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佬怎么比我还穷(快穿)》转载请注明来源:三零中文网sanlingzw.com
人群散去。
贺启君看着面前的灯笼。
里面的蜡烛点亮,四面的角发出莹莹如月的淡光,映衬着眼前的少年。
他眼中是清淡的笑意,十分客气,没有骄纵和施舍,像是寻常朋友间赠送礼物。
可他们才初次见面。
而且眼前几人,怎么可能是寻常人。
方才趾高气扬的世家子弟见到他们后,连大气都不敢出一个,在一旁小心迎合。
这些人一定身居高位。
贺启君思索着,想起老师这几日与他分析的卞国局势,一个念头突然闪过。
这人会不会是国师!
百姓间传闻,新上任的国师年岁尚轻且毫无架子,与那些贵人不同。
既然国师在这,那他背后更稚嫩的少年是……
贺启君心猛跳了一下,脑子瞬间清醒。
他接过灯,扫了眼自己醉酒作的狂诗,苦笑一声。
原本来求前程,没想到葬送到自己手里了。
正想着,背后温霁走过来,开口道:“诗写的不错。”
贺启君诧异抬头。
说话的人虽然年少,但威严外露,自带旁人难以企及的气度。
温霁抬眸,黝黑的眼睛扫过此人:“只是卞国不缺能作诗的人。”
“那缺什么?”有人问道。
温霁缓缓道:“缺能将这些落入实处的。”
插话之人叹息一声,看温霁衣着普通,便把他当成了与自己相同处境的朋友:“此言正是,可我等既无出身,也无人脉,空有一腔雄心壮志,也无处施展啊。原以为卞国有些不同,现在看来,也是一样的……”
温霁闻言,笑了笑:“先生们既然有才智,何愁无处施展,只要静待机会罢了。”
他又耐心劝慰了几句。
姜来站在一旁,看到他不动声色地拉拢人心,有了一种吾家儿初长成的骄傲。
她转头看向游如松,脸色的笑意掩盖不住。
游如松:“……”
他撇开眼,突然觉得温霁有些可怜。
回去的马车上。
车帘晃动,带着凉意的风吹过来。
四周无人。
姜来迟疑地问道:“君上真的考虑好了,要在此时开科举?”
温霁脸掩藏在阴暗中,只有少许的月光透进来,模糊地笼罩着他的容颜。
他轮廓不知道什么时候变得清晰,下颌锋利,带着不可阻挠的锐气。
“朝中人手不够,又拖了许久未解决,百官皆苦不堪言……这是一个好机会,若是此刻提出科举选拔人才,阻挠会小些。先生曾给我说过,世家大族虽然人数众多,但他们人数最多占卞国的三分之一,而百姓占了三分之二,若是我能抓住这群人,滋养他们,提拔他们,就能开辟出自己的势力,从此无所畏惧。”
姜来都忘记了自己曾经说过什么话。
没想到温霁会记得这么牢固。
她叹气:“话虽如此,但会不会把人逼得太紧了?”
她原先的设想,是三五年才能完成真正地换血。
狗急了会跳墙。
这些旧的势力,在一次次任命中,必然看出了温霁的决心,才对她下杀手。
正想着,又一阵寒风吹进来,姜来咳嗽捂着胸咳嗽起来。
温霁立刻伸手去抚拍她的背部,等她缓过来,才出声道:“我想早些实现先生所愿。”
声音竟是前所未有的坚定。
#
贺启君回到家中。
他在卞国租了一个小院子,但不是一个人居住,还有他的老师。
跨进门,一个老头正在趴在桌子上,蹭着灯火,不知道在写什么。
若是游如松在这,一定大吃一惊。
此人是梁国的两代元老张松义,曾经教导过两位君王。
后来遭人陷害,全家落狱,一个大家族就这样落魄了。
他学生众多,倾尽全力把人救了出来,送出梁国。
从此以后,这人就不知去向。
贺启君不敢打扰,伫立在一边,等老人把手上的字写完,才开口道:“老师,我今日遇见了卞国的国君还有国师。”
张松义把笔放在一边:“哦?”
“与传闻相同,卞君并没有对我等人有任何轻视。”
张松义把手中的笔墨收好,苍老的声音流出:“卞君在梁国吃尽了苦头,母家不堪,自然不会因家世轻视你们。今日见到了,你觉得他性子如何?”
贺启君走近,在一旁坐下,烛火驱散了眼中的黑暗。
他沉思许久,才郑重开口:“有明君之相。”
张松义此时才有些诧异,他曾经在梁国见过这卞君几面,因无人教导,浑身上下都是不曾被教化的野气。
虽然这孩子极力隐藏,可偏执和愤怒,敏感和自卑早已融入了他的一举一动中。
不过,他曾经教的都是王公贵族,世家子弟,对温霁这种在民间长大的人,知之甚少。
张松义听他说完,问道:“他看到了你的诗?”
当年他从梁国被赶出来后,流浪乡野间。
偶遇到了贺启君,发现此人是颗好苗子,就竭尽全力培养。
这孩子才情不输给他的任何学生,可惜出身不好,为农夫之子,原本只想他当个教书先生……
贺启君却心怀大志,想要入世。
他审视了各诸侯国,都觉得希望渺茫,后听闻卞君不同寻常,从不轻视百姓,才赶了过来。
贺启君:“是。”
“没有任何反应?”
“是,还将灯买来赠与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