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零中文网

分节阅读 50

《史上最强崇祯》转载请注明来源:三零中文网sanlingzw.com

南京搅和去吧,也省的自己费心。

想到这里,崇祯皇帝顺手拿起马士英呈上来的折子看了看,不久后却是失声发笑。

原来这马士英和历史上的意思一样,自己重新被启用之后,立刻就向崇祯皇帝举荐阮大铖为兵部右侍郎。

马士英怕自己在南京独木难支,所以举荐阮大铖为左右手,这点小算盘崇祯皇帝自然明白,不过一想起历史上这个阮大铖降清的行为,崇祯皇帝就是耿耿于怀。

思虑半晌,崇祯皇帝将折子扔到地上,向一旁的随堂太监李春说道:

“吩咐司礼监,留中不发。”

“启用原南京户部尚书郭尚友为南京兵部右侍郎,协理京营戎政,迅速去办”

第九十七章:没钱不存在的

这郭尚友,在天启朝的时候也是东林党所称的阉党之一,因历史上的崇祯皇帝清查阉党而被免职,如今就和冯铨与王绍微一样,也是被召回官复原职。

崇祯皇帝此前曾特意查过此人,据说为官号称清廉,前些年山东大面积饥荒,他也是散尽家财施粥救济,在百姓之中口碑也比较不错。

崇祯十五年建奴入寇围攻潍县,郭尚友与时任县令的邢国玺集资修潍县,将土城改为石城,并铸铁炮置城四角楼,一介文人却亲自登城助战,固守御敌达三月之久。

对于东林党来说,皇帝眼下不仅在京师有一帮狗腿子,就连南京的狗腿子势力也搞了起来。

不过仅仅郭尚友和马士英两个人,还不足以撼动东林集团的地位,所以这还不是他们目前要解决的问题,当务之急还是自家出了个叛徒。

候方域号称四公子之首,在许多人眼中,各方面都属于完美无缺的哪一种,如今眼看着自己要被抓,立马就是原形毕露。

这厮抱着昔日仇敌马士英的大腿来了一招指认宋征舆,可怜的小宋同志直到被杀的那一刻才是幡然醒悟,大喊候方域无耻。

宋征舆又号称云间才子,好歹也是复社的重要骨干,就这么稀里糊涂的被昔日好友出卖,给送出去开刀问斩了,复社的成员一时群情激愤,调转矛头对付候方域去了。

江南士子们游行示威的浪潮算是暂时平定下去,可对于崇祯皇帝来说,各种事务依旧没给自己缓口气的时间。

一个新的问题摆在眼前,人还没上吊,钱没了。

良乡大捷,战果颇丰,然而战斗的代价是沉重的,一切都需要自己这个万众瞩目的皇帝为之买单。

官军方面也不是没有任何损失,厂卫们的统计结果在昨日就呈了上来,看见之后的崇祯皇帝又是愁云满面,这次再找谁抄一抄借点钱花花

参战的六七万各地兵马当夜战死的就有三千多人,而且还有八百多名重伤员,本来有一大部分可以得到救治,但后来因药材紧缺而死。

崇祯皇帝为此痛心,这八百多人可都是为自己奋勇杀敌的好儿郎,战场上逃得一条性命,没想到却死在没药上了。

除此之外,另有几千名轻伤员等待救治,如果拖延太久,未免会出现轻伤转重伤再出现非战斗减员的情况。

本来内库还有抄家剩下的一千几百万两银子,但这些银子已经拿出一部分在宣胜当天赏赐三军,用以提振士气。

也是在昨日,吴又可来面见自己,说治瘟正到紧要关头,需要加派人手和药材,不然极有可能前功尽弃。

如果是历史上的崇祯皇帝听到这番威胁意味深重的话,怕是会就此大发雷霆,然而现在这位听到之后,想到的却不在一个频道。

看过大明劫的崇祯皇帝还是决定相信吴又可,咬着牙同意下来。

这样一来,仅仅治瘟一项每天所需的药材和物资就已经是巨量,而如今战后又出现大批伤员等待救治,需要的药材也不是小数目。

养济院和五城粥厂重开之后,崇祯皇帝的贤德仁圣之名天下皆知,这就造成一个连锁反应,便是各地因为连年灾荒而不得已离家避祸的大批流民、饥民不断涌到京师。

各方面都是供应吃紧,朝廷又周转不开了,就在天下为足以载入史册的良乡大捷而欢呼雀跃的时候,崇祯皇帝却在冬暖阁又一次愁白了少年头。

在良乡斩获大捷,这本是一件天大的好事儿,可大胜之后,崇祯皇帝自然就要兑现此前信誓旦旦向全天下人做出的承诺。

当然,崇祯皇帝可以向历史上的那位学习借鉴,来一招装傻充愣,这银子不花也成,然而这么一做可就真的成了孤家寡人,再也不会有什么将士为自己拼死效力了。

所以,这赏赐是非发下去不可。

首先,这次将会有一批兵将因战功而免除世代军户、佃农的身份,其二,参与良乡之战的上下几万人都要按照军功例行封赏。

升官和免除军户身份倒是好办,眼下看来不过是崇祯皇帝一句话的事儿,不过这几万人所需的赏银数量可就太大了,内库的就算全拿出来也不够用。

这天一大早,趴在冬暖阁刚眯一会的崇祯皇帝好像做了什么噩梦一样忽然惊醒,起身之后先是静静喝了口浓茶,看着窗外静静思虑起来。

不久之后,崇祯皇帝拿起来自张家口的锦衣卫密报,说道:

