崛起的石头提示您:看后求收藏(三零中文网sanlingzw.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第一百五十四章:总结上架求订阅
崇祯十八年二月二十七日,皇极殿,百官正在山呼叩拜。
这一路跌跌撞撞的,崇祯皇帝总算是把要命的十七年给平平安安的熬过去了,其实当明朝的皇帝还真没有崇祯皇帝在后世想象的那么轻松。
起先觉得妻妾成群,但男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崇祯皇帝可不像来个纵欲过度,暴毙身亡,再加上刚开始性命攸关,并没有太多心思去寻花问柳。
除此之外,崇祯皇帝本来挺期待后宫皇帝的膳食,但谁成箱这皇帝吃的玩意也根本不是什么山珍海味。
不是山珍海味也就算了,崇祯皇帝可以忍一忍,毕竟是非常时期嘛,但是有一点崇祯皇帝实在是忍不了,御膳特么每餐都有豆腐
没错,崇祯皇帝自打穿越过来,头几个月一日几餐每次都有豆腐,还都是一个样连变都懒得变的那种。
最开始觉得挺好吃,但现在,崇祯皇帝是看见豆腐就想吐。
还有几天就是小年了,按规矩来讲,京师以外的各州府衙门早在去年十一月份开始就已经开始放假了,可能是由于过节的原因,崇祯皇帝的御膳总算是好了一点。
各地衙门有司还是第一批,京师一带的各部院衙门也在十二月底陆陆续续的带职放假,东厂、西厂、内厂还有锦衣卫的人员也都开始轮换着回家过年,算是各方面的防备都有所松懈下来。
毕竟,这当官和后世的公职人员一样,都有家人需要相聚,春节和小年与一般的节日也不一样,那是中华文明最重要的节日,这都是人之常情。
群臣已经回家一阵子,厂卫的监视在这段时间也是有所松懈,可是在今日,这昏君不知在想些什么,居然把他们给召了回来,而且说是人人都不得迟到缺席,否则以重罪论处。
这所谓的重罪论处,说白了就是崇祯皇帝抄家杀头的一个借口,皇帝想要干什么不行
谁也不想在这过节全家团员欢乐的时候来一个乐极生悲的满门抄斩,自然都是赶紧穿戴整齐来到皇极殿听候圣意。
果不其然,崇祯皇帝早就坐在龙椅上哼起小曲儿,看样子好像心情不错。
群臣刚刚叩拜完,崇祯皇帝便是立刻说道:“朕也知道大家都在家中与亲人团聚,但朕今日把大家诏过来,也是有要事相商。诸位可都是这大明的顶梁柱,自然不能和寻常百姓相比,有些事儿,到时候该议一议了。”
“臣等恭听圣意。”
群臣也没什么话好说,在内阁首辅魏藻德的带领下喊道。
“这第一件事,就是崇祯十七年已经过去了,大明还是好端端的,朕也没事儿,什么改朝换代的话就不要再说了,不然让厂卫听见报到朕跟前,这个年大家可要过不成了。”
“朕昨夜才想起来,前朝的时候,年终以后可曾做过什么总结”说着,崇祯皇帝侧颜看向王德化。
王德化摇了摇头,想想说道:“这个事儿奴婢还真是不知,应当是没有。”
“嗯。”
崇祯皇帝点点头,又道:“反正朕在今年开的先例也不少了,既然小年快到了,朕这就应应景,再开一个先例。今后在年终快到小年的头七日,百官务必要和朕开一场总结大会。”
“总结大会”闻言,群臣们都是一脸懵逼,他们活了大半辈子,这个新名词许多人还是头一回听到。
见臣子们满脸疑惑,崇祯皇帝解释说道:“这总结大会嘛,顾名思义,也就是在年终的时候朕带着大伙总结一下去年的过错,适当的聊一聊。”
“这大明之所以在万历朝至今便一直在走下坡,便是弊病太多,朕今后每年都要带着大家革除旧时弊病,再定一定新年之中朝廷上要实行的各种政策与计划。所谓总结过去,展望未来,便是如此,只有这样,大明才能越来越好,开始走上坡路。”
看着一脸微笑的崇祯皇帝,臣子们互相议论几句,却听阁臣冯铨出列躬身道:“陛下圣明,此总结大会,乃是我朝之服,乃是天下万民之福。”
“陛下圣明”冯铨已经出声,群臣便只好跟着附和。
崇祯皇帝笑着摆摆手,这种马屁话虽然听得多了,但却还是很悦耳,“总结大会之中,列位臣工要尽量说出自己在去年所犯下的过错。”
