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懂?我带着图书馆去种田了》转载请注明来源:三零中文网sanlingzw.com
晌午,冯刘氏回来煮了一大锅加了白菜叶的疙瘩汤,特意先去西屋给何苗送了一碗,让她趁热乎吃。
何苗饿虽饿,盯着糊烂粘稠得像泔水似的饭食,是一点胃口也没有,只恨当下不能打开某软件点个外卖吃。
奈何腿脚不便,不能下厨做饭,勉强将就着吃了。
养病的日子总是难熬,尽管有傻相公陪着,还是百无聊赖。
何苗无事可做,索性从橱柜最底层翻出毛笔砚台和几张草宣纸,划拉着练练写毛笔字。
冯元朗也来凑热闹,一笔一划地在纸上勾勾画画,专注认真极了,画到兴起,沾了一鼻子的墨汁都没注意。
何苗抬手去替他擦,干涸在鼻尖的墨迹顽固,她伸出手指头蘸了点茶水,轻轻蹭了几下,冯元朗高挺白皙的鼻尖便又显露出来。
她忍不住多欣赏了一会儿这副完美的侧颜,低头时目光无意中扫到桌子上的纸。
纸上画着两个人面对面坐着嬉笑,定睛一看,是毛笔版大雄和静香。
“这是你画的?”何苗难以置信,冯元朗竟然几笔画出了漫画里的人物,且跟原作相差无几。
冯元朗开心地点头,说:“媳妇儿给我看的画本子里面还有个圆脑袋圆手掌的家伙,看不出是啥,元朗就没画。”
“看这俩小人,多好玩儿,就是穿的还有头发和咱们不一样。”冯元朗打量着自己的“杰作”,露出一脸疑惑。
“元朗,你再画一幅呗,就画我吧,把我现在的样子画出来。”何苗突发奇想,摆正姿势坐好,手肘搁在被褥卷上。
冯元朗一口答应,舔了舔笔尖,只看了何苗一眼,就埋头画起来。
不到一刻钟的功夫画完了,何苗拿过来看,这简直就是加了水墨特效的“写真”,神情姿态惟妙惟肖,栩栩如生。
她知道冯元朗记忆力好,没想到这么好,能过目不忘,并且画功了得,不愧曾是十里八村有名的神童。
“画得真像!堪比照相机,快,再画几幅来看看。”何苗玩起了兴头,变换着发型和姿势,让冯元朗一一画出。
冯元朗见媳妇这么高兴,也跟着高兴,一幅接一幅的笔转墨飞。
果然,不论身处哪个朝代,“自拍”总是打发时间的最好方式,俩人你摆我画,玩了一整个下午。
……
当晚吃了饭,一家人都早早歇着了,在田中耕作一整日,个个都疲惫不堪。
东屋二房内却不消停,陈秀娥压低声音质问自家男人:“冯老二,你长本事了?藏歪心眼了是不是?跑前跑后你快活得很吧?”
冯二壮一听是因为白天他关心何苗的事,懒得争辩,扯过被子蒙住头。
陈秀娥不依不饶,撕扯着被头:“别装死,她是你什么人啊?用你巴心巴肺地献殷勤?”
冯二壮被搅扰得心烦意乱,压着喉咙喊了一嗓子:“她是咱三弟妹,我多帮衬帮衬怎么了?”
“好啊,终于承认了,我看你是想帮忙帮到底,直接帮着小寡妇在肚子里揣上你老冯家的种,好让她个贱蹄子给你们生个带把儿的,你们全家就高兴了!”
陈秀娥咬牙切齿地咒骂,嘴里不干不净,冯二壮气得搬了床褥子下炕,直接在泥地上卧倒。
睡在炕尾的冯唤娣被爹娘的争吵吓醒,放声大哭。
陈秀娥担心惊扰到公婆,自己占不着理,只好作罢,哄了哄孩子勉强睡去。
接下来的日子,冯家人依旧是早出晚归、披星戴月地耕种。
冯刘氏嘱咐过何苗不用顾其他的活,只是家里的活物需要人照管。
两头牛托给邻居家的宝柱带着招娣和大宝去放牧,鸡鸭鹅需在上午喂一次食料,下午把禽圈打开,让它们自己在院子里寻些蚯蚓、草籽吃。
冯元朗掌握不好喂食的麦麸、米糠和豆渣用量,何苗就得多操心,教他按量拌好,并时刻照看放出圈的家禽,以免跑到别人家去,那损失可就惨重了。
除了这两件事,二人就吃喝画画,消磨时光。
婆婆和妯娌每日晌午轮番回家做饭,留出何苗两口子的份,再拎着饭回田里吃。
何苗只不过是崴了一只脚,就躺在炕上只管张嘴吃饭,两妯娌心里都老大不痛快,又不敢在婆婆面前说。
这天晌午,轮到李鲜花回家做饭。
“大嫂,等等我,我陪你回去,提前取些水来,也好给你省省力。”陈秀娥快步追上李鲜花。
一路上,陈秀娥碎碎叨叨的嘴就没停下来。
“大嫂,咱们家的福气都让三弟妹一个人享用
小说推荐:【抖音书院】《大道朝天》《总裁办新来的关系户》《不正常型月》《从1979开始的文艺时代》《官人官色》【穿越九九】【大黄书】《苟道修仙,从种田开始》《大奉打更人》
盐焗栗子酥提示您:看后求收藏(三零中文网sanlingzw.com),接着再看更方便。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