贱宗首席弟子提示您:看后求收藏(三零中文网sanlingzw.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高!实在是高!
对于李儒张煌这回佩服地五体投地。
如果说前一回李儒在韩遂手中稍稍吃了些亏让张煌大跌眼镜那么这一次张煌由衷地觉得李儒真不愧是毒士那真不是一丁点毒。
那次董卓黑脸从张温帅帐离开后张煌就猜到要报复。果不其然回到住所后董卓立马派亲信给远在陇西李儒送信询问怎么样才能狠狠地报复发泄心中怨气。
其实在等待李儒回信期间董卓也曾私下跟张煌商量这件事当时们计划是故意打败仗。
“宁可放弃这次向朝廷与何进大将军证明能耐绝佳机会也绝不能叫周慎好过!”
这可是董卓原此人素来是一位说一不二雄主。
结果没想到董卓这边信刚刚送出次日就收到了李儒派人送来书信并对可能出现这种情况可能性作出了回应。
简直神鬼之才!
当时张煌惊骇地差点咬到自己舌头。
原来李儒时刻关注朝廷风向当听说荡寇将军刚愎自用坏了三万军却受到应责罚后便高瞻远瞩地认识到荡寇将军周慎必定是何进大将军推出来用以控制军方重要棋子。那么理所当然待局势出现转机之时何进大将军必然会通过自己势力向作为主帅张温施压。叫周慎摘得这场平叛战役最大功劳。
如此一来董卓势必会跟荡寇将军周慎势同水火。依李儒对董卓了解到时候董卓绝对咽不下这口恶气。不惜一切代价也会将周慎拉下来。
这种同归于尽似手段是李儒所不希望看到。因此提前拟好了计策派人送到了董卓手中。
值得一提是皇甫嵩那位本该是董卓最大劲敌名将李儒在信中只字未提很显然。李儒过半也早已料到皇甫嵩将会被何进大将军所雪藏就不需劳费神了。
收到李儒书信次日。蔫坏损董卓便意地放出了风声大意就是如今韩遂兵败受挫、狼狈逃回金城本就是斩夺功勋大好机会周慎又孙坚辅佐。这种情况下就算是头猪也断然输可能。
看似是酸溜溜牢骚但是董卓在这股谣言中竭力地抬高孙坚、贬低孙坚不难猜测荡寇将军在得悉这股谣言后将会什么态度。
嫉恨董卓那是跑不了董卓也不在乎被嫉恨除此之外本来与这件事没什么交集孙坚十八九也会被周慎记恨。
是离间!
李儒教董卓第一计就是离间荡寇将军周慎与副将孙坚关系。不需要二人反目成仇。只要周慎对孙坚时心中疙瘩下意识地不想听从孙坚善意建议这就足够了。
至于其。李儒很严肃在信中指出了一个被董卓所忽略事实:真以为韩遂就还手余力了么?
李儒在信中指出先前韩遂败给皇甫嵩那是必然其实就算换个人也能赢只是不如皇甫嵩赢得那么漂亮而已。
为什么?
因为韩遂那十万羌兵后勤太吃力了。
要知皇甫嵩那可是直接在家门口防守美阳背后就是雒阳粮草什么根本不是问题。
而韩遂呢?
韩遂是属于河首平汉王宋扬这股势力。这股势力老巢在武威郡与金城郡骤然间叫韩遂跨越汉阳郡、扶风郡跟大汉朝廷打。在后勤输运上就已经输了一筹了。
因此除非一鼓作气地攻占下去否则只要羌兵士气一泻那就再取得战果可能了。
但是如今韩遂兵败后返回金城郡那可是地盘董卓跟周慎千里迢迢前往追击真当韩遂是软柿子么?
