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零中文网【sanlingzw.com】第一时间更新《读心后,农家子被迫养家日常》最新章节。
深秋,树叶泛黄,让整座山峦都带着萧瑟枯败之意。但对于附近的百姓而言,横山却是生生不息,永远充满了让人激动的生命力:有挖坑射猎能耐的壮汉逮得到肥硕的野兔;寻常的妇孺也能采摘野果,还能拾掇些柴火送到城里卖……
在农闲时候,这些都是能够补贴家用的!
勤劳的村民们各自三五成群忙碌着,当然也免不了闲聊两句:
“今年咱们收成不错,这税也没加。说来能够过个好年了。”
“你们还不知道啊?以后都能过个好年了。咱们属北疆破虏军的,听城里人说都打到京城了!”
“真的啊?”
“可不就是,马上就天下太平。”
“那我可得给老大相看起来。这太平了,娶妻生子才要紧。”
“趁早生,没准还能多分一亩地呢。我们村那李家一开始拆了户,就多分了五亩地。现在就剩下祖孙两,靠着十亩地也能过下去了。”
闻言就有婆子开口了,眉眼间带着好奇与八卦:“妹子,我是山岭村的郭大娘。这把野菜给你们,你们先前说的李家就十里村那彪悍的祖孙两?据说老的把菜刀挥舞的跟杀猪刀一样,还豁出去在里正房门前一哭二闹三上吊,还说自己孙子日后兼祧三房,才保住了十亩地?”
一听隔壁村有人提及自家村子里的楷模,十里村的村妇们就忍不住你一嘴我一句的显摆起来了。原因也简单,他们这十里村都是外乡流民落户的。官老爷为了杜绝他们抱团,有合族一起逃荒过来的都给拆开了安排,因此家家户户都算得上独门独户。
但大家都是逃荒来的,见多识广了,甚至妇孺手里都沾过血呢,也算心硬如磐石的。
一开始为感谢滨城官老爷的收留,给地给粮种给茅草房,他们基本上都是好好做良民的。但无奈某些本地人是那眼高于顶的,想着欺负孤寡。
这不,直接踢到硬茬子了!
“郭大娘,您是个好的。咱们也不缺这把菜。我们跟您好好说,您也跟您的亲友们好好说道说道,可别觉得我们十里村孤寡多就好欺负了。”
郭大娘立马应下,双眸炯炯:“妹子们你们放心,这十里八村的,我属我最热心肠了,也是个包打听,以后找媳妇什么的只管托我问问。”
众人笑着应下,而后开口说起来。其实事情也简单,有地主见李家剩下祖孙两,就想用极低的钱侵占了李家开荒出来的十亩地。
“那王家村的王地主还真脸厚,以为李家只剩下老婆子和一个不到十岁的男丁就好欺负,想吞了十亩地?也不想想老弱妇孺本就难熬,这李家可是山东来的流民。那经历过水患有旱灾的地方。可以说从那人间炼狱爬到滨州来的。”
“那老何氏娘家是干什么的知道吗?”
“那是屠户,干的就是白刀子进红刀子出的买卖!这老何日日夜夜看着,还不会些手艺?更别提老何的丈夫老李也会些猎户活计。他做的竹箭犀利无比,前两年村子里组团去深山里打猎都买了这箭。”
“这般厉害啊!不过运道差了些,都……”郭大娘刚想唏嘘两句,就见左右给她使眼色,当即她也闭上了嘴巴。但耐不住好奇,还是抬眸看了眼挥舞菜刀暴打地主老爷还能全身而退的老何氏。
老何氏跟寻常人一样,有鼻子有眼的,没什么特别的。甚至因为逃荒过来的,因为家里接二连三的出事,到现在都没缓过来。整个人都得都跟竹竿一样,唯有一双眼睛亮的诡异。有瞬间倒不像是活人的眼睛,反倒是有些回光返照强撑的架势。
但这话郭大娘也不敢开口说出来,只眼神带着探究又看了眼老何氏的大孙子,目前李家唯一的男丁李大牛。
李大牛据说也是个狠人,直接一斧头砸王地主腿上,还言之凿凿说他才十岁,杀人都不犯法,更别提对铺公堂了。把那地主吓得哟面色都白了,跟瘟鸡一样,哆哆嗦嗦的,不敢再说其他。毕竟他们的地盘可是破虏军麾下的,是最讲究律法,最厌恶有贪官污吏横行了,也厌恶某些地方实力勾结。
回想着自己听到的过的小道消息,郭大娘看了眼同样面黄肌瘦的李大牛。李大牛双眸沉沉,让人难以辨认息怒。尤其是人手里握着一把斧头。斧头在午后阳光的照耀下,都迸出犀利的光芒,甚至还有些妖冶的血腥气。
光一把斧头,都像是在无声的诉说这孩子话说都是真的,真能豁出去拉王地主垫背!
