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三零中文网】地址:sanlingzw.com
已经骑马出了长街的徐茹芸,好奇地对陈晓问道:
“我还担心你会像之前,会把路公子打得头破血流呢?”
陈晓嘴角翘起,淡然地道:
“你把我当成什么人了?这小子看起来还有几分可取之处,如果他能成才,孤身为太子,为国选拔人才,当然乐于见到这样。”
徐茹芸咬住下唇,小心地又问:
“你,你不怪罪他刚才,刚才他说的话么?”
刚才,路远说的‘不会放弃’云云,显然针对的是徐茹芸。
陈晓瞥了她一眼,似笑非笑地道:
“那要看他接下来听不听的进去孤的话了。”
徐茹芸不死心地追问:
“如果他又来找我呢?”
“看心情吧,小则拖一边杖责二十大板,不顺眼了,送到诏狱凉快凉快也说不动。”
陈晓淡淡地说道。
徐茹芸打个寒颤,不敢再问下去了。
然后,在二人有一句没一句地说着话的时候,离开了京城。
天空开始慢慢下起小雪。
等跑出城外五六里远,雪越下越大。
“殿下,赈灾设立的地点只距离京城二十多里,要不了多久,我们应该就能看到些端倪了。”
徐茹芸没话找话地说道。
“孤现在希望,这帮家伙会知道些收敛分寸。”
陈晓点点头,说道。
徐茹芸明白陈晓的意思。
国库空虚,天灾横行,百姓日子很不好过。
在陈晓下旨赈灾的关头,如果还有不开眼的直接撞枪口上。
那么。
想到这儿,徐茹芸偷偷瞅了眼沉着脸的陈晓。
随着两人不断地前行,灾民肉眼可见地多起来。
不远处。
聚集起长长的灾民队列,旁边站着一些维持秩序的官兵。
灾民的尽头,是热气滚滚冒出的粥厂。
“到了。”
徐茹芸放下心不少,笑道:
“秩序还可以,灾民们在领救济粥了。”
“走,下去看看。”
刚走近粥棚,就听见一个排在前头的老妇人在苦苦地哀求:
“官爷,行行好吧,我儿媳妇病的走不动路,眼看都不行了。她怀里还有个婴孩儿,等着喂奶…,您就,再给一勺,半勺就行啊。”
负责施粥的官差立即不耐烦,将勺子用力往大锅中一捅,登时白水飞溅出来,馋的的老妇人眼都直了。
“别耽误下一个,快给爷滚远些!”
老妇人身后是长达千人的队伍,她踌躇着不愿意离去,又苦苦哀求了两句。
然而。
啪地一声。
毫无征兆地,老妇人一声惨叫,捂着血淋淋的脑袋慢慢倒了下去。
负责施粥的官差举高带血的粥勺,厉声喝道:
“这个不知死活的东西!叫她滚远些还不滚,这就是阻碍赈灾的下场!”
“你们这些贱命,都看好了,谁敢不听话,这就是下场!”
老妇人倒在地上呻吟着,她手里的破碗碎成了两半,稀水一样的粥流到地上。
她顾不上疼痛,颤巍巍捧起碎片,嚎啕大哭道:
“我的粥,我的粥的啊!天啊,你叫我怎么办?我家里人该怎么活啊!”
老妇人哭天喊地,一脸的绝望。
官差嫌弃地瞅她一眼,要不是老妇人虚弱,声音慢慢低下去,躺倒在雪地一动不动了。
说不定还要再来一下子。
后面的灾民,表情麻木地多,这种情景在就见得太多了。
下一个灾民上前,拿起碗接粥。
陈晓抢上前去。
先弯下腰凑到倒地不起的老妇人,把手按到她鼻子下的人中。
“还好,还有气。”
陈晓放下了心。
老妇人大概是身子太虚,又经受不住打击晕了过去。
那个官差见到有人跑出来多事,立即不高兴了,但见到陈晓的衣着讲究,也不敢太猖狂:
“喂,你什么人!胆敢阻碍六皇子赈灾,活得不耐烦了!”
说话间。
几名便衣的锦衣卫已经出现陈晓的身后。
陈晓从官差手中夺过大勺,顺手就探入大锅,要舀起勺粥,准备喂给昏迷的老妇人。
官差下意识地要夺回大勺,几名锦衣卫靠近他左右。
官差见两个壮汉对自己神色不善,马上老老实实地站着不动
然而。
勺子还没有喂到老妇的嘴边。
陈晓忽然停了下来。
这哪里是粥,不如说是水里放了一丁点的什么乱七八糟东西。
陈晓又在锅底一阵翻搅。
勺子捞上来的时候,只有些石子,泥沙。
陈晓把勺子狠狠砸向那个官差,骂道:
“这是人喝的东西?这个叫粥?!这就是六皇子赈灾的仁义?!”
赈灾的熬粥办法,大顺早就有成熟的制度标准。
凡是有朝廷批文,户部拨款的,简单一句话:
插筷不倒,巾裹不漏。
就是说,米粥是有相当厚度的,水的比例不能太高,筷子插倒米粥里不会横倒下去,如果毛巾包裹米粥的话,粥也不会滴漏。
熬粥太稀的话,相关官员要被处罚,严重的要掉脑袋。
“我大顺朝有明文规定,赈灾熬的粥,不许太干,太干的话灾民暴饮暴食,会有生命危险,也不许太稀,太稀了挨不住饿,不顶事。筷不能倒,巾裹不漏八个字,你是不懂,还是嫌脑袋长得太安稳了些?”
陈晓语气冰寒,死死盯住官差:
“你有什么话好说?”
那名官差不过是名小小的衙役,连六品以上的官员都没有见识过几个,哪里经得起陈晓那咄咄逼人的气势。
他登时慌了,只觉得口干舌燥,灵魂深处生出难言的本能的惊悚:
“我,我只是奉命行事,上头给什么我做什么,关,关我什么事?”
陈晓扭头吩咐锦衣卫:
“拖下去,打二十大板!”
不需要跟这种欺软怕硬的小人物啰嗦什么。
跟他多说也是浪费口舌。
官差大惊失色,瞪大眼珠挣扎着大叫道:
“你是什么人!敢阻碍赈灾…”
陈晓挥挥手。
两名如狼似虎的锦衣卫立即把官差拖走。
陈晓自顾自地进入粥棚。
里面堆积如山的一袋袋粮食,上面贴着官府的封条。
如果有官府以外的人擅自开封取粮,最轻的也要关入大牢三年。
陈晓从一旁锦衣卫身上顺手拔出腰刀。
嗤啦一声。
《大顺太子爷》转载请注明来源:三零中文网sanlingzw.com,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