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零中文网

分节阅读 100

外,西方人就实心车轮笨重的问题,又将其转变为带有辐条的大型木车轮,如此一来,重量没有了,而且也能做到来去自如。”

“这车轮,还只是国朝需要从洋人手上学到的技术其中之一”

第一百九十五章:七局

“除炮车外,国朝官军素用之炮架也是拙劣,大部分地方官军,运送、使用时都直接将炮身安置到木质炮架上,通过笨重的炮车运到地方再卸下进行安装,不仅耗时耗力,而且起不到应有的威力和效用。”

“此番运抵京城这四门寇非林长炮,炮车、炮架都是技巧器精,甚至俯仰机构被前置并单独出来,炮身变化不需要连炮车一起跟着俯仰,有专门的牵引机构,通过简单组合就能和炮车一起变成四轮模式,大大便利于机动。”

说着,毕懋康脸上升起对西学科技的向往和钦佩之情,继续又道:

“依臣所见,国朝要多多任用那些传教士。若使用此四门长炮的炮身,只要让大炮射击时的晃动保持在射击方向轴线上,对精度的影响就是微乎其微。

也就是说,若使用此种炮架,我军不需要发射大炮时保持原地不动,适当的后退可以有效的分散一部分后座力,还不会导致打不准。

这种炮车、炮架的组合甚至可以拉着重达两千斤的巨炮出城野战,而且还不会显得笨重和影响射击精度。”

崇祯皇帝点点头,神色逐渐凝重起来,问道:“这些精细活,想要完全研究用到大明自己的炮上,需要多久”

“回陛下,炮车和炮架固然重要,但若想火炮射击精准,不会重蹈萨尔浒之役千余小炮仅毙虏数百人的覆辙,还需要几样其它东西。”

“其一,便是炮弹,我朝已有开花弹实例,西方此项技术更加成成熟。所谓开花弹,便是发射入空之后,可变成数枚小实心弹投射而下,亦如雷雨。”

“这些东西,国朝研究之后,臣会给他们换个名字,以免与西方混淆生事。”

毕懋康见崇祯皇帝眼中有疑虑,又是说道:

“其二,多年以来,国朝火炮发准程度依赖于炮手本身的经验,这是非常不可取的,老炮手射击精准,十中犹有二发不中,新炮手则需要不断磨砺才能略微精准,耗时耗力。

陛下可听过矩度、铳规这两式物件

据汤若望、南怀仁等人所说,西方现如今早已普及用这两样物件来测量直线距离与仰角,就算刚刚入伍的新兵,经过简单操训也能较准的发射火炮,臣觉得可以一试。”

“其三,平西伯所部关宁骑兵战力之所以强悍,一方面是因为关宁骑兵盔甲、兵械精良,马匹产自蒙古、辽东,健硕而腿长,另一方面,则是因为其手中三眼火铳。”

“所谓三眼火铳,最高射程足百步之外,然近亦可挥击,如同棒槌,身披厚甲不能抵,至今却也是有些落后。”

说着,毕懋康双手呈上一个小巧精致的火器,继续道:

“陛下请看,此物为转轮打火枪,如今的西方骑兵,战时除装备长刀以外,便是人手配备此物,射程可达二百余步,而且小巧精妙不会影响骑兵机动。”

崇祯皇帝拿过来一看,当时瞪大了眼睛,这他娘看外貌和后世的三八大盖很像啊,这玩意儿在明末的时候就有了

正当崇祯皇帝惊为天人之时,毕懋康却不偏不倚浇了盆凉水,说道:

“可惜,臣手中只有一百年前西方的转轮枪,还有许多不足,至于如今新式的转轮打火枪,臣还是无从购得,不然若是将其装备于新军骑兵之上,战力必会提升一大截。”

“”

崇祯皇帝和毕懋康讨论了一整天,除了吃饭和解手以外,就是一直在说各种火器的改进方法,皇帝乐于听从,毕懋康自然是把自己长久以来积压在心中的想法一吐为快,一说就停不下来。

