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零中文网

分节阅读 48

崛起的石头提示您:看后求收藏(三零中文网sanlingzw.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不多时,范文程被传诏前来,其余的王公大臣都已经各自归营,所以他只是见到正在几个阿哈服侍下猛抽大烟的多尔衮。

多尔衮直接和范文程说出了自己的顾虑,范文程听到后面色并未有所动容,只是一板一眼的说道:

“回禀摄政王,臣以为,饶余郡王是恰好碰上那流贼的老营,大部分流贼都是战力低下,无需担忧。”

“老营”多尔衮闻言放下大烟,侧颜问道:“何为老营,与我八旗铁骑相比又如何”

“自然不如我八旗勇士。”

范文程笑了笑,说道:

“所谓老营,便是流贼席卷中原所依仗的本家兵马。据臣所知,这李自成在形成如今规模之前,曾有好几次都差点被明军剿灭,就是这些老营兵才能让他再度起事。”

听了这话,多尔衮倒是提起兴趣,说道:“范先生且说一说这李自成这些次都是如何差点被剿灭,本王有心细听。”

范文程毕恭毕敬行了个大礼,用了大约两炷香的功夫一五一十将李自成起事以来几次差点在中原被明军剿灭的前因后果都说出来,继而又是道:

“臣建议,在我鞑清入主京师后,当要之务便是歼灭这些老营兵,明朝降臣可用,流贼一概不能留。”

多尔衮没有说话,听完却是哈哈大笑起来。

“本王原本觉得这李自成麾下百万,席卷中原,明军拿他毫无办法,会是一个多了不得的英雄人物,今日听范先生一席话后,发现此人根子上不过还是个草包流贼,不足为虑”

自觉对李自成已经有所了解的多尔衮面色轻松,笑几声后说道:

“过去我鞑清三逼明都却都未曾得手,如今这崇祯小儿调了京畿的全部兵力用来防守北京城,如果明军和流贼联合,我军如何应对”

“这不可能。”

范文程对崇祯皇帝极其了解,“此人刚愎自用,刻薄寡恩,前段时间又在京师对东林清流大兴杀伐,任用厂卫与权阉,此皆是明必亡之象。”

“我鞑清取代暴明,剿清流贼,救天下百姓于水火之中,此为天命再者说来,崇祯小儿向来视流贼为乱臣贼子,岂会自降身价与贼同流合污”

“说的有理。”

多尔衮点点头,对崇祯皇帝这个人,其实他也非常喜欢。

先是纵容袁崇焕擅杀毛文龙,为鞑清拔出了一颗扎在肉中的钉子,紧跟着又刚愎自用杀了袁崇焕,为满清入关扫清最后障碍。

松锦之战本来清军已经连败几阵,老奸巨猾的洪承畴硬是不出城,满清上下里外惶然,正在商议要不要退保辽东的时候,又是这个崇祯皇帝连降圣旨催促洪承畴出城决战,逼着洪承畴跳进早就设好的包围圈。

直到现在,这位大明皇帝给他们的惊喜已经够多了,多尔衮不介意在这种时候再来一个天降幸运。

“范先生一席话有如醍醐灌顶,让本王颇为受用。本王知道了,范先生还是请回吧,军中政务还要劳烦您费心处理。”

不得不说,多尔衮装出的这副礼贤下士的态度,正是范文程最受用和看上的地方,范文程本属于豪格一系,因此却也不吝啬为多尔衮出谋划策。

临走前,范文程忽然想到什么似的,回来叩首说道:

“不知摄政王有没有觉得在盛京誓师前后,洪承畴有些不对。”

听见这话,多尔衮嗤笑一声,“范先生多虑了洪亨九一无兵权,二无威望,若不是本王保着,我八旗的贝勒们早就将他给活活撕了”

说到这里,多尔衮示意一旁的汉人阿哈把烟袋子递来,先惬意的吸了一口,又是说道:

“此次本王留他在盛京正是为防有变,洪亨久不过是待在闲散衙门混吃等死而已,又能出什么岔子”

多尔衮一直都对洪承畴不甚信任,自然是有所防备,这些范文程都明白,这次不过是觉得洪承畴有些过于沉默,善意的提醒而已。

看见多尔衮信心满满,范文程也便是不再多说一句,行礼告退。

“良乡大捷,良乡大捷”

“三日后,皇上将在承天门外阅兵,表彰有功之士,以显大明天威”

这天一大早,京城内外到处都能听见这么一个声音,无数人奔走相告,喜极相拥,甚至有许多百姓好像逢年过节一般的欢天喜地,燃放爆竹争相庆贺。

当然,还是有一些长久未出家门,消息闭塞之人一脸懵逼的到处打听,听到路人兴奋地回答之后,也是一脸不可置信。

“你个呆子,你还不知道”

“就在前几日,皇上御驾亲征,率我大明十万官军在良乡击败二十万贼寇,斩级数万”

“这还不止,听说一个叫唐通的总兵在黄村和鞑子打了一仗,你们猜怎么着,居然连鞑子都败了,斩了两百颗鞑子首级呢”

良乡之战,的确是官军实实在在,让人挑不出任何毛病的大捷,所有人都觉得崇祯皇帝是出去找死,崇祯皇帝自己出去找死可省事儿多了,东林文官们轻松不少,有几个胆大的甚至已经在考虑立皇储的事。