这一针见血判断即便是董卓看了也是许久默然不语提不出反驳来。毕竟韩遂在陇西时可是让与李儒都吃了亏那绝对不是容易对付人物。
想通了此事后董卓便按照李儒计划展开了行动:在放出谣言离间了周慎与孙坚关系后独领大军屁颠屁颠地猛赶百余里路深入敌军腹地跑到周慎前面去了免得到时候韩遂偷袭周慎军时董卓还得犹豫究竟是救还是不救。
什么?说凭什么断定韩遂会先对付董卓?
这很简单如果董卓与周慎两军相距不远相信韩遂绝不会傻傻得送上门去;但倘若两军相隔甚远“各个击破”素来就是历来将帅最惯用计策。
至于为什么韩遂会先对付周慎而不是董卓呵呵一个是不知所谓手下败将一个是打过好几次交难缠家伙只要韩遂不傻就必定会挑选容易对付周慎下手。
毋庸置疑!
事态发展不出李儒预料周慎不听孙坚建议终于再度遭到败仗而董卓呢纯粹就是在韩遂地盘溜达了一圈跑路。另外董卓跑路时候韩遂也派兵追击显然后者是清楚董卓难缠本多一事不如少一事想法也就没跟董卓纠缠毕竟韩遂回到金城后首先要做是解决在地盘挑事凉州刺史耿鄙跟汉阳太守傅燮而不是董卓明摆过来打酱油恶蛟。
这就是默契!
在必要情况下韩遂与董卓都不会轻易激怒对方。毕竟今日敌人极可能就是明日盟友就拿董卓来说只要韩遂不拿陇西下手韩遂发展得越强大对于董卓陇西而言其实愈发利。这就是所谓养寇自重!
至于韩遂多半是也想到了这一点因此就睁只眼闭只眼放走了董卓毕竟董卓跟可谈不上真正敌人。在日后很长一段日子内们还是邻居闹得太僵不利于双方各自发展。
于是乎董卓屁事周慎却成了韩遂杀鸡儆猴对象用以震慑大汉朝廷继续派兵来围剿。
这下董卓可算是扬眉吐气了在连番两次战败情况下。就算何进大将军也保不住荡寇将军周慎。退一步说就算能保住。难何进还会器重周慎不成?要知在这次进兵追击事件中损兵折将狼狈而回周慎已成为不伤一兵一卒便从韩遂十万大军中脱身董卓最佳陪衬。
不过关于这件事张煌也些疑惑。那就是李儒为什么会支持董卓做法。
后来再次见到李儒时候李儒对张煌做出了解释:就当时局势而言除非朝廷花费巨大人力物力一个城一个城地跟韩遂打否则单靠偷袭是断然不可能取胜毕竟金城、武威是韩遂地盘在那里跟韩遂作战难度不亚于韩遂先前攻美阳。
可问题是如今朝廷因为“黄祸”关系元气大伤根本余力与韩遂展开如此大规模交锋。
因此当时李儒断定。朝廷大军反攻韩遂、边章叛乱军不过是昙花一现而已一旦确认武威、金城两郡难以攻克朝廷势必会见好就收。反正西凉乱也不是乱一两天了不差那么一会没瞧见司徒崔烈都意向说服天子放弃凉州了么?
说白了一句只要韩遂等叛逆好好呆在西凉别生事朝廷是不可能耗费巨力去跟韩遂拼。
也就是说就算董卓与周慎前期取得了什么优势。也于事无补因为朝廷财力人力再支撑一场大规模战役。
既然如此。李儒索性也就不想如何在战役中让董卓大放光彩了采取了另外一种凸显董卓方式:既然无法抬高董卓那就周慎拉下来同样可判高下!
而这恰恰就是张煌佩服李儒由衷感慨李儒不愧是毒士真正原因。
就好像个笑里说当两个人被一只熊追时候其实没必要跑得多快只要跑得比同伴快就足够了。
打不赢敌人就坑友军!
事实证明李儒眼光果然毒辣。
就在董卓与周慎分别返回张温大军不久朝廷便传来了消息:不必再追击叛军尽可能地收复扶风郡。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