“传内阁首辅魏藻德、锦衣卫都指挥使李若链、东阁大学士冯铨立即来暖阁见朕”

看着摆在眼前的铁证,魏藻德觉得触目心惊,冯铨默不声,李若链却是振奋异常,三人各自表情不尽相同,但心中已经对皇帝召见自己前来的主要原因有了个清晰认知。

果不其然,三人还在脑海中思虑应对办法的时候,崇祯皇帝却拍案而起。

“此八人,多年为建奴提供各种探报,为自家利益而出卖朝廷,坐收乱世渔利,全都该死”

言至于此,崇祯皇帝冷哼一声,起身问道:

“几位爱卿,对此可有异议”

闻言,魏藻德心乱如麻没有吭声,冯铨却是眼疾手快的抢先出列,满脸堆笑的附和道:

“皇上圣明,此八贼商的种种为臣此前在家中也曾听闻,实为国朝毒瘤,若非身在京师,臣恨不能为大明亲手除此八贼,早就该死”

李若链随即站出,主动请缨道:

“东阁大学士所说不假,臣愿亲自出京,挑选缇骑,将八大贼商一举铲除”

“有两位爱卿的话,朕就放心了。”

崇祯皇帝嗯一声,淡淡瞥了一眼一言不发的魏藻德,毫不迟疑地回身喝道:

“司礼监拟旨,着宣府总兵高杰亲率本部兵马前往张家口,配合锦衣卫将范永斗等八大贼商全家尽数锁拿,枭首示众将此八家在全国的商号尽数查封,清点全部家产充缴国库着厂卫监督,若有人敢执法犯法,皆以同罪并论,枭首抄家”

顿了顿,崇祯皇帝继续说道:

“又,因内阁大学士冯铨忠于国事,兢兢业业,着晋文渊阁大学士,加礼部右侍郎,继续为朝辅政。”

“靖南伯黄得功良乡之役有功,着升为靖南候,赐券,世袭罔替,加五军都督府左都督衔,率部留京待命”

“定西伯唐通良乡之役有功,着升为定西候,赐券,世袭罔替,加五军都督府左都督衔。此外,复设蓟州镇守总兵官,暂定以定西候唐通镇守蓟镇,留京听朕后意”

第九十八章:借崇祯之手,将高杰除之

张家口这个地方,最开始是朝廷为防备边患而修建的屯堡,由万全右卫指挥使张文主持修筑。

从隆庆五年开始,朝廷花费黄金十万两于此开办马市,再加上俺答封贡等种种原因,来往的各地商户愈来愈多,逐渐行成有草原丝绸之路之称的张库大道。

自此,这张家口也便是逐渐开始由军屯重地转化为商业城镇。

到了崇祯十七年,由于张库大道多年以来的发展,张家口不断扩大,竟然与长城边儿上的来远堡连成一片,规模颇为庞大。

根据内廷所存的万历十五年最后一次统计,从那个时候起,张家口境内便有葡萄牙、荷兰等国洋商开办的商行四十几家,国内商贾开办的钱庄、票号又要有四十几家,时人皆称其为“旱码头”或是“武城”。

范永斗等八大蝗商的主家全设在张家口,张家口内的钱庄、票号以及各类商户就连身为皇帝的崇祯都不清楚,不过有一点却能确定,那一定是数都数不过来。

不过话说回来,张家口虽然繁荣至此,但实际上和江南一样,朝廷根本无法从此地收上一丝一毫的税银,俨然一个国中小国。

商户们在朝中都有自己所谓的代言人,在当地就是富有的土霸王,官员根本招惹不起,对他们与鞑清、蒙古互相之间的友好往来向来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毕竟,有这帮子人在张家口从商,无论蒙古还是鞑清,入寇的时候都很少往这边打,官员和武将们也乐得如此。