“看来火器之事不容小觑。”

入夜,崇祯皇帝点点头,算是彻底了解到现如今大明的火器和西方差在哪儿,忽然起身大声道:

“传朕的旨意,即日起增设大明皇家文武科技司,将兵仗局、工仗局、历法局并入其中,并新设火器局、船舶局、翻译局、西学局。

召焦勖为火器局主事,授太子太保,汤若望副之;召沈廷扬为船舶局主事,授太子太保;诏李天经为翻译局主事,授太子太保;诏王徵为西学局主事,授太子太保,艾儒略副之;以工仗局主事宋应星兼任大明皇家文武科技司之大明文武科技使,授太师。

大明皇家文武科技司,独立于六部各院之外,可直入宫内向朕报知成果、进度,专事仿制、研究、翻译各类西方著、火器等。科技司下属七局及分部官员,皆由各局主事自行协商拟定,把名单报朕知道就可。

此外,着工部从西华门外择址修建科技司各局署,着户部按时发放薪俸,不得有误。”

自从大明皇家报社设立之后,百姓们从最开始的不闻不问,到时不时买上几份,再到现在的人手一份,可真是愈发的喜欢起这东西来了。

这报纸是个好东西,不仅让百姓逐渐看清东林党人皮之下的真面目,也让他们足不出城就能了解到最近几日天下间发生的大事小情。

毕竟报纸这玩意儿以前谁也没整过,起初崇祯皇帝和王承恩过于急于求成,把刊行时间定的太快,发出去之后才意识到出了问题。

上一期的报纸刚发出去没多久,有些偏远地方的人们甚至还没拿到手,京师这边的百姓就已经在读下一期了,两极分化实在是有些严重。

而且从另外一个方向上来说,报社后面虽然是网罗天下情报以及各种密探的东厂,但关于那些士子们的消息却也不是那么好搜集的,按这个刊行速度下去,不出半年,东厂也就没什么能发出去黑东林党的事了。

这样可不行,需要循序渐进,一直慢悠悠的黑着才有效果。

后来,崇祯皇帝将报纸刊行时间定在七日一期,这才是解决了之前的所有问题,不过却又产生了一个问题,在裁撤各地驿站和驿卒之后,报纸的传播速度明显不是很快,七日的时间,也就能从京城传到南京,至于偏远一些的地方,路上就不知传到哪儿去了。

报纸在传播上有问题,这种事不大不小,就不是崇祯皇帝需要亲自操心的了,王承恩自己个儿也不好意思去麻烦皇帝,自然是想办法全都给摆平了。

首先,李有成去南京就是他的意思。

一方面是把人明目张胆的放在东林党老巢,意图恢复东厂在江南的威权,也好替皇帝更好的监视,另一方面,也是王承恩秘密授意李有成,让他在南京把皇家报社的第一间分号搞出来,到时候直接飞信传话,分号刊印,也是方便得很。

