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江古月提示您:看后求收藏(三零中文网sanlingzw.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抢人饭碗自然是缺德的事情,何况周七刊也不是第一次模仿周六刊,这种事情也避免不了。
“由着他们去吧,关于小道消息这一块你们继续保持,我这边自有其他打算。”
现在报刊的主力还是她,在没有找到更合适人才之前只能这样,至于小羽,宁臻并不打算把他困在周六刊这里,他有其他用处。
掌柜的得了准话就回去了,反正只要东家发了话,基本上就不用太担心了。
但其实宁臻暂时也没想到什么好点子,她也不着急,因为哪怕周七刊模仿周六刊了,也不能一五一十的模仿,就拿小道消息这块来说,哪怕收集到了信息,也得合理利用才行,否则乱刊登也是容易出问题。
她一个现代专门做传媒营生的,自然知道这种行业如何运作才更好,不是随便一个人模仿就能超越。
“明日我要穿那件黛色裙衫去学院。”宁臻现在更多的心思还是在摄政王身上。
春华和秋实对望一眼,然后忍不住笑道,“姑娘,明日不用上学呢,你忘记了?”
也是稀奇得很,一开始姑娘百般不愿意去学院,如今倒是一天比一天期待去了。
宁臻听了就怔住,她怎么忘记了,明天就是周末了,周末是不用上课的。
啧,可惜了,她跟摄政王的关系才稍微有点改善,她想着明天更进一步呢,结果就放假了,等两天之后去学院,到时候又得生疏了。
不过有假期也是好事,她多想点赚钱的事情。
晚上宁臻吃过饭后,就开始整理底下人送来的各种小道消息。
次日,周六刊的报纸依然卖得火爆,反观周七刊,虽然路数跟周六刊一样了,也增加了八卦内容,但卖的效果还是比不上周六刊。
周七刊的掌柜真是百思不得其解啊,他以为模仿了对方的模式就能把生意抢过来了,事实证明没什么用,为什么会这样?
别人也许给不出答案,宁臻在得知周七刊卖不过周六刊时,心中一点意外也没有。
周六刊的营销内容是她亲自写的,这能一样吗?周七刊除非是照模照样的抄袭,否则想超过周六刊是痴人说梦。
不过周七刊如果敢抄袭,那就等着吃官司吧,她那个律师事务所养了这么久,不是白养的。
在外面逛了一圈,也没发现什么特别有趣的事情,宁臻只能打道回府,然后就听说两个堂哥准备说亲事了。
二婶的两个儿子一个十九一个二十三,都到了说亲事的年纪,听二婶说先看着,有合适的先定亲,什么时候成亲得看双方家庭商量。
“明日去寺庙先见人,臻姐儿去不去?”二夫人问宁臻。
宁臻对这种事情并不感兴趣,“我就不去了,上学挺累的,好不容易放假,我想多补补觉。”
二夫人也只是问问,这种事情也没必要拉扯一个未婚姑娘过去,若是大嫂愿意去就再好不过,但是大嫂平时连宴会都懒得去,何况去寺庙呢。
次日二夫人就带着两个儿子去烧香了,到下午才回来。
宁臻听说相中了,若不出意外,大堂哥这边年底就能成亲,二堂哥这边据说还有一些事情没谈妥,具体什么也不是宁臻该过问的。
但春华出去了一圈,回来就说二少爷的亲事没谈妥,是与她有关。
宁臻听得都惊讶了,“跟我什么关系?我不过一个堂妹。”
春华表情都不怎么好看,“说是咱们宁府里有姑娘这么一个张扬的小姑子,人家嫁过来日子会不好过。”
春华说完,宁臻还没说什么,秋实就冷哼了,“宁府里三房各过各的,怎么就有影响了?”
宁臻也是这个意思呢,她若是二房的被嫌弃还说得过去,可是她这是大房的,影响二房什么了?
“二婶子怎么说?”宁臻还挺在意这个二婶的,挺善良的一个人,大家关系也都不错,她并不希望被破坏。
“二夫人意思跟我们差不多,认为对方的担忧多余了,努力跟第三方的人解释呢。”
“罢了,二房自己的事情,由着她们自己谈吧,终归以后我少去那边就行了。”宁臻这样想着。
“姑娘先别急着下结论,这事成不成还不一定呢。”秋实并不看好。
跟宁家二房说亲事的是杨家的姑娘,杨父一个四品官,跟宁家二房也是条件相当了。
杨夫人原本对宁家二房各方面都满意的,但是女儿似乎很不喜欢宁家的大小姐。
“娘是没见着,她在学院里也是各种张狂,我要是跟这样的人成了亲戚可怎么得了?”杨姑娘十分
忧心。
杨姑娘并不跟宁臻一个班,但是宁臻的名声那么大,她当然也知道对方,也看不惯对方很久了。
“回头你就跟二房的好好过日子就行了,管她做什么?”杨夫人道。
“这一大家子的,哪里能分得清楚?你看咱们家的几房分得清吗?”
听女儿这样说,杨夫人也觉得好像是这么一个理,“那你是不满意这桩亲事,娘替你回绝了?”
杨姑娘想到宁家二少爷的风姿,又割舍不下,“倒也不用回绝,这女子终归是要嫁人的,若是宁臻也嫁了人,自然皆大欢喜了。”
没有哪个姑娘希望嫁人后有一个厉害小姑子,虽然这个小姑子是堂的。
“这就是安和郡主的事情了,也不是旁人能干涉。”杨夫人虽然也希望宁臻早点嫁人,但她又不是人家生母,管不了这种事情。
“哪里需要我们去管?就跟媒人透个信儿就行了,宁家二房若有心娶我进门,自然知道该怎么做。”
反正按照杨筝的意思,宁家随便给宁臻说个媒就是了,那等张扬的性子,就该有厉害的婆婆去治她。
不过这些也都是杨筝的个人想法,宁家具体会怎么做,她就不得而知了。
翌日去上学时,宁臻刚下马车就看到了杨家姑娘,从前她都没怎么在意这个人,如今倒是忍不住多看了两眼。
在原著里,在宁府抄家之前,两个堂哥其实都定亲了,具体定的谁,她不记得了。
但不管定的谁,都与她无关,反正又不是与她过日子。
杨筝也有在关注宁臻,见对方看到自己后跟没看到一样,心中就忍不住冷笑,郡主的女儿也不过如此,一点教养也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