吓得浑身一僵,郭大娘不敢再琢磨八卦,垂首忙摘野菜。
正忙着,她就听得身后有人叫喊:“娘,老娘你赶紧回来别摘野菜了,有天大的喜事!”
闻言,郭大娘一愣,看向急急忙忙奔向自己的幺儿。
这幺儿在县城里打工的,怎么不年不节跑回来了?
刚想询问,就见人亢奋无比的开口:“娘,还有各位婶子们都别摘野菜了,咱们所有人都不用交税了。县城张贴了布告,咱们主帅登基称帝了,免税三年!”
“赶紧吆喝进山的叔伯们出来,里正要挨个村宣传了,可别错过了这天大的喜事!”
这话不亚于惊雷,震的所有人都目瞪口呆了,下意识开口问:“真……真的吗?”
就连先前众人热议的祖孙两都忍不住回眸看向开口疾呼,恨不得喊得地动山摇的年轻人,问一句真的吗。
要知道从大靖昭和三年开始,老天爷就发了狠,把人往绝路上逼:先是黄河决了堤坝,冲垮了三省二十六府,而后又是北方大旱,南方闹雪灾。天灾不断,还有人祸相逼,大靖力挽狂澜的帝王被害死了,贪官污吏横行,更有番邦仇敌虎视眈眈,破西北军防挥师北上。
哪怕各地有义军起义,可渐渐的分不清官还是匪,甚至连自立为王的统帅都说不清清君侧清的是什么贪官污吏了。因此饶是皇帝轮流做,但年号却莫名的还是以昭和帝定下的昭和为年号。
现如今是昭和十三年。
也就是说民不聊生整整十年了,朝不保夕十年了。
眼下终于可以安定下来了?!
=====
半个时辰后,滨城长兴县常乐镇十里村的村碑边上,里正声若洪钟,带着亢奋,传达指示:“从今后便是大周朝了!皇上仁慈今年还是以昭和为号,等明年正月初一开始咱们就得过明德年号。”
“你们都给我记住了。尤其爱买老黄历的,你们更得看清楚,别被某些奸佞给蒙骗了。这帝王年号都是关系你们脑袋的要紧事!”
“除却免税三年外,先前遭灾落户的若是想要返回原籍,从明日开始就去县衙登记,到时候会统一带着回老家!”
跪地的村民们听得这话,不少人直接红了眼。
虽然滨城千好万好,可到底不是自家。
当然也有人闻言面带踌躇。
毕竟他们忍痛挨饿,钻山林、避土匪、熬瘟疫、斗吃人的恶魔……突破重重险阻,才得到一个避难场所。哪怕一开始什么都没有,徒手开荒。可这几年下来,基本还是温饱有所保障,也有人在此娶妻生子了。
倘若返回原籍,家里的田地或许都被人占了,或许要重新开荒,或许……
里正像是知道众人的心思一般,又扬高了音调:“不愿返回原籍也可以去登记。方便互相寻亲!”
一听这话,所有村民不约而同面带喜色,脱口而出,“真的?”