其次,王承恩在考虑重设驿站的事儿,这东西虽然让朝廷每年开支多出几百万两,但却是一本万利的事儿。

直到这个时候王承恩才意识到,当初裁撤驿站,就是个最智障的决定,不然小李子可能到现在都在送快递,又哪有什么西北的战事了。

月末了,手上有月票的爱卿就不要屯着了,都朝朕砸过来吧,朕脾气好得很。

第一百九十六章:香甜的山芋

原本头几期的报纸还没什么,内容多是东厂的番子们把压箱底的黑料爆出来黑一黑东林党,毕竟是循序渐进,所以一开始也根本没打算爆出什么惊天黑料。

可是最近的情况很不一样,这期的报纸内容却是惊掉了半边天。

一般番子们黑的东林党大多是一些稍有才华之人和官场上的官员,但这次却不同了,当世“娄东二张”之一的张采,也便是复社的创始人之一,东林党元老,被爆出了惊天黑幕。

那字字诛心的邪书刊行了没多久就被官府列为禁忌,就连刊行的书院和书社们都被勒令关停,邪书是张采撰写,这些事儿早几期的报纸就曾报道过,并不算什么新鲜事。

但是这次,张采以及复社的诸多士子们爆出了谋立新君、谋反邀功地罪名,在当今皇帝还在位的时候就迫不及待要立新君了,这可是杀头诛九族的罪名。

这种事与往常百姓们熟知的忠义士子形象不符,反倒是那些所谓阉党小人才会干的事儿了,对了,大行天启皇帝死了不说是阉党给害的吗,难道说

不提百姓们各自天马行空的想法和假设,张采本人在南京菜市口被处以凌迟一千三百九十六刀的重型,除了他以外,还有云间才子宋征舆在内的多名当世著称的大才子也在菜市口被斩首,这些首恶的全家九族都已经被下入南京诏狱。

据说事后这些九族的处罚同样不轻,只不过官方没有给出个说法。

菜市口这地方本来是百姓们买菜的场所,但是这位皇帝最近不知道是什么意思,杀人用刑老是拎到菜市口行刑,搞的很多人都是心有余悸,他娘的自己买回家的菜还能吃吗

要是放在往常,士子们被大规模处死和下狱,又牵连了一批所谓无辜的生员,这种事必然会引起百姓们的骂不绝口,什么阉党专权的时代又到了,什么厂卫是在栽赃陷害这些奉己为公的好人云云此类。

但这次民间的反应却有些奇怪,许多人津津乐道谈论的不是士子们该不该死,也不是厂卫专权,却是那些被抓到诏狱中的九族们会如何处置。

男丁不留活口是板上钉钉的事儿,没什么争议的,因为这个道理即便路边要饭的都明白,但是女人们就不一定了,可能会直接处死,但更大的可能性是会从轻发落,因为女人的用可太大了,男人都懂。

像是一些貌美肤白胸大屁股大的,发配到南京教坊司充官妓,既能满足官员们的猎奇心心理,也能从他们的犯罪之身上获取财富,自然比直接一刀砍了要来的划算,就算年龄小一些的美人胚子,番子和太监也能和南京城各大青楼的老鸨们秘密接头,由此大赚一笔。

对于崇祯皇帝来说,只要把男丁杀绝,就不怕他们再报复自己,而且自己吃肉也得下面的鹰犬们喝汤不是,把人直接杀光了,鹰犬们拿什么捞钱

要是没钱拿,丫的谁还冒着出门被士子乱棍打死的风险替你皇帝背黑锅卖命,没事闲的

所以对这些事情,崇祯皇帝最多也只是若有若无的稍微对三厂一卫的三卫督公和一位指挥使旁敲侧击一番,便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了。

张采这件事还只是个开头,之后的大事,就像潮水一般涌来,百信们表示你慢点,俺们这小心肝有点儿受不了。

首先,便是郑家船队的动。

民间素有“八闽以郑氏为长城”的说法,这郑家船队据说有上千条大船,比朝廷的水师都厉害,那可是个庞然大物,已经很久没有什么动传出来了。

可这次他们的动却很大,郑芝龙以福建海防总督的身份前往澳门的葡萄牙租借地和澳门总督商谈事务,看这情形是没谈拢,因为没几天之后,郑家便是足足出动了三百多条船和几千个兵丁,愣是把葡萄牙人租借的澳门给生抢过来,据说双方在澳门激战了快四个时辰。

这件事发生的事后,几乎所有朝廷的官署、衙门还有地方官府都对此视而不见,甚至有些官兵和官差还对郑家便宜行事,直接把城门和水城打开让郑家的人和船队进来,自己站着看戏准备接盘。