“在过节期间,朕不会过于严惩大家。只有知道了过错,大家才能去改,这大明也就能长治久安,吏治清明,才能变得更好。”
说着,崇祯皇帝看向内阁首辅魏藻德,笑道:“这种事大家都不愿意先说,还是由阁老和内阁大臣牵头吧。”
实际上,魏藻德听到崇祯皇帝说这劳什子的总结大会之后,心里就在暗暗思索应对之策,自己身为内阁首辅,要是有什么事一定都是自己打头。
崇祯皇帝说出这话以后,魏藻德也是赶紧出来,躬身奏道:
“启奏陛下,臣在去年的时候,不曾有任何贪污受贿之举,也称兢兢业业,为了陛下和大明鞠躬尽瘁,但能力有限,却不能如张宰辅那样,为陛下革除弊病,整顿朝纲,实在是失职。”
“臣失职,还请陛下将臣革职为民,宰辅之位,也好教有才者居之。”
魏藻德前面的话就是在淡淡的装逼,崇祯皇帝听的眉头直皱,全部听完之后才是大笑几声,挥手道:
“魏阁老于首辅任上兢兢业业,无功却也无过,朕不准阁老所请。”
魏藻德心里没什么波动,他早就知道自己这么听话,崇祯皇帝也根本不会把自己弄下去,不然谁给他背黑锅。
尽管如此,魏藻德面上还是一副诚惶诚恐的模样,立即趴在地上,哭喊道:“陛下信任微臣,微臣愿肝脑涂地,以报皇恩”
在场这些臣子都是官场上混了多年,搭眼一瞅就能看出崇祯皇帝和魏藻德之间是在一唱一和的演戏,不过却也无人戳破,这大明朝的官场不就是如此,官员之间又何尝不是以演戏度日。
虽然心中早有预料,内阁次辅蒋德璟听到崇祯皇帝不准以后也还是面色一暗,不过他很快就调整状态,出列说道:
“启奏陛下,臣未曾贪污受贿,仗势欺人之事也从未发生,臣自认无甚过错”
崇祯皇帝不置可否,点了点头,说道:“蒋爱卿此话朕是相信的,你且回去吧。”
“遵旨。”
感谢诚信敬业友善10000币、jbzd100币、凡人路不平200币、星辰玖玖500币、西斯寇100币、灯火阑珊处等1000币、熙檬父1000币、青铜时代o单身2000币、轻风hua雨500币的打赏支持感谢大家
第一百五十五章:留业上架求订阅
听完了朝臣们各自的年终总结,崇祯皇帝神色由晴转阴,转头看向右佥都御史,有些好笑的问道:
“王御史,崇祯十七年一整年,你所做的错事就只是伤了路边小孩”
听到这话,王浚额头逐渐渗出冷汗,哆哆嗦嗦站出来说道:“陛陛下圣明,臣已经补偿那个孩童父母十两白银,臣”
见这厮还要狡辩,崇祯皇帝是猛地站起身来,“王浚半月之前,你把那副山水名图送到刑部侍郎刘希正家中,究竟为何”
“还有,那个孩子根本没有父亲,朕问你,她母亲去哪了”
“这这这臣不知啊,臣真的不知道啊陛下可以派大理寺和刑部的人再查查。”
王浚心下一惊,尤自嘴硬道。
见状,崇祯皇帝也不再多说,挥手示意太监们把早就准备好的东西分发到群臣手中传阅,王浚所犯罪状,上面一条一目写的十分清楚。
群臣在看的同时,心中也是为自己捏了把汗。
崇祯皇帝就连王浚到青楼嫖妓何时进何时出都知道,那自己的事情,他是不是也清楚
这样一来,王浚立刻就变成了千夫所指,罪证确凿之下,他也什么顽抗的心思都没了,噗通一声跪在殿上,只是一味求饶。
其实说实在的,现在这大过年的时候,家家户户都想着团团圆圆,崇祯皇帝也不想把谁给弄死,让他的家人不能团聚。
虽然手里握着在场某些人的老底,随时可以下令把他们弄死,但这总结实际上也就是个形势上的,并没有非要置谁于死地的意思。
崇祯主要还是想看看下面这些臣子说的话到底有多少是真,有多少是假,是不是吃一堑长一智了,明年再临朝的时候心里也好有个谱。
崇祯早就料到他们会说假,毕竟东林党和大明朝堂的满朝臣工都是这个鸟样,就算全杀了,估摸着换上来那批也还差不多。
其他人或多或少都说了些实事儿,马上就要过年了,崇祯也没有心思大力惩处,本想就这么宽松几日,但他万万没有想到,这个叫王浚的右佥都御史说话是一丁点实话都没有。
这厮先唾沫横飞的说自己去年是如何如何的兢兢业业,忠于职守,这都是人之常情,谁都会说上这么两句,还不算什么。
