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章
疙瘩汤
何苗嘴角带着笑,将药碗往前凑凑。
“不喝药,就没有画本子看。”她又转头一瞥,摊开的漫画书上,那一页刚好是《山庄绷带怪人杀人事件》。
“元朗,想不想知道这个可怕的绷带怪人,到底怎么回事呀?”何苗挑挑眉,诱惑心智幼稚的元朗,“喝了药,再给你下一本书,就能揭晓谜底了。”
这个要挟之法简直百试百灵。
也是奇怪,异邦别国人所画的漫画,并且是现代背景发生的侦破案件故事,冯元朗这个古代人竟然能理解,能看懂,还深感有趣。
他当然迫不及待想知道后续故事的发展,只好乖乖听话。
纵然他千般不肯、万般不愿,也抵抗不住画本子的诱惑,最终还是磨磨蹭蹭地喝下了汤药。
何苗满意地收起空碗,丢了颗梨膏糖给元朗小白鼠。冯元朗喝了药,吃过糖,又用淡盐水漱好口。
之后就是一家人吃饭,睡觉。不在话下。
————
第二日,何苗起得比鸡还早,要忙赚钱的正经事。
昨夜睡前,她和元朗在西屋点灯熬油,二人各自捧着书专心研读,眼睛都酸痛肿胀起来,眼球上布满了红血丝。
不同的是,元朗在看漫画书。
何苗在看《中医学概论》和《中药材搭配探究》以及一大堆杂七杂八的现代科学书籍。
好在她足够聪明,学习能力极强。研究生自然也不是白白考上的,她借由书籍,还真悟出了不少东西。
加之,上次专门为元朗配制的中药得到了城中医馆坐馆大夫的认可,她就更有信心,跃跃欲试想再研制出一味新药来,用来特治女子月经不调。
有了制药思路,何苗心底兴奋异常,甚至在想自己或许可以当个赤脚大夫,村内女郎中什么的,在大晏开展开展自己的新事业。
于是,她早早便起来,思索着列出了一张初步治疗的简易方子。这药方还有很多可调整之处,她便暂时搁置,去灶房做饭吃。
不管多忙,都不能耽误吃饭。
清理好炉膛,升起火,先烧上一大壶开水,留待今日饮用。冯元朗也起得不晚,跟着何苗在灶房打下手。
他们二人感情愈来愈深。元朗心智如同幼童,对何苗的依赖程度极重,心甘情愿地鞍前马后,生怕媳妇儿不开心或者是累着。
“媳妇儿,咱们今天早上要吃啥?”
何苗从缸底掏出一碗面粉嘴上回道:“疙瘩汤。”
何苗在面粉里加入适量清水,边加水边缓缓搅拌,搅合成疙瘩状的硬团。疙瘩汤好不好吃在于疙瘩,好吃的疙瘩汤绵稠不粉、劲道弹牙。
何苗惦记这口汤汤水水的疙瘩汤很久了。又暖乎管饱,又营养皆备,是一道方便又快手的家常农家餐食。
早早做好吃完,也能早点投入赚钱大计中。
冯元朗:“媳妇儿,为啥要把面弄成这样的硬团团才能下锅啊?”
何苗对待自家相公,跟对孩子也差不多,耐心解释道:“当然要成团才能煮啊,不然面糊糊下锅,不就成熬浆糊了?这还没到除夕贴春联的时候呢!”
小夫妻两个说说笑笑,秋日清晨,热气蒸腾的清晨灶房内,格外温暖温馨。
疙瘩汤很常见,元朗问够了,也不甚觉稀奇,点点头,鼓起腮帮子吹火。
“元朗,去后院摘几叶绿菜来,点缀点缀。”
冯元朗得了媳妇儿的令,连跑带颠地就去摘菜,很快就捧回两把翠绿翠绿的小油菜。又在水盆里洗干净了,才放在灶台旁。
疙瘩面团调好,就可以下锅开煮。
面团煮熟之际,再磕两颗新鲜鸡蛋进去,最后丢进去洗净的小油菜,搅合搅合就可以出锅了。
吃过早饭,全家人都各忙各的。
秋收正忙,家中男子都去了田里。
自从冯勤奎离开家,冯家就常常处于低气压。大家的凝聚力不如以往,除了一起吃饭,其余时间,很少交流。
冯小喜没了可以赚补贴的豆腐坊,又得知了亲爹和心上人之母的苟且之事,已经心灰意冷,一直躲着不肯出门。
何苗打算利用家中的织布纺车做个月经带的样品,便去敲小喜的屋门。
“小喜,别总窝在屋里了,出来晒晒太阳吧,正好帮我做点布活儿。”
屋里先是一阵宁静,片刻,才听到冯小喜声音丧丧地回道:“三嫂,我身子不爽利,实在是帮不上你的忙。”
她揉捏着手中一双手巴掌大的布鞋:“大宝他们过几日就要去书院念书,
三零中文网【sanlingzw.com】第一时间更新《谁懂?我带着图书馆去种田了》最新章节。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