崛起的石头提示您:看后求收藏(三零中文网sanlingzw.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那不妨让厂卫查上一查,又有什么好怕的”
要不说有保皇党就是好,把崇祯皇帝该说的想说的一股脑全给说了,待在上面看下面耍猴就行了,乐得清闲。
冯铨这厮虽然在后世投了鞑子,但崇祯用起来还是颇为得心应手。
还有魏藻德,虽然在后世投了李自成,但此时用他背黑锅当挡箭牌,崇祯皇帝还是觉得挺有意思。
冯铨此人尤擅逢迎拍马之术,崇祯皇帝心知肚明,所以不会特别重用,启用他回内阁参政就是想让他搅局,如今总算是收到了成效。
这种时候就连魏藻德都不敢吭声,这货居然当仁不让的站出来怒斥,还把自己说的义正言辞,脸不红气不喘,想来是已经摸透了崇祯想对付东林党的心思。
崇祯皇帝现在要做的,就是顺着台阶走下去把这户部侍郎给办了,若是有人出班求情,甚至还能一块全给办了。
至于冯铨所说那些什么贪污超过十万两是到底真是假,这些已经不重要了,厂卫的用刑高手可不少,到时候扔进诏狱,就算真是白的也能轻易说成黑的。
冯铨摸清了崇祯皇帝的套路,就低着头等皇帝下旨顺着自己的意思来。
崇祯皇帝坐在上面思虑半晌,最终说出了让所有人瞠目结舌的话,本以为自己死定的党崇雅更是将一颗心提到了嗓子眼。
第一百二十三章:挟天
“朕前日接到爱卿密奏,说是山东曲阜的孔府账金有些出入,锦衣卫核查后已确系属实,而山东总兵刘泽清去年上报,说是山东的巡按御史去年被贼人所屠。”
说到这里,崇祯皇帝笑了笑,看向党崇雅,继续道:
“朕已经看出来爱卿对大明忠心耿耿,如此,便任命你为新的巡按御史,替朕监察山东,看管刘泽清,卿等可有异议”
崇祯皇帝这一手,不仅让自以为摸清皇帝套路的冯铨面色震惊,更是让东林党们又惊又吓,有些人听到开头那句话,更是对党崇雅当面一套背后一套的态度尤其憎恶。
惊的是崇祯皇帝没有直接了当的党崇雅给抄家灭门,反而将他从此打发出朝堂班子,扔到山东那种穷凶极恶之地去了,吓的则是崇祯皇帝居然对曲阜的孔圣人府如此关心。
党崇雅张大了嘴一时说不出话来,说道:
“臣这不是臣上的折子啊臣”
党崇雅没说完,冯铨便是跳出来打断,笑着说道:
“哎,恭喜党御史,贺喜党大人了,没想到党大人如此爱国,真是令下官汗颜哪”
魏藻德笑了笑,也是装腔势的拱手道:
“党大人此番代天子监察山东,若是飞黄腾达,回来可不要忘了我这个糟老头子才是。”
东林党已经被杀怕,无论心底惊吓成什么样,也是一句话都不敢多说,只是在心底不断猜测。
崇祯这昏君妄杀忠臣,此番党崇雅把话都说到这个地步了,屁事儿没有却还混成监察御史出京享福去了,看来定是先前昏君口中那个折子的原因。
党崇雅背弃东林声誉,和那昏君有约在先,实在可恨
看着臣子们的反应,崇祯皇帝无声的笑了笑,显得非常满意。
对于崇祯皇帝来说,朝堂上东林党的势力需要弹压,阉党、勋戚和保皇党的势力也需要培植,但却也不能让他们对自己套路摸的太清楚。
不然像冯铨这等自以为熟知天子的人,很容易蹬鼻子上脸,这次也算是给所有人一个警告。
崇祯皇帝以准备动身为由把党崇雅支出殿外,没事人一样的继续说道:
“这下一件事嘛,是朕读了天工开物一书,再三思虑之后,决定裁撤兵仗局与军器司的无用官员。”
“裁撤官员以后,军器司更名为军器局,在东直门外新设一个工仗局,此工仗局暂时隶于工部,与兵仗局和军器局一齐负责今后的将士们的兵器、盔甲、过冬衣袄以及宫中御用仪仗等物。”
看崇祯皇帝这意思,在东直门外新增设的这个工仗局似乎是要专门负责民间各种器械、农具与民房的筹建事宜,看来油水很多啊。
工仗局隶于工部,兵仗局隶与内监,而军器局整改后却自成一派,今日商议过后,在京便是要形成三局分别管理各种兴建工的系统。
“对了,李若链,速派缇骑出京前往奉新,召宋应星进京,就说朕拜他为工仗局局长。”
说到这里,崇祯皇帝不等李若链道是,却忽然摆摆手,颇为慎重的补充道:
“不,你派一个得力的千户亲自出京,告诫随行的缇骑们,一定要恭恭敬敬的请宋老先生进京,有如对待藩王贵戚,不许有丝毫的怠慢。”
“若是宋老先生进京少了一根头发,朕诛了他们的九族”
李若链赶紧躬身说是接旨,崇祯皇帝无论启用冯铨入阁,还是启用王绍微为吏部尚书,都没有达到如今这样极为重视的地步。
“难道这宋应星是什么神人不成,居然能让皇上重视到如此地步。”
带着这样的疑问,李若链也是不敢怠慢,归列之后便是在心中细细思索出京的合适人选。
正待此时,上任不久的内阁次辅范德璟忽然出班,躬身道:
“启奏陛下,陛下已足半月未朝,通政司文武官员奏章堆砌小山一座,臣请陈事上意。”
崇祯皇帝看了一眼范德璟,觉得现在东林党总算没有自己刚穿越过来时候那么嚣张了,决定改日复朝,点头示意继续。
“立秋之后,天气转凉,如今陛下广施仁政,取消辽饷,免一年天下赋,诚然,宣、大军饷皆已补足,三军庆功,为陛下所贺,然形势依然危急,不可大意。”
“辽左吴三桂所呈奏折昨日已抵通政司,其言辽东军民急需过冬之物,请陛下拨银八十万两,以解燃眉之急。并且吴三桂在奏章中说,辽左军民为朝廷兢兢业业御边数十载,若想补足军饷至少需三百万两”
“什么这吴三桂竟敢狮子大开口,索要三百八十余万两饷银,真乃贼子”
“陛下,吴三桂要挟朝廷,此乃大逆不道”
范德璟这话说完,冬暖阁里面当时就炸开了锅,崇祯皇帝也是将脸色沉了下去,冷哼着自语道:
“果然,无论朕死与不死,大明亡与不亡,这吴三桂终究还是一个只为自己利益着想的军阀而已”
“陛下”一旁的直殿监掌印李春明显是没听明白,顿时诧异的询问过来。
三百八十万两,现如今的国库倒是能轻而易举的拿出来,但是这样巨量的白银,就因为吴三桂这一纸奏章便是拱手相让
而且这贼子在折子里也写的明明白白,八十万两只能解燃眉之急,三百万两军饷则只是个开始。
想到这里,崇祯皇帝甚至能看见此刻在山海关之中吴三桂那狗汉奸险恶的嘴脸,不由得捏紧了拳头。
“好个贼厮,真当我大明无人,吃定了朕”
新上任的内阁首辅范德璟论才学、论能力,都是远远超出当今的内阁首辅魏藻德,对于这些,崇祯皇帝心中明白。
崇祯皇帝有心直接处理掉吴三桂,但是奈何时势不许,如同吴三桂的辽东军一样,现在中原各地实际上全都是这样的军阀。
真正听自己调派的,只有高杰、白广恩、周遇吉、黄得功等区区几镇而已,况且新军刚刚编练,有些营还在招募兵士,未曾操练。
现在看来,千万不能和吴三桂撕破脸皮,一边稳定内部的同时,一边要将吴三桂这贼子稳住。
常言道秀才遇到兵有理说不清,从前是八大蝗商们有钱有势,东林党有名有权,但却比不上手握刀把子砍人的崇祯皇帝,现在情况反着来了。
崇祯皇帝手中的力量远远不如吴三桂,而辽东军手中又握着山海关这个命脉,仓促开战,只能重蹈李自成的覆辙。
第一百二十四章:圣旨
“早先朕便是有意复设蓟镇,靖南伯黄得功良乡之役有功,再加上吴三桂讨饷一事,更加坚定了朕心中这个想法。”
说到这里,崇祯皇帝看向内阁次辅范德璟,问道:
“对于复设蓟镇一事,蒋爱卿有何高见”
蒋德璟实际上也属东林一系,前段时间崇祯皇帝对于东林党简直有如杀鸡屠狗,稍有不对付便是血溅当场,轻则充军戍边,重则夷平十族。
这些做法满朝文武都看在眼里,东林党更是被杀怕,蒋德璟方才提议是出于对朝廷和内阁次辅之位负责,提醒一下当朝的皇帝,的的确确是没想到崇祯会问到自己头上。
犹豫一会,蒋德璟还是恭恭敬敬的出班说出自己心中所想。
“陛下圣明,蓟镇东接辽左,北御城关,南则为京师藩屏,为历朝之兵家要地。自陛下登极以来,清虏频频寇边,为祸京畿,所依仗的正是蓟镇接辽左之处薄弱。若蓟镇重设,京师幸矣”
“启奏陛下,陛下登极以来,四海升平,民生和乐,范德璟污蔑圣颜,实乃大逆不道之罪”忽然,一个言官跳出来喊道。
确实,蒋德璟话中有些话听在其他人耳中,实在是大逆不道之语。
像陛下登极以来,清虏频频寇边这种话,满朝文武怕也就是只有这个蒋德璟敢当着崇祯皇帝面说出来,若坐在上面的是历史上的崇祯,心中免不得又是一阵愠怒。