他接下来的话就让崇祯很气了,这厮说自己做过最不好的事,居然是一不小心踩到了路边乞讨孩童的手指,又说他事后出了十两白银陪,那小孩是什么事儿都没有。
换句话说,这王浚是觉得上一个自述无罪的蒋德璟得到褒奖,而自述罪责的臣子太多,能浑水摸鱼还觉得不够,想借机向自己邀功请赏。
他所说这些,和东厂听记密奏的话相差甚远,孩童是伤了,但不是被他打伤,却是王浚这厮见外地来的流民一母一女孤苦伶仃而心生色心。
过程就不叙述了,反正这母女到现在是一个也没找着,去向不知,自然也就死无对证,乃是这些东林党管用的伎俩。
崇祯皇帝本打算让他和家人安安稳稳过个年再追究,可看着这厮干啥啥不行的残废样儿,也便懒得和他再找什么证据。
见他说不出话来,崇祯直接挥手道:
“给朕把这表里不一的贼子拉下去砍了。”
待大汉将军上殿将杀猪般嚎叫的王浚拉下去以后,看着满脸惊颤的群臣们,崇祯皇帝苦口婆心道:“其实朕也不想在这过年的时候杀人,可你们不让朕消停啊”
“过年了,各部院衙门都放假归家了,你们就觉得厂卫也松懈了,可以浑水摸鱼做那种无法无天的事情了”
“你们藏着什么掖着什么,朕全都知道,之所以还没有找到你们的头上,一个是因为过年,一个则是看在你们家人的面上。”
“可你们要记着,不要得寸进尺,给一棵树就往上爬,当心哪天树根一晃荡,把你们都给摔的尸骨无存”
群臣面面相抵,都是默不声,崇祯皇帝心道真是对牛弹琴,摆摆手不打算在此事上多说什么,朝刑部尚书徐石麟说道:
“徐石麟,除了那副山水,他可还往你家中送了什么”
闻言,徐石麟昂头出列,毫不慌张的道:“启奏圣上,王浚多次向臣行贿,但臣只收了这副山水图。”
崇祯皇帝点点头,说道:
“快过年了,朕也知道你是真心喜欢那副山水画,充公也没什么用处,你就自己个留着吧,但是记着,今后不要再收受任何形式的贿赂了。”
“除此之外,刑部掌管京师大狱与司法,乃是重中之重,朕觉得还是先将你革职,闲赋在家等候厂卫及大理寺联合审查,若是真的没什么其它的事,朕自会放你复任。”
在崇祯皇帝说话的过程当中,徐石麟脸上的表情一点没变,颇有些没做亏心事,不怕半夜鬼敲门的意思。
其实崇祯皇帝在后世也曾专门查过这个刑部尚书,从结果上来看,是位殉国死节的忠臣。
从过程上来看,徐石麟为官数任,颇有清廉之名以外,许多大案小案都是亲自出马彻查,算得上是不畏权贵,深受百姓爱戴。
这样的人居然会收取贿赂,除了十分喜爱那副山水图之外,想必还有其它的原因。
就从后世看见那些电视剧的桥段来看,崇祯也仿佛自己抓到了一丝什么别的气味儿,若让厂卫顺藤摸瓜,是不是能查出一大堆事儿
当然,此番要是能顺手把三法司之一的刑部给换成忠于自己的人,那是再好不过了。
“此番朕诏大家前来,除了总结功过以外,便是朕觉得,这么虎头蛇尾的搞下去不行,大明需要明确一个主要的方向。”
“这样吧,朕就做主了,众卿回去之后,由吏、户、礼、兵、刑、工六部尚书召集各部官员再议一议,定一个崇祯十八年的方向和计划,再由各部尚书整理成一个折子,呈到暖阁让朕过目。”
“对了,这件事要快,最好在晚上之前呈到暖阁,不然耽搁了朕和皇后的大事,便要拿你们试问了。”
底下群臣一听,心里是既无奈又无语,这位皇帝爷也太能搞事儿了吧,这崇祯十七年大家过得有多难,各自心里都很清楚。
好不容易在一片血腥之中逃得一条性命熬到过年,在小年的时候却要和家人分别,硬着头皮来朝议,当堂砍了一个还不说,又扔下个什么来年计划让咱们一日之内议好呈上去。
你这昏君怕耽搁了自己和皇后的晚饭,怎么不想想大家的小年是怎么过的
这种事儿一天之内议完那根本不可能,前些年此类的大事可都是要数月半载才行。
不过无论心中如何辱骂,群臣在面上还是要毕恭毕敬,纷纷山呼叩拜,表示你皇帝是老大,为了能稳当过个好年,我们这就去交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