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闻放慢了脚步,和常林祥、郑夺父子拉开一点距离。
他用疑问和等待的眼神,看了看薛亚珍,如同在说:“薛教授,有什么不方便前面人听的话想说?”
“周教授,这个课题有兴趣?”
薛亚珍的目光漫不经心地扫过前方的风景和人物,嘴唇微微开合,几乎是闭着嘴说话,不仔细看都发现不了。
周闻一看就知道,她在和自己说悄悄话,于是也不开口,只用鼻音发出一个:“嗯。”
“能成?”
“不好说。按照郑夺导论中的设想,我觉得有三四成把握,搞出些成果来。”
“我也这么看。成功率已经不低了,关键是,万一真的成功,意义非凡。”
“是啊!这个药品要是研发成功,那将是人类与病毒的战争史上,迈进的一大步,具有里程碑意义。薛教授是什么想法?”
“和周教授一样啊!”
“我?”周闻和她四目相对,眉来眼去之间,交换彼此的心思,但似乎不怎么顺利,这一秒之内,他没能读懂这个女人。
前面,常林祥对郑夺父子介绍着中原大学图书馆的悠久历史,和藏书的规模,也介绍着图书馆前面的人工湖——微波湖。
“哈哈哈,是不是听着像‘微波炉’?历届的学生们,就是这么叫的,成了外号了。
“所以,我们中原大学,也有个外号,叫‘微波炉大学’。
“这个湖啊,八十年前就有了,当时微波炉还没发明呢!
“哎,周老师、薛老师,咱们一起在湖边合个影!”
常林祥带着郑夺父子在湖边的栈道上选好位置,以恢宏庄重的图书馆为背景。
薛亚珍笑容明媚,走上前去,大方地站在最前面,取下眼镜,放进口袋里。
周闻架好三脚架,把相机装上,撅着屁股,透过小小的视窗看众人,开始测光、调光圈和快门。
郑夺看他摆弄了挺长时间,干脆走过去,参观他的工作。
“您手里这个这是什么?”
“哦,这叫测光仪,用来测量想要拍摄的物体,正在发光或反光的强度。根据这个数值,配合测光表,来选择拍摄目的,还有创意性,所需要的合适参数,也就是光圈大小、曝光时长。准确测光,是拍摄出清晰照片的前提。”
郑夺心说:“不愧是搞科研的,说话像产品说明书一样。”
他用自己的语言翻译道:“就是观察亮度是吗?”
“对!你总觉得很准确,就是亮度。调好了,我们过去。”
相机发出“嘟嘟嘟”的倒计时声,一个很小的红灯在快门附近闪烁,越来越快。
趁这几秒钟时间,郑夺和周闻回到栈道上,与大家站在一起。
郑夺个子高,挡在前面不合适,索性站到父亲背后,常林祥和郑国宝两人肩膀上的空当处。
倒计时结束,相机发出“咔嚓”一声,拍摄完成。
“先别动,再拍两张。”周闻说着,小跑到三脚架后面,转动拨轮,更换一档快门数值。
然后又跑回去站好,再拍一张。
拍完了,如此又重复一遍,一共拍了三张,让人感觉,原来拍照这么挺麻烦。
郑夺问:“为什么要拍三次?”
周闻解释:“拍一张,保两张嘛!测光表和人的经验,不可能特别精确,还是有可能过度曝光或者欠曝光。所以,在光圈固定之后,再加减曝光时长,分别多拍两张,就保险了,总会有一张是最理想的。”
“怎么叫理想?”
“就是拍出来的人和前景不会太暗,天空、背景也不会太亮。”
“现在能看吗?”
“现在看不了,要等一卷胶卷拍完,拿去冲洗出来之后,才能看。”
“我在电视里看见过一种,拍完之后,照片就出来了。”
“那叫拍立得,很少有人用。现在有新技术了,叫数码相机,拍完就能看,还能传到电脑上,你就可以发电子邮件给别人看。”
“您不喜欢?”郑夺指指他的银盐胶片机,“所以还用传统的?”
“也不是不喜欢。新东西嘛,贵!而且,比较笨重。”
其实周闻主要还是嫌重新学习一种新工具的使用,很麻烦。旧的用惯了,操作已经熟练了,舒适。
哪怕新事物用熟之后,实际上更便捷,但最初改变习惯的那段生涩期、焦虑期,很不舒适,他不愿意经历
。
这话,他不好意思说出口。
常林祥向周闻道声谢,又领着大家往前走,一路走,一路继续介绍。
校园里的山山水水、一房一舍,他都很熟悉。
薛亚珍再次把周闻拉到后面,继续之前的悄悄话。
她用眼睛说:“我跟你想的肯定一样。你怎么想的,你先说?”
周闻也瞅了一眼郑夺的背影,然后垂下眼皮,明说:“我就是觉得,这个课题很好!
“虽然经济价值,我倒不怎么看好。冠状病毒被发现三十多年,也没引起过什么大规模的流行病,很多时候都是自愈的,市场需求和利润,就不好说。
“但是,从科研和产业的角度出发,那就是革命性的重大创新和突破了。这种合成模式,一定还能广泛应用到其他多种抗病毒药物的研发、制造上来,甚至超出医药领域。”
薛亚珍微微一笑,“这些,我想的和周教授完全一样。还有呢?”
“还有?还有什么?”周闻抬起头看路、看风景,脑中思索着,
“还有,这可能是对整个世界,对全人类健康事业做出的突出贡献,甚至有可能,是诺贝尔奖级别的重大成果。”
“嗯。”薛亚珍轻轻点头,保持笑容,继续追问,“还有呢?”
“还有?”
“不说什么世界、人类,说说你自己。周教授,这件事如果取得成功,你自己的收获是什么?”
“成就感?名利?薛教授,你就别打哑谜了,有什么想法,不妨直说吧!有什么我没想到,你想到了的,直接告诉我得了,别让我猜来猜去。”
常林祥在前面大声介绍道:“小郑,看那边!
“那是中原大学每年最美的春色——桃花源!无论什么时候,什么季节,小情侣们,就像钻被子的猫儿一样,往桃林里钻。哈哈哈哈!
“周老师、薛老师,跟上,我们过去拍照!”
薛亚珍看了看周闻,进一步压低了声音。
三零中文网【sanlingzw.com】第一时间更新《重生:恋爱免谈,一心搞事业》最新章节。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