这个忽然跳出来反对的东林党所说是毫无营养,崇祯皇帝自打穿越过来,听最多的就是各种马屁,当下便逐渐皱起眉头。
蒋德璟是现今朝中少有的能臣,一番话颇有道理,不过现在的崇祯皇帝并不在意这些颜面问题,先是挥退那言官,继而叹口气道:
“卿所言,朕亦明白。只是京师一带京、团两营尚未形成战力,靖南伯所部又是少有的勤王劲旅,贸然派往外地,将置京师安危于何地”
“陛下过虑了”蒋德璟对崇祯皇帝没有问罪于自己倍感意外,听见这话后却又是毫不犹豫的站出来斩钉截铁的奏道:
“陛下两次大捷,我朝天威已显。京观之下,万民称颂,又岂有宵小之辈敢于跳梁耶况且,京、团两营兵员何止数万,责有司三局整修器械,架重炮于坚城之上,又有何惧哉”
“陛下,当此之时,万不可有妇人之仁”
听着这略微有些刺耳的忠言,崇祯皇帝倒是哈哈大笑,心道这个蒋德璟还真是愈发的喜欢他了。
蒋德璟早就把话憋了一肚子,这次说出来已经是痛快异常,生怕崇祯皇帝不想继续听下去,又赶紧把话说完。
“三屯,乃蓟镇之枢,陛下若想复设蓟镇,需得重建三屯之地以为藩卫,开马市拉拢蒙古。因此臣建议,朝廷当以靖南伯为蓟镇总兵,增设东北、西北两大营,招募义勇之士为国效力。”
“东北大营专防辽左,以防吴三桂狗急跳墙,西北则以陈奇瑜为主,专剿顺贼。”
“东北、西北两大营若成,我朝兵威天下,进可剿贼虏,退可保京畿,但吴三桂等宵小之辈,岂敢以区区山海一关要挟朝廷”
“此策不妥”正待这时,詹事府少詹事胡世安出班,厉声喊道:
“朝廷于大同、宣镇补发军饷,增添军械、衣袄、盔甲,如今已是耗费白银数百万两之巨。然则京、团两营操练、招募事宜,忠烈祠兴建事宜等又是所耗甚多。此时增设东北、西北两大营,于国无利”
“臣附议”
“臣等附议”
见到蒋德璟被同属东林党的官员围攻,户部尚书倪元璐根本不给自己这些同僚的面子,也是出班力挺蒋德璟道:
“启奏陛下,良乡大捷缴获银两器械、宣镇之役缴获银粮器械,前日皆已由高杰部押解入京。”
“而范永斗、王登库等七家豪商于全国各地之商铺、票号都已经陆续派人封存,现银十有四五之数也已入京,户部存银充足”
增设东北、西北两处大营造成的影响,在场这些人心中都是清楚,若是真的增设大营,那就相当于朝廷散发了一个信号,武夫此后真的开始受到重视。
这种事在大明还是头一遭,崇祯皇帝恢复团营旧制,并且大刀阔斧的将禁军、京营改革充足,这还不够,紧跟着又在军中和民间广发罪己诏,废除军户身份。
自良乡之战以后,发生在大明土地上的每一次战,都会有全国各地的有功将士陆陆续成为自由人。
这已经略微牵动了大地主和商户们的利益,胡世安等人为财阀们在朝中的代言人,虽然明白皇帝想以编练新军拯救大明的心思,但却也不得不想出办法制止这种事。
倪元璐属浙党魁首之一,这个人油盐不进,胡世安为一个开路先锋刚说了一句,其余的东林党人还没等出手,这货竟然直接把话挑明了。
其他人听见倪元璐把话堵死,自然也是无话可说,全部灰溜溜退了回去,怨毒的看着倪元璐,自然是打算秋后算账。
崇祯皇帝将下面臣子之间杀气尽显的党争看在眼里,也是对东林党没什么好感,一句话直接敲定。
“既然如此,朕打算先设西北大营,至于大营地点在哪,这些还要听了陈奇瑜的建议后,再做决定,就这样吧。”
魏藻德原来是东林党,稀里糊涂成了保皇党,但他归根结底还是江南财阀们供养到这个位子上来的,从前那些事并没有牵动财阀们的利益,他便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了事。
不知厉害的内阁次辅蒋德璟忽然提出增设东西两大营的方案,实际上这已经动摇了财阀集团
小说推荐:《小僵尸也想世界和平》《锦宫春暖》《末世第一狠人》《苟成圣人,仙官召我养马》《明知故婚》《我是一颗武装卫星》《华娱之别和我谈艺术》【书快小说】《穿书后成了狼孩》《1978合成系文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