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刘伯温和胡惟庸虽然没有说话,但这心里还是有些着急的。
对于他们而言,如今所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陈友谅。
陈友谅的六十八万大军在前,尚且还没有完全的解决掉,却要在这个时候节外生枝的去救小明王,而且招惹的还是脱脱的十五万大军。
这样一来,会给他们本来就不算好的情况,再增加无数变数。
所以都不太想让朱元璋北上去营救小明王。
可如今看着这饭马上就要吃完,唯一可以劝说朱元璋的齐衡依旧没有来,心中都是不由的焦急起来。
就在这时,朱元璋再次从屋子里走了出来。
瞧着众人都在等待常遇春,朱元璋干脆一摆手说道:“四弟,得,别吃了,你再吃下去还不知道到什么时候了,咱们赶紧去商议一下,要是没有问题,咱就直接带人北上了,那小明王如今可还被脱脱的大军围困呢,等决定好了,你再慢慢吃。”
听着朱元璋的话,常遇春等人也不好再说什么。
只能将手中的碗筷放下,与朱元璋一同朝着大堂之中而去。
回到大堂之上,众人再次按照之前的位置坐好。
只是少了徐达一人。
不过朱元璋也没有等他,直接说道:“行了,咱们也不等徐达了,来吧,诸位,商议一下吧。”
听着朱元璋的话,众人一个个都沉默了。
朱元璋等了半天,左瞧右看,却依旧等不到众人说话。
随即将手中把玩的茶杯往桌子上一扔,说道:“行了,我看你们也说不出什么有用的东西来,既然这样,那就按照咱的办法,咱亲自率军北上救援小明王。”
“李善长,你继续监造战船,越多越好。汤和,你率领水师勤加训练,等咱回来,正好一切就绪,直接西进!”
随着朱元璋的话说出口,众人你看我,我看你,却没有一个说话。
朱元璋眉头一皱。
就要发火时,那大堂的门外突然响起徐达的声音。
“快点,快点,再耽搁就赶不上了.....”
听着徐达催促的话,众人纷纷转头看向了堂外。
当他们看见徐达,立马便发现在徐达身边的齐衡。
此时徐达正努力的拉扯着齐衡的胳膊,拖着他往里面跑。
看到这一幕,堂中众人瞬间松了口气。
齐衡到了。
只要他一来,自然是能够劝说住朱元璋的。
这一幕,朱元璋也是看的真切。
见那徐达原来不是上茅厕,而是去找齐衡时,顿时脸色一黑。
他平静的看着两侧众人,对着那汤和问道:“汤和,你不是说徐达去上茅厕了嘛?”
汤和闻言,顿时尴尬的笑了起来。
大堂外。
齐衡无奈的看着身边的徐达说道:“徐大哥,我们都到了堂外了,我还能跑了不成。”
“你就不要一直拖着我了。”
徐达闻言,想了想觉得也是,便放开了他。
整理了一下被徐达拖褶皱的衣服,齐衡缓缓走进了大堂。
来到大堂的中央,对着朱元璋恭敬的拱手说道:“大哥。”
朱元璋见此,点了点头,同时狠狠的瞪了一旁那徐达一眼。
徐达似乎早就知道朱元璋会这么做,眼神从始至终都没敢看朱元璋。
见此,朱元璋便转回头来,对着齐衡说道:“军涛,今儿早上咱叫人去找你过来,咋没见你人呢。”
齐衡马上说道:“大哥,今天一早我就出城了,我压根也不知道你找我了,这不我刚回城,就被徐达给扣住了,我都还不知道怎么回事呢。”
朱元璋点点头,也没有说什么,便让一旁的汤和将今日商议的事情给齐衡讲了一遍。
听着汤和的话,齐衡点了点头,算是明白了怎么回事。
就当所有人都期待着齐衡要怎么劝说朱元璋时,齐衡却疑惑的说道:“救啊,小明王如今被围困,为何不救?”
听到这话的众人,一个个人都傻了。
一旁的汤和更是扭头看向了边上的徐达,说道:“你没跟齐兄弟交代嘛?!”
徐达苦着一张脸,说道:“我说了啊!”