郑家也很懂事,把葡萄牙在澳门的舰队和警备力量打残废以后根本没在澳门多待,直接卷铺盖走人,带走了什么都不多说了,反正也没人有那个胆子多问。

两广总督沈犹龙等郑芝龙离开澳门之后,便是亲自带着官兵前往葡萄牙人的租借地,说了一大堆对此事表达惋惜的屁话,并且声称葡萄牙人已经没有自保的能力,此后便是由明朝官府的衙门接管。

当然,对于葡萄牙人羞怒交加的责问,沈犹龙都是一摊手拒不回答,表示你特娘的老家都快玩完了,还敢在我自家地盘上和本官嚣张

除此之外,沈犹龙立即派兵进占了葡萄牙人在澳门的卜加劳铸炮厂,也没管他三七二十一,无视葡萄牙人的抗议,直接把葡萄牙的国旗给踩在脚下,换上了明朝在京师大阅兵时指定的官方国旗玄鸟旗。

你服不服,不服的话,本官走了就让郑家来逛一圈,然后再问一遍。

实际上,葡萄牙本国对此不仅一无所知,就算知道了,也是无力管制。

在欧洲,葡萄牙深陷西班牙、英国、荷兰等国的夹击,已经是捉襟见肘几近亡国边缘,在远东这边儿,没成想一直老实巴交的明朝也来了个趁火打劫,直接把他们在澳门的殖民地给占了。

经过郑家这么一闹,葡萄牙帝国在远东的殖民地,实际上能控制的就只剩下一个东帝汶了,唯一的军事力量也就剩下东帝汶的舰队和警备军队,至于那个澳门总督的去向问题,崇祯没多问,郑芝龙也没多说,两人心照不宣,就这么消失在世界上了。

据两广总督沈犹龙奏称,这郑芝龙办事有点让人捉摸不透,他把葡萄牙人在澳门的军队给打废了,舰队给灭了,然后葡萄牙的民众却没有动。

同样的,郑芝龙把葡萄牙在澳门的总督和警备司令给整消失了,但是他们在澳门的议事会还给明朝留了下来。

这厮是什么意思

沈犹龙想了半天,才在给崇祯的奏疏上加了这么一句话:“据葡萄牙国法案规定,总督无去向之时,议事会可自设总督,暂理租借地军政事务。”

崇祯皇帝看见这句

小说推荐:《赛博朋克:2075》《上流玩法》《普通人,但传说级马甲》《我的模拟长生路》《文豪1978》《高武纪元》《和无数个我互相帮助》《金手指是深宫老嬷[红楼]》《无限旅游团》《和无数个我互相帮助

三零中文网【sanlingzw.com】第一时间更新《史上最强崇祯》最新章节。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新书推荐

谍海无名开局贪成五亿县令,女帝求我多贪点?我只想算命,你却让我当国师全球沙化之我在异世攒功德玄天宗修行记事那年,那雪,那个醉酒书生朕,乃万岁!诸葛重生:众将士,随亮北伐!朱元璋:逆子,这皇位非你不可!封地三年,百官跪求登基!女帝:假太监,朕的后宫都让你凿光了我的臣子们都太逆天了!(HP)Forgive舔狗三年,只为开启军工系统三国:我刘备也是绝世武将三国:从麦城称霸世界三国之美女如此多娇倒拔三国重生三国,我抢了刘备的皇叔大秦:最狠丞相,杀出个万世永昌臭县令朕怀孕了乱世种田日常带着美女闯三国穿成乖软夫郎的农家书生谍战风云录:大宋清末土司王我在三国逆转乾坤朕,剩者为王叛军围城,我皇太子揭棺而起!春枝缠太子我啊,最喜欢做好事了我在异世界召唤让你当江湖大佬,你成了军阀?大唐:穿越李恪,配角怎么当皇帝我家娘子太体贴继兄不善造反我没兴趣,父皇别害怕大明风流三国之从购买并州牧开始三国风云:群雄争霸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