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苗转身要走,却见宋青舟远远走过来,怀里还抱着几本书,看样子刚从学堂归来。
他念过些书,又爱学好学,便主动寻了个在学堂帮夫子照管学生,整理书籍,誊抄撰写等杂活,一来赚点小钱补贴家用,二来还能多跟夫子学点知识。
他见冯小喜的嫂子在他家门口转悠,立马热情地迎上来。
“三嫂?你来买豆腐吗?”
何苗愣了愣,随即恢复常态道:“是啊,早上想做点甜豆花吃,就寻思过来看看买块豆腐回去,王大娘今日怎么没开门?”
“我娘她今早刚走,说是隔壁村我婶娘家有急事,让她过去帮衬帮衬,豆腐坊这几日便不开了。”宋青舟十分乖巧地回答道,眼神清澈又透露着点愚蠢。
像他这样纯孝的孩子,绝对不会发现自己娘亲暗戳戳的丑事,这理由听着真切,可何苗却不信。
明明昨晚自家的驴驮着冯勤奎来过这里,怎么今早就突然有事离村了?
这里面绝对有蹊跷,不过,何苗自从开始查他们二人私通之事后,说话行事都极为小心,应该不会暴露心迹才对。
她为了不打草惊蛇,家中出了那么多事都忍着没有说出自己的发现,自问已经足够隐晦了,冯王二人绝对不可能有所察觉。
她思索了片刻,注意到对面的宋青舟带着好奇的眼神儿看向她,便连忙道。
“啊,这样啊,那等过几日王大娘回来了,我再做豆花,青舟弟弟,我先走了,你忙吧。”
说完这些,她匆匆离去。
她本想今日过来,探探王翠梅的口风,看看她手上的癣疤有没有好转些,若是好转,定然是昨夜已经使用了百草堂的松银凤仙膏,那她就开始下套,准备捉奸见双了。
可现在,人不见了!
冯勤奎也借着家中不睦的由子,连夜搬了行李去打铁铺子住,今早都没回来吃饭。
真没想到。调查线索竟然就这么断了!
她左思右想不能放弃,到家后便开始喂驴子,套车,打算去趟镇上。
最近花篮卖得差不多了,家中只剩下两三个小竹篮,她挑了个最大最密实的,细致地参考插花教材,精心布置了一番,放在车上。
又去鸡鸭鹅窝里掏了两篮子蛋,准备顺道去镇上卖了,不然路上一来一回的粮草费可就亏了。
“娘,大嫂,小喜,我要去镇上一趟,有啥要捎带的不?
她站在院子中央,扯着嗓门问了一圈。
李鲜花挺着肚子走到门口:“又去镇上?也不知道有啥让你惦记的,成天去,那你回来时给我稍点儿鼎丰真的糕点和茶果居的酸枣,你大侄子就馋这口。”
她说着又露出一副幸福甜蜜的样子,摸摸胀鼓鼓的肚皮,拽拽被撑得翘起来的衣襟。
何苗笑了:“行,这些大概是五十文,你先给我,到时候多退少补哈。”
她朝大嫂伸出一只手,乐呵呵地等着。
钱她当然有,前段日子卖花篮赚了不少,给自家人买点吃喝也算不得什么大事,她不是个抠门儿的人,更何况,李鲜花是孕妇,是需要被关爱的弱势群体。
但是这人就怕太受惯,毛病都是惯出来的,正所谓亲兄弟明算账,这种事不好一而再,再而三的得过且过。
不然,以后妯娌们养成习惯,拿她当随便使唤的小催巴和随手掏钱的冤大头了。
李鲜花愣在原地,像被什么噎住了似的,回屋拿出个小钱袋,丢到何苗手里。
“记得一定要最酸的那种酸枣啊,你买前尝一尝,不酸掉牙不给钱,酸儿辣女,我可得多吃!”
何苗把钱袋揣怀里,没搭腔,回屋从柜子里拿出匕首,插腰里防身。
近日里,她时常独自在镇子和村里往返,都还算太平,但防人之心不可无,有趁手的家伙傍身,总归是好的。
冯小喜向来无欲无求的,被问到也只说:“三嫂一切小心,天黑前早点回来。”
冯刘氏还沉浸在莫名悲伤痛苦的氛围中,只嗯啊了几声,大概意思是“知道了,你去吧。”
东西都准备好,何苗快速上路,紧赶慢赶在晌午前到了镇上,她安顿好驴车,把鸡鸭鹅蛋托付给市集上的驼背老头。
那老头姓郝,总带着孙子来卖竹篮竹筐,刚开始跟何苗不对付,总像个老斗鸡似的,后来二人成了摊位邻友,互帮互助,关系越来越好。
“郝大爷,我今儿有事,不能守摊,这两筐东西您帮我卖了,赚了银子咱俩三七分!”
何苗倒是痛快,卖不上价格的一点家禽蛋,她都
小说推荐:《晋末长剑》【鱼趣阁】《无限公路就业指南》《红楼之平阳赋》《古代农家养娃种田日常》《末世第一狠人》《落崖三载后》《天命在我》【全本迷】《动物世界四处流传我的传说[快穿]》
三零中文网【sanlingzw.com】第一时间更新《谁懂?我带着图书馆去种田了》最新章节。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