汤和正要说什么,可想了想,还是忍了下来,便将之前众人所担忧的事情给齐衡讲了一遍。
齐衡听到这话后,笑着说道:“我知道了,汤大哥,你先坐。”
在汤和重新坐下后,齐衡便缓缓看着众人说道:“我明白,在坐的各位都是为了大哥着想,觉得如今我们的局势不宜再节外生枝,不过,诸位有没有想过,诸位所认为的,都是着眼于眼下。”
说到这里,齐衡一笑,继续说道:“陈友谅率领六十八万大军,气势汹汹而来,似乎抱有决战之心,可他们这么多的人,又是以水路乘船而来,准备的粮草也不过百天之用,虽说有百万的百姓为他们运送,可哪里有这么快的速度?”
“这代表什么,代表了那陈友谅的后勤补给,如果无法在百天之内攻破洪都城,那么就会崩溃,六十多万的大军无粮可用。”
“早前我们被陈友谅打了个措手不及,可如今呢,战船已经准备好,几十万的将士也在加紧训练水战,而且那陈友谅远道而来,我们却是以逸待劳,加之环境也是我们熟悉的地方,在我看来,与这陈友谅的一战,哪怕我们的兵力要少一些,那也是胜面局多。”
“既然如此,我们除了该想想这一战怎么打,怎么赢外,是不是还得想一想,这一战赢了之后的事情?”
说到这里,齐衡歇了口气,端起一旁桌子上的茶杯喝了起来。
而在场的众人也在顺着齐衡的思路去思考。
正如齐衡所言,这一战,他们想的都是怎么打。
却从未想过,打完之后的事情。
而且,如今小明王被围困的事情一传出来,也都将注意力放在了要不要救小明王的事情上。
汤和思虑片刻后,主动开口问道:“齐兄弟,这打完这一仗之后的事情,我们确实还没有商议过,可如今,我们商议的是小明王的事情,跟赢了这一仗之后的事情有什么关系?”
面对汤和的不解,齐衡说道:“怎么会没有关系呢?”
“一旦我们这一战将那陈友谅大军击溃,你们也都知道,那陈友谅这次是倾国之力而来,所有的城池都是兵力空虚的状态,如果赢了他,我们能收获什么?最简单的,自然是将陈友谅大汉那些城池收入囊中吧?”
“可所有人都知道,一旦我们将那些城池收入囊中,根本不需要多久,就能成为天下最大的一方诸侯。就是跟元廷分庭抗礼都是可以的。那他们会允许这样的事情发生嘛?”
“北面的义军中,除了刘福通这一支外,还有很多的义军,如果我们这一次没有去救小明王,你觉得他们还会像以前一样,将我们当做他们的一份子嘛?咱安丰路一直都没有发生过什么战乱,是为什么?不正是因为北面的义军弟兄们为我们抗住了很多外面的压力嘛?”
“等我们灭了陈友谅,准备收服他的属地时,却发现北面义军兄弟们的屏障没有了,首先就要直面北面的元军五十多万大军,还有东南方向的张士诚。有他们的进攻,我们如果有这么多的兵力去收复那些属地?天下那么多的起义军,就会趁着我们没有时间收复的时候,抢在我们之前捞便宜。”
“大伙儿说,到那个时候,我们这一仗不是白打了嘛?什么便宜也没有捞着。而等个一两年的时间,原本属于陈友谅大汉的属地中,就会再次出现一只不同的势力,到时候谁敢说他们就不会继续攻打我们。”
“所以,我们与陈友谅这一仗,不仅要打,还要打的彻底,既然打了,就要考虑如果收服他属地的问题,如果不能收服这些属地,那还不如不打。这不是平白消耗我们的兵力和粮草嘛?”
听着齐衡不同的见解,众人也都露出了深思的神态。
确实。
之前没有想过,可如今被齐衡当面说了出来,众人就不能不思考了。
大家都不是傻子,之前都是因为陈友谅的突然袭击,让众人都疲于应付。
觉得能守住自己的地盘就算好的。
从来都没有思考过这一战打下来有什么好处。
如今想想也确实,如果这一战打完,不管是出现什么样的局面,如果不能捞到好处,那这一战注定就是个赔本的买卖。
而想要捞好处,就要思考其它的办法。
“齐兄弟,你的意思是说,如果我们想要在打败陈友谅后收复他的属地,那么就必须要与北面的义军兄弟们交好,最起码在这个时候不能说摆脱明王属下的名头,等我们将陈友谅打败后,有北方义军兄弟们在,最起码能够为我们拖延住脱脱大军的脚步,给我们提供收复这些属地,同时发展起来的时间,是这个意思嘛?”
徐达盯着齐衡问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