事,他也会做到!
当嬴政亲口对蒙骜说出这番话时,蒙骜仿佛看到了旭日东升之景。
尽管眼前的秦王是如此的年轻,蒙骜却从他的身上看到了雄主的潜质。
嬴政如此聪慧,又有如此远大的志向,跟着他,何愁不能抵达更远的地方,书写更辉煌的篇章?
在那一刻,蒙骜彻底为这位年轻的秦王所折服。
秦王政四年,魏安厘王与信陵君魏无忌同年辞世。
嬴政得知这个消息,认为这是攻打魏国的好时机,便有意派大军攻打魏国。
不知出于什么考量,吕不韦和太后赵姬并不赞同嬴政的想法。
吕不韦与嬴政分析了一通利弊,最后总结道:“王上还小,不知此事的轻重。”
他看嬴政的目光,就像是看着一个不懂事的孩子一般。
时年十七的嬴政就那样静静地注视着吕不韦,仿佛将他的那些小心思洞瞧得一清二楚。
“蒙将军,你怎么说?”
蒙骜出列道:“臣听从王上差遣。”
“好!寡人命你率二十万大军攻打魏国!此时魏国还未出国丧,士气低迷,你能攻下多少城池,便攻下多少城池来!粮草方面的事,你不必担心,吕相觉得粮草难以筹集,在寡人看来却不是什么难事儿!”嬴政走到蒙骜身边,拍了拍他的肩:“大不了,寡人亲自为你稳住后勤线。放心,寡人定让你后顾无忧!”
蒙骜大声道:“臣信王上!臣定然不会辜负王上的期待!”
看着气势十足的君臣二人,吕不韦这才倏然惊觉,原来,那个被他视为孩子的秦王政,已经不知不觉间长大了。
秦王政在站起来时,个头甚至已经比吕不韦还要高了!
这些年来,吕不韦和赵姬对嬴政的培养并不怎么上心。
赵姬好不容易摆脱头顶的桎梏,忙于寻欢作乐,一时半会儿想不起她还有个儿子需要好好教导,当然,她也根本就没有这方面的意识。
在她看来,她的儿子已经是秦王了,荣华富贵已经应有尽有了,还需要努力什么呢?
吕不韦倒是明白教育的重要性。嬴异人当日在邯郸为质时,吕不韦为了增强他归秦后的竞争力,还为他延庆名师,为他造势呢。
可到了嬴政这儿,吕不韦就开始装聋作哑,敷衍了事了。
吕不韦巴不得嬴政迟迟无法掌控朝中大局,如此一来,嬴政自然少不得要事事倚仗他这个“仲父”。
可惜,嬴政敏而好学,天生便精通权谋之道。他仿佛是与生俱来的王者,即使无人教导,他也知道该如何为自己增加筹码,如何弥补自己的不足。
吕不韦不肯悉心教导嬴政,嬴政便亲自试探群臣,自己给自己找合适的老师,并借机拉拢一些可靠的大臣。
嬴政十分聪慧,无论学什么都学得极快。落在吕不韦的眼中,便是他今日跟这个大臣学学,明日学烦了又去骚扰另一个大臣,总之,这热情持续不了几天。
正因如此,吕不韦没把嬴政的种种举动当回事儿。
直到如今,嬴政羽翼已丰,无论是在朝中还是在军中,都有了一批拥趸了,吕不韦这才发现,自己实在是小瞧了嬴政。
这也让吕不韦感到有些不妙:这些年来,他仗着秦王年幼,常与太后私通。如今,秦王年岁渐长,又这般聪慧,他与太后的种种举动,是否都已落入了秦王的眼中?秦王又是否会对他心生怨恨?
看样子,必须尽快从这摊污泥中脱身了。
只是,如何能够做到结束与太后关系的同时,又不引起太后的怨恨?吕不韦感到有些头疼。
蒙骜在秦王政的支持下,攻夺了魏国酸枣、雍丘等二十座城池,秦王政大悦,将这二十座城池设为秦东郡。
这场大胜仗,为年轻的秦王带来了些许声望。不少有才能的人开始注意到这位年轻的秦王,并朝他靠拢。
而吕不韦,也在蒙骜凯旋之后,将一个名唤嫪毐的门客送去了太后赵姬处。他对太后说,他年岁渐长,已有些力不从心,不如让他手底下的人来代他继续侍奉太后。
太后赵姬起初有些不高兴,但在见识过嫪毐的“妙处”之后,她对吕不韦不再执着。
诚如吕不韦所言,当初她身份低微,需要仰仗吕不韦,如今,她已是太后之尊,吕不韦都要看她脸色行事,他们之间尊卑已经完全颠倒了。
她对吕不韦的执着,究竟是习惯了依赖吕不韦,还是真就非吕不韦不可呢?
嫪毐比吕不韦年轻体壮,比吕不韦更讨赵姬欢心。很快,赵姬将吕不韦抛在了脑后,开始与嫪毐日日作乐。
吕不韦见状,也大大松了口气。
往后,即便秦王发现了太后与嫪毐欢好之事,容不下嫪毐,那也至多是将嫪毐处死,牵连不到吕不韦身上。
后来,当嫪毐伙同赵姬叛变,吕不韦才发现,他实在是放心得太早了!
蒙骜的这场大胜,让嬴政对他越发看重。只是,此战之后的两年内,蒙骜的身体状况急转直下。
无论是当时的嬴政还是蒙骜,都没有想到,那场魏国大捷,竟会成为蒙骜此生的最后一仗……
此刻,成熟了不少的嬴政看着年轻的蒙骜,脑海中不由浮现出蒙骜躺在病榻上,垂垂老矣的面容。那时的蒙骜,已经瘦得只剩下一副骨架子了,半点儿也看不出两年前意气风发的样子。
“寡人还要靠将军替寡人征战天下,将军就要弃寡人而去了吗?”
秦王年岁轻轻,却已经见惯了生死。他生活在邯郸城中时,见过赵地黔首们家中挂着的白幡,回到秦国之后,没多久,他便送走了自己的父亲。
如今,他又要送走自己倚重的大将了。
秦王政垂下头,神色有些落寞。
蒙骜一边咳喘着,一边道:“臣也想继续为王上征战,只是,天命如此,莫可奈何。”
他有幸得遇雄主,他却来不及为对方效忠,便要离开了,上苍待他何其不公!
秦王政这时候反倒开始安慰蒙骜,让他莫要为自己、为大秦挂心。
安慰人着实不是他的强项,简简单单的几句话,让他说得磕磕绊绊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