谁都没想到,一战之后,先前所向披靡的大顺南路军就此灰飞烟灭,十几万大军死的死、降的降、逃的逃,据说当日每个出征归来的兵士腰间都是带着好几颗滴血的流贼首级。

如果非要说什么不足,那唯一的不足之处便是贼首刘芳亮没抓到。

不过话说回来,还是有些意外情况,唐通攻城的时候奋勇异常,主动请缨出城追击本来是打着夺得首功的意思,没想到却意外遭遇了清军。

对于辫子兵,参加过松锦之战等不少辽东战役的唐通心里还是有些阴影,一时间改不过来。

由于过分惧怕清军,其实也是为了避免不必要的伤亡,所以阿巴泰都撤了一段时间,这货也是蹲在后面动都没敢动,更别提派人去找刘芳亮了。

唐通真是个幸运儿,这次得到的东西不少,除了两百颗鞑子首级之外,还有几千颗大顺老营兵首级,其它的盔甲辎重更是无从算起。

崇祯皇帝正沉浸在胜利的喜悦当中,除了对清军忽然出现在京郊产生疑虑以外,对唐通提回来的首级还是没生出什么怀疑。

这次崇祯皇帝说是御驾亲征,其实也根本不会上操刀子战场,整场战斗都穿戴着明亮但防护力并不高的金色盔甲站在最后面督战,又有一圈厂卫寸步不离的护卫在身边。

仅仅是这样,兵士们知道皇帝就在自己身后看着,冲杀起来也都是奋勇当先,尤其黄得功的部下,当真是一个顶俩,咬着刀就往上爬。

除此之外,甚至还有抱着流贼从城墙上摔下来同归于尽的,看得崇祯皇帝咋舌不已。

这种场面崇祯皇帝从前只在电视里看见过,这次身临其境,听见周围喊着为自己而战的十几万大明兵士,那种感觉用心潮澎湃都不足以形容。

若不是顾及到自己有几斤几两,崇祯皇帝还真就跟着冲出去大杀四方了。

不过很可惜,崇祯皇帝并没有老杨操起电线杆子割草的本事,所以在心中犹豫了几秒,觉得还是安安稳稳在后方待着当吉祥物稳妥些。

崇祯皇帝虽然怕死,但并不糊涂,当然不会亏待了为自己和大明朝死战的这些将士。

回到京城的第一时间,崇祯皇帝便是给王承恩、方正化和李若链三个人下了一道严旨,让三厂一卫分工行动,用最快的速度查清到底阵亡了多少将士。

第九十四章:大明皇帝朱由检纪

厂卫们的统计结果还没有出来,此时刚回到宫中的崇祯皇帝却又陷入另一件令人毛骨悚然之事,鞑子来了,而且是忽然间出现在自己眼皮子低下来了

这个时候,崇祯皇帝总算是明白被自己附身那位在历史上经受的感觉,京城里到处都有人想要自己的命,一不小心就可能这在上吊之前一命呜呼。

几个月以来,崇祯皇帝在后世一向乐观的心性都快被吓出心脏病来了。

崇祯皇帝听番子汇报之后不由觉得自己命大,好不容易下决心御驾亲征一次,这边还在聚拢兵力还没等动的时候,千里之外的盛京居然立马就知道了。

将厂卫探报和唐通的捷报结合起来,崇祯皇帝心里就出现了一个根本不敢相信的结果,那就是在自己出城御驾亲征前后几天的时间,这个消息就已经被建奴忠诚的奴才们送往盛京。

自己动身和多尔衮知晓这两者之间前后相差不会有太久,甚至可能只在几天之内,不然就算鞑子动再快,也不可能直接出现在千里之遥的京师郊外。

想想自己努力几个月才有的这点儿家底差点被多尔衮随手来个一锅烩,崇祯皇帝心中顿时一股无名火起。

“方正化,先把大内里里外外查上一遍”

“曹化淳,这事你不用管,带着西厂的番子继续帮吴又可和袁班治瘟。”

本以为这京城被自己里里外外杀了几遍,又有三厂一卫的番役们日夜监视,起码也会安稳一些,不用再继续提心吊胆的活着。

可现在想来,却是自己把北京城的情况想简单了。

明面上那些东林党是老实了,也没有人敢和如日中天的厂卫叫板,可暗地里做了什么勾当却是不得而知,居然连自己手下那些机警的番子们都没发觉。

“传朕旨意,将所有首级在承天门外筑为京观,以儆效尤”

堆叠京观,向来都是要传扬成四海皆知的大胜才行,这可是个大事,朝堂的百官听到了都是极力反对,但崇祯皇帝压根不管你这些,转头直接去问内阁首辅魏藻德。

经过上次魏青天的事,魏藻德觉得自己此前都是为民请命,到现在也换了副心态,一条道走到黑就是,实际上除了崇祯皇帝也没什么其它的选择。

况且这良乡大捷乃是国朝百年未有而实实在在的大胜,据内库大使所说,这些首级搁在内库都堆不下了,此时不拿出去好好的吹一波,难道还留着等下崽儿不成。

魏藻德这次同意的时候也留了个心眼,居然出来说要和内阁大学士冯铨共同主持此次筑京观事宜,显然是和昔日仇敌阉党开始摒弃前嫌、同仇敌忾,成立了一个新的党派保皇党。

崇祯皇帝哪能不知道这两人的小算盘,魏藻德和冯铨想要好名声,自己也不吝啬,给他们就是了。

保皇党在朝中的形成正是有利于自己皇权的稳固,崇祯皇帝后世那九年的义务教育还是没白读的,没多说什么便欣然接受,促成皆大欢喜的局面。

当然了,这个皆大欢喜是相对而言的,东林党官员们再次反对无效,只能是回家继续憋着生气,说是不敢说的,就连路上谈论几句都不敢。

因为这么做的,官职小一些的在第二天基本都被番子直接抓到大牢严刑拷打,官职稍大些的也别想幸免于难,崇祯皇帝人家金口言,往往都是直接找个由头给抄了。

没错,反正撕破脸皮了,崇祯皇帝现在就是这么狠。

三日之后,崇祯皇帝摆驾来到承天门外,看着聚齐好的将士们,也是当众流下了喜极而泣的泪水,哽咽着说了一句“将士们辛苦了。”

