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顺太子爷》转载请注明来源:三零中文网sanlingzw.com
它成为大顺皇室的至宝。
拥有者也就意味着至高无上的天命。
可现在,它却光明正大地出现在了东宫章华殿。
陈晓目视徐友良:
“徐大将军可识得此剑?”
徐友良急忙两三步上前,双手小心翼翼地拔剑出鞘。
呛琅。
剑身刚露半截,雪亮的光彩映照大殿。
更有隐约的风气围绕周围流动。
徐友良铿锵一声,还剑入鞘,沉声向陈晓禀道:
“剑鞘饰九华玉,剑柄上七彩珠,与我祖上历代秘传的特征一样。离剑柄一尺三寸处的剑刃上,有约三厘宽,一厘长缺口,皆与传说中的一模一样。”
“那就是说,它是真的喽。”
陈晓眼中炙热。
徐友良毫不迟疑地回答:“千真万确!”
不要说上面装饰的玉珠跟密不外传的特征一样,光是那道不起眼的小缺口,除了徐家祖上曾经从太祖皇帝口中听说过。
这天下谁人得知?
更不要说远在万里外的高国国。
陈晓不等侍从把剑献上,直接走下台阶,左手持剑鞘,右手握住剑柄。
一声呛琅。
龙吟般的轻啸中,埋没了数百年的大顺至宝,斩龙剑在陈晓手中重现人世。
“六百多年前,我太祖凭借此剑,纵横天下,睥睨群雄,遂平定了天下。今日宝剑重现孤手中,实乃天保佑我大顺啊!”
陈晓一边欣赏着手中的斩龙剑,清冽剑光闪耀,寒气四溢,一边开怀笑道;
“果然是好剑!”
“恭喜殿下,贺喜殿下!”
徐友良第一个反应过来,拜倒在陈晓身下。
陈晓笑吟吟地望着他:“大将军,何喜之有呢?”
徐友良沉声回答:
“太祖当年凭借手中此剑,立下不世出的功业,纵观我炎夏数千年来也无出其右。如今斩龙剑重现于世,偏偏落到殿下的手中。可见冥冥中自有天意,意味着太子殿下才是太祖一脉的意中传人!”
“此乃象征着我太祖皇帝遗志,太子殿下有太祖庇佑,必能使得四夷宾服,重现我朝开国盛世!”
陈晓连连地摇头失笑。
目光在屏住呼吸的人群中寻找着什么。
刚才那个瞎拍马屁的官员呢?
好好听听,学着些。
什么叫马屁!
这才叫真正高档大气上得了台面的马屁!
马屁拍于无形中。
让旁边的所有人觉得这不是拍马屁,说的是大实话而已。
陈晓畅快地大笑中,提起宝剑返身回到台上。
将宝剑横在案前。
陈晓的眸子射出精光。
他是真的太喜欢这把宝剑了。
不要说剑光如雪,一看就是削铁如泥的宝剑,光是太祖垂青庇佑的象征意义。
对陈晓来说,都是无价之宝。
陈晓的目光,忍不住落在金玉儿的娇躯上。
第一件国礼是六百年的老参,第二件是惊世骇俗的斩龙剑。
那么,第三件呢?
不光是陈晓,所有人期待的目光都落在金玉儿身上。
还有什么,比斩龙剑还要宝贵的东西?!
重头戏来了。
金玉儿深深吸一口气,姣好的身体曲线随之起伏,她退后几步,突然向陈晓跪下来,沉声道:
“第三件国礼,既是我高国举国献于太子的礼物,更关系到我高国国百万民众的生死存亡!”
“高国公主金玉儿,请殿下派兵赴高国,寻大顺的太祖宝藏!”
随着金玉儿跪倒,后面呼啦啦一大片的高国使团们,一齐跟着跪倒,口中高呼:
“请殿下,派兵赴高国夺回太祖宝藏!”
顷刻间。
还为斩龙剑兴奋地议论纷纷的大顺官员们,变得默不作声。
其中金玉儿等人的意图,昭然若揭。
陈晓一声不吭地坐在椅中,手指缓缓地抚摸着斩龙剑冰凉剑鞘上的凸起纹路。
该来的总是会来的。
这才是金玉儿此行的最终目的。
请大顺出兵,助高国驱逐外敌!
高国使团的众人拜倒起身,无数道目光聚集在高高在上的陈晓身上。
只要太子应允。
这件千难万难的大事,就有了着落。
半晌。
陈晓缓缓地说道:
“高国国身为藩属,
对我大顺向来恭谨有加,年年上贡不曾敷衍过。你们先详细讲明情况,孤斟酌后,如果合情合理,自然会答应下来的。”
拿人手软,吃人嘴短。
刚拿了人家的两份重礼,就算是陈晓,也不好意思直接拒绝。
众多的高国使团的人们听了一喜,既然太子示好,那么事情成功的可能性大大提高。
但金玉儿显然不这么认为。
作为三番两次跟陈晓打交道的亲历人,吃了太子厚颜无耻的大亏,整个人都亏进去后,金玉儿不觉得陈晓有这么好说话。
可事已至此,金玉儿只能详细陈述实情:
“启禀太子殿下,八个月前,海外的东瀛国倭寇,驾驶着数百艘的大小战船,约有五万余人,从我高国东南海岸突然登陆袭击。”
“东瀛的倭寇丧尽天良,所到之处屠杀青壮,掠夺女子和财物,我高国数十万百姓惨遭东瀛的蹂躏,惨不忍睹!”
“如今我高国国节节败退,局势已经刻不容缓。金玉儿请求上国派出援兵,既为高国主持公道,更可以寻找出太祖宝藏,一举两得的美事,请殿下恩准!”
金玉儿说完后,退到一边。
整个大殿,除了因为惊诧而粗重的呼吸声,再没有任何人的声音。
太祖宝藏固然令人垂涎,可出兵高国涉及到国策方针。
非同儿戏。
半晌,陈晓才开口,问徐友良道:
“用兵援助高国,孤需要参考下徐大将军的意见,徐大将军,你以为如何?”
徐友良心领神会。
这个时候,拖延拒绝,讨价还击,甚至坐地起价,都是少不了的。
徐友良就要出面做太子的黑脸。
他不慌不忙地回答:
“臣以为不妥。”
顿时,高国使团众人都怒目瞪向徐友良。
徐友良好像没看见一样,自顾自地说道:
“东瀛不过莞尔小国,但我国国内现在的情况,也不太乐观。灾害横行,国库空虚,民众生活艰难,边境又有辽,金的军队蠢蠢欲动。”
安心的打工仔提示您:看后求收藏(三零中文网sanlingzw.com),接着再看更方便。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