良乡大捷大快人心,不等天下人缓过神儿来,崇祯皇帝却紧跟着下达了这样一份杀机顿现的圣旨。

圣旨中明文提到,让宣镇总兵高杰配合锦衣卫都指挥使李若链前往张家口捉拿,而且直接动用了宣镇兵马和京城锦衣卫还不够,三厂一卫也是负责监督。

范永斗等七大蝗商听见这个惊雷一般的消息,更是急成有如热锅上的蚂蚁,不断向朝中的代言人送信送银子,以求自保。

如果是去年的崇祯皇帝下达这样的圣旨,范永斗等人还不会紧张成这副模样。

按照常理来说,只要他们往朝中送点银子,立马就会有官员跳出来反对,用所谓与民争利的借口与之相抵触,爱惜颜面的崇祯皇帝多半会就此打住。

况且,那个时候宣镇的总兵还是王承胤,这个家伙早收范永斗不少银子,根本不会拿圣旨当回事儿。

可是现如今的情形却不太一样,李自成在西安誓师,挥军百万伐明,天下人都觉得明朝就要玩完了。

范永斗等七大蝗商更是急不可耐的向所谓的大顺朝送银子示好,说什么你只要打过来,我铁定能让当地官兵不抵抗直接投降。

大顺的百万大军最开始如同所有人想的一样,在各地望风披靡,所至皆是易旗换帜,曾经盛极一时的大明王朝貌似正在轰然倒塌。

然而快半年过去了,李自成先是在代州受挫,如今又在宁武关久攻不下,损兵折将,蝗商们熟悉的大同、宣镇总兵都被皇帝换了人。

这高杰收到旨意就像条闻见猎物的狗一样,立马屁颠屁颠的带这几千兵马前来,看样子是根本不打算留手。

良乡大捷之后,崇祯皇帝在承天门外宣胜,写下了“义武奋扬,跳梁者,虽强必戮”这般振奋人心的话。

一批兵将得到升迁,许多人因为良乡之战得以摆脱世代的军户身份,自天启年以来,朝廷威信竟是达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

消息传到山西之后,据说在宁武关外驻营的大顺军中传来一夜哭声,李自成惊怒失色。

宁武军兵士振奋异常,高呼大明万岁,硬是取得了一场小捷,现在这种时候,崇祯皇帝正是受到天下百姓和将士的拥戴,说杀谁,那谁就必须死

这大明朝哪像是要完的样子,看来还没到该亡的时候。

张家口范府,范永斗找到王登库、靳良、王大宇、梁嘉宾、田生兰、黄云发这剩下的七个蝗商正在紧锣密鼓的商议对策。

要是从天上去看,你会发现这范府修的根本不比一般王府小,分前中后三院,里外都挂着让人瞠目结舌的华丽装饰品,门外竟还有高价请来的石匠专为范永斗雕刻的中型石狮,端是富丽堂皇。

范府前院,一众仆人要么是在打扫庭院,要么就是端着老爷吩咐的酒水和补品往正房去送,不多时,又有一队专门找来的戏班子登台献唱,一众乡绅边看边叫好,热闹非凡。

范府后院,则是范永斗及其家人居住的场所,一般的仆人都是进不去。

如果崇祯皇帝漫步于此,会惊奇地发现,这范府后院假山、池塘、亭台楼阁那是应有尽有,这家伙过的竟然不比自己这个皇帝差

范府中院就是此时范永斗等七人商议的地方,先前翟堂在代州被周遇吉捕杀,这种事儿范永斗听见了也是极为震惊。

不过毕竟不是发生在自己头上,剩余七家自身利益都没有受损,还乐得少了个竞争对手,根本不会去管什么。

可如今,崇祯皇帝携大捷之威,圣旨上写的清楚明白,那是要把他们七个人斩草除根,从头到脚给撸的干干净净。

迫于生死存亡的压力,平日明争暗斗的七个人竟然破天荒的聚在一起,诚心诚意的在商讨应对办法。

首先开口的是黄云发,这位晋商之中的佼佼者此时却是满头虚汗,紧张异常地看着范永斗几人,说道:

“你们要拿个办法出来啊前些日我送到京城的书信有如石沉大海,就连孝敬银都给原封不动的退了回来,怎么办”

王登库紧跟着叫道:“我家也是如此,送东西的人还没回来,莫不是京城出了什么问题”

范永斗看着几人慌乱的模样,却是显得镇静异常,说道:

“慌什么,乱什么那崇祯小儿向拿咱们的家产,他还要看自己有没有那个本事”说到这里,范永斗冷哼一声,阴阳怪气的说道:

“任指挥使大人,养了你这么久,也该要派上用场了”

听了这话,黄云发、王登库等七人都是面面相抵,不知范永斗什么意思。

崛起的石头提示您:看后求收藏(三零中文网sanlingzw.com),接着再看更方便。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新书推荐

大唐:穿越李恪,配角怎么当皇帝我在水浒做奸商我的臣子们都太逆天了!最狂上门女婿那年,那雪,那个醉酒书生无敌县令:从替哥哥入洞房开始明末:边军不退继兄不善我只想算命,你却让我当国师我家娘子太体贴随母改嫁,我跟继父约法三章三国之美女如此多娇大唐小说家臭县令朕怀孕了全球沙化之我在异世攒功德谍海无名三国:从麦城称霸世界我在三国逆转乾坤造反我没兴趣,父皇别害怕金玉满唐倒拔三国朕,乃万岁!三国风云:群雄争霸天下清末土司王穿成乖软夫郎的农家书生叛军围城,我皇太子揭棺而起!三国:我刘备也是绝世武将女帝:假太监,朕的后宫都让你凿光了我在异世界召唤大明风流重生三国,我抢了刘备的皇叔开局贪成五亿县令,女帝求我多贪点?带着美女闯三国春枝缠诸葛重生:众将士,随亮北伐!让你当江湖大佬,你成了军阀?三国之从购买并州牧开始大汉:开局刺杀刘彻,求诛九族(HP)Forgive朕,剩者为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