“皇帝老爷真体恤百姓!”
“大周朝真好!”
“…………”
听得声声夹着各地乡音的赞誉,叽叽喳喳的倒是喜鹊报喜一般,悦耳似天籁。里正静静听了半柱香时间,才依依不舍敲了一下铜锣,面带肃穆,恭敬无比:“来,跟我一起朝北跪,感谢吾皇万岁。”
村民们见状,立马毫不犹豫认真磕头,甚至眉眼间都带着虔诚。
下一瞬间,掷地有声的三呼万岁感谢的声音响起。
老少爷们发自肺腑的呼喊声,掷地有声,能冲云霄。
里正满意无比,又交代几句后,便昂首挺胸去下一个村落传达命令。前来的村民们目送里正走远后,才渐渐回过神来,慢慢起身。更有甚者因为激动,都忍不住痛哭起来:“十年了,终于世道太平了!”
这一声哭嚎将命绑在裤腰带上的谨慎、惶恐、不安、后怕等等情绪全都宣泄出来,情感真挚,勾得村民们都忍不住泪眼汪汪。哪怕看着魁梧的青壮年都不自禁红了眼,感慨着乱世生存的不易。
听得众人如此放松的喜极而泣,一直紧绷着弦,带着孙子李大牛艰难求生的老何氏也没忍住卸了强势,红了眼。
想她何桃花,前半辈子算顶顶好的命。
父亲是屠户,在旁人眼巴巴一月吃回肉时,她嘴里可以天天沾点荤腥。顺风顺水到十六岁,嫁给李一石。
李一石有庄稼人的本分,还会打猎。他们夫妇两勤勤恳恳,把日子过得红火至极,名下都有三十亩良田!
她肚子还争气,先后生了三个大胖小子。
老大李有田,老二李有梁,老三李有银。
光看着三孩子的名字,都能知道他们家有田有房甚至还能攒银子了。甚至他们当初一咬牙送孩子去读书。
有田这小子还争气,讨了个秀才家的庶女为妻。
眼瞅着都能从庄稼汉朝读书人迈进了,可老天爷不给活路!先是黄河决了堤,让他们遭灾了,而后老大老二被征为劳役去修黄河。这一修,人就没了踪影,至今不知是死是活。唯一幸运的便是有田这小子运道好,成了亲倒是留下一条血脉。
不像老二,都还没来得及娶妻。
何桃花思绪一顿,脑子空白一片。
这些年,太忙了,为了生存实在太忙了,忙得她都没有时间想想儿子是生是死。甚至好像连儿子模样都有些记不起来了。
毕竟十年了。
李大牛看着祖母刹那间面色刷白,带着些茫然无措的哀恸,赶忙抬手搀扶:“奶奶,大夫说您眼下也需要好生休养,切忌情绪大起大落的。”
一声“奶奶”的呼喊,让何桃花恍若溺水儿童抓住救命稻草一般,目光瞬间带着锐利,直勾勾的盯着李大牛。她消瘦到骨节分明的手抓死死的抓住李大牛,喑哑着声,“就……就……就我们活着了。”
一场水患,让她算“没”了两个儿子,一场旱灾让她没了娘家。逃荒路上,让她没了儿媳妇。等好不容易有个城池收留安排他们,结果还得宗族之间分开,他们一家跟李家宗族隔了十八里路,隔着两个山头,消息往来都不方便。
也因此,李有金生病的时候,她都来不及凑钱,硬生生的看着一场风寒夺了命。
后来也就没什么后来了。
李一石竭尽全力的开荒种田又打猎还得归还欠款,把本就饿狠了的身子骨彻底掏空了。两个月前一场秋霜,活活没了命。
小说推荐:《好感度拉满后我成了黑月光》《从泰坦尼克号开始》《全民星海时代》《阵问长生》《红楼之平阳赋》《世界好像公测了》《苟道修仙,从种田开始》《无限旅游团》《放学等我》《白衣披甲》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