这话在后世都听出茧子来了,乃是领导人阅兵必须要走的程序,但现在这年头从皇帝嘴里亲自说出来,就好像拍到兵士们的心窝子上去了,感觉暖暖的,很贴心。

天啊,这么好的皇帝哪里去找

更别提崇祯皇帝还是流泪哽咽着说出来的,让所有人都觉得没有白为大明奋战效死,如果苍天再给他们一次重来的机会,他们还会选择为崇祯皇帝死战。

如果非要加个期限,他们希望是一百年。

这个时候京观也筑得差不多了,崇祯皇帝走下城楼从将士们中间穿过,特意看了看这些黝黑憨厚的面容,和其中几个人含笑对视,来到石碑前,亲自挥笔写下一段小字,说道:

“承恩,将这些话拓于碑上,教天下人知晓朕之心意”

王承恩先是山呼万岁接旨,而后上前一看,当即觉得胸中涌起一阵难以名状的自豪感,若自己不是个太监,还真要和唐通、黄得功他们上阵杀敌才痛快。

“良乡一役,我各路王师并驾齐驱,正奇互用,并协一心,累败来犯之贼。有如鸿雁来归,箕子之提封如故,亦如熊罴振旅,汉家之德威播闻。除所获功级,封为京观,弃尸稿街,传首天下,永垂凶逆之鉴戒,大泄神人之愤心。”

除此之外,崇祯皇帝还在最后加了一行小字:

“皇明混一海宇,文治武功之盛,虽已不及汉唐,然丹心犹存。义武奋扬,跳梁者,虽强必戮十七年闰五月甲申,大明皇帝朱由检以平贼纪。”

当碑文上的内容被传达下去之后,下面的人都是脸色各异。

对于东林文官们而言,崇祯皇帝这杀气腾腾、唯恐天下不乱的碑文正是昏君的最好凭证,事实证明,此桀纣之君根本不会管黎民百姓的死活

东林党的文人们已经在心中酝酿好要如何声讨崇祯皇帝,而在场的明军将士们却是个个面色涨红,人人紧握着手中刀枪,恨不能再上战场与贼虏拼他个你死我活

被崇祯皇帝召集起来的明军将士们,站在这样一个宣扬大明武功的石碑京观面前,只觉得心中满是自豪感,这样一个皇帝,谁说他是昏君

说这话的人才是昏庸之臣这是千古难遇的明君,甚至在某方面足以和永乐大帝相媲美的明君

据传,当日阅兵结束之后,各军本打算回营修整,路旁

小说推荐:【笔趣迷】《高武纪元》《华娱之2000》《怪谈游戏设计师》《冷宫皇子,签到登基》《好莱坞的亿万富豪》【追看书】《重回1958,打造世纪豪门》【华为小说】《从流浪地球开始的位面战争

新书推荐

随母改嫁,我跟继父约法三章带着美女闯三国诸葛重生:众将士,随亮北伐!我家娘子太体贴玄天宗修行记事三国风云:群雄争霸天下我在三国逆转乾坤继兄不善大唐:穿越李恪,配角怎么当皇帝造反我没兴趣,父皇别害怕我在水浒做奸商我的臣子们都太逆天了!(HP)Forgive女帝:假太监,朕的后宫都让你凿光了大秦:最狠丞相,杀出个万世永昌三国之美女如此多娇那年,那雪,那个醉酒书生我在异世界召唤让你当江湖大佬,你成了军阀?封地三年,百官跪求登基!武官子的科举青云路重生三国,我抢了刘备的皇叔三国:我刘备也是绝世武将谍海无名乱世种田日常倒拔三国我只想算命,你却让我当国师清末土司王大宋小农民大唐小说家谍战风云录:大宋金玉满唐臭县令朕怀孕了朱元璋:逆子,这皇位非你不可!大汉:开局刺杀刘彻,求诛九族春枝缠开局贪成五亿县令,女帝求我多贪点?最狂上门女婿叛军围城,我皇太子揭棺而起!大明风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