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零中文网

分节阅读 59

天才一秒记住【三零中文网】地址:sanlingzw.com

。因为他的外祖父叫做徐有贞,土木堡之变时坚持逃跑主义,后来投机取巧帮助英宗夺宫复辟,再后来杀于谦、罢商辂

在苏州本地人心里,徐有贞大学士为人还算不错,也算古道热肠。可惜在形象近乎完人的商辂面前,徐大学士是绝对的道德低点。

即使以祝枝山的机智,也没法子辩解说当年杀掉于谦、罢免商辂做得对。

方应物突然爽朗的哈哈一笑,“是我失言了这都是过去的陈年旧事,和我等小辈关系不大了。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罢以此酒敬诸君”

都穆惊奇的看着方应物,此人哪里像是一个十六岁不经人事的少年仿佛是个很有心计的老手未完待续

第八十三章台阁风新解

三人组中,性格最怪异狂妄的杨循吉看不惯方应物,又开口,“你认得我吗”方应物拱拱手道:“当然晓得,是大名鼎鼎的杨朋友。”

杨循吉大笑道:“还算你有眼睛,认得出我是谁”方应物苦笑着举起那张请帖,“上面有你的名字,我如何不得知”

这话怎么听着如此别扭,杨循吉停住笑声,冷哼一声,又问道:“听说你对王铨道,苏州士子不过如此。是么”

方应物理所当然的点点头,“是对他说过,那又怎样难道只许王铨抄袭舞弊,不许我批评几句么”

三人一时气结,绕来绕去又绕到这让他们蒙羞的事情上了。

酒楼东家唐广德亲自领着小厮上酒菜,暂时打断了席间众人的交谈。等布置好后,祝允明、杨循吉、都穆三人都觉得有些压抑,感到面对方应物的心理优势一点一点的被打掉了。

不得不说,这是一个很沉闷的夜宴开端,苏州三才子对方应物毫无了解,想闲谈无从说起。再说他们毕竟还是年轻了点,虽然有着几十种灭掉方应物、帮王铨找回场面的计划,但应变能力还是不够老练。

方应物更不着急,这几个人的底细他一清二楚,只管以静制动就可以了。所以他好整以暇,不急不慌的与左右美人说说笑笑,倒也逍遥,但三人组便只能傻坐着干瞪眼了。

全明星三人组本来心态是高高在上,这和人的本性好坏无关,纯粹是一种自然而生的优越感。特别对其他地方士子的优越感。

至于理由,可以因为才气。可以因为名声,可以因为家世。可以因为师承,甚至可以因为苏州府三个字。

能在吴中拔尖的士子,前一个是成化十一年的会试第一、殿试第三探花王鏊,再前一个是成化八年的会试第一、殿试第一状元吴宽,两人都是险些三元及第,可惜都差了一项。

两代前贤都已经进入朝廷馆阁,而现在和未来,则是他们三人的说起来就是这么简单。

不过心理如此骄傲的三个人,在今晚集会还没有正式开始前。就感到连连受到了打击。他们想张扬狂放,一口气把方应物虐掉,却发现提不起气势狂了,所以才一反常态的沉闷起来。

争美人,被方应物全都包圆了;论道德,被方应物从长辈徐有贞到平辈王铨一通鄙视;拼家世,方应物有个浙江解元、二甲第四的爹;比老师,方应物是三元宰辅的半个徒弟。

就是谈风度,这方应物挥洒自如。比他们这些苏州名士还有派头,又哪点像是没见过世面的小地方山村人士

关键是,方应物这十六七的小屁孩面对他们这些在苏州府出名的天才,居然毫无敬畏心。仿佛只是看一群普通人,这太令人不爽。

比来比去,唯一能压倒方应物的。就是他们的富裕程度至少是方应物的一百倍但谈钱太俗了。

不过祝允明等人并不气馁,因为在才学上还没有输掉。就凭他们几个的水平,最后压倒方应物是毫无疑问的。士子交游归根结底还是靠才华说话的。方应物又不是吴中文人圈子的,用不着给面子吹捧,三个人还战不过一个么

可惜刚才他们没有听见方应物对吴中才子诗词造诣的抨击,更没听到“人生若只如初见”,不然也会小心为上的。

都穆在三人中最沉稳,主动对方应物道:“其实我只听说了方朋友一首落花诗,确实难得上品,今夜不如定下规程诗词唱和,或可增进相知。”

哦方应物还是主动听到别人要与他比诗词,这是他最不怕的项目了真要论起书法绘画什么的,他就要想法子推辞掉了。

虽然艺术有诗词书画琴棋等形式,但在文人雅集上,若没有指定主题时,只有诗词唱酬是必须的基本项目,也是必有项目。

方应物便问道:“不知道什么规程”

都穆环顾四周道:“吾辈正逢青春之岁,便以志向为题,诗自述如何”

祝允明和杨循吉自负的很,都不屑于占便宜,只管去看方应物,那意思就是让方应物来决定,他们主随客便。

方应物顾左右美人而问道:“姐姐们说,这个题目,我答应不答应”

美人们一起笑道,“都先生恁地没情趣,不如以我们姐妹为题诗,做得好的便去陪他喝酒,方先生不要答应都先生的题目”

方应物哈哈大笑,“姐姐们说得好”

跟一群女人讲理是讲不清的,都穆感到自己简直碰了一鼻子灰,方应物这是故意借着妇人之口故意戏耍他罢可恶之极

却忽然又听方应物道:“但在下也知道,妇人之见不能听都朋友的题目,我答应了”

都穆一时说不出话来,只觉得胸中一股气又不顺了。美人们的气也不顺了,登时五六只粉拳雨点般的落在方应物身上,很是闹了半天。然后祝允明和杨循吉看着眼热,同样气也不顺了。

祝允明忍不住举起酒杯,敬道:“既然出了题目,请方朋友先。”

方应物拿起酒杯,仰头一饮而尽,沉思片刻,便开口道:“有了一首七律”

如此之快祝允明和杨循吉耸然动容,他们两人是真正的神童出身,才思敏捷是数一数二的,但自忖即席做首七律,绝对不会比方应物更快

方应物又仰头饮了一杯旁边美人递过来的酒,摇头晃脑的击案吟道:“钟鼓殷殷曙色分,紫云楼阁尚氤氲。阊阖九重通御气,蓬莱五色护祥云。常年待漏承明署,今日整冠神武门。岂为久索长安米。只怕朝服忝圣恩”

满堂惊愕无语,不是因为这首诗得好。而是因为这首诗太出乎意料了。

谁也没有想象到看似灵巧机敏的方应物居然出这么一篇东西,内容是京师大臣朝会气象。还顺带有吹捧盛世和颂圣的意思,标准的台阁体。

这大家聊人生聊理想的时候,冒出个充满着公卿腐朽味道的台阁体七律,似乎有点不协调啊。

在这世道,台阁体约等于新闻联播和人民日报。这种感觉,就像私底下喝酒聊天时,突然有人很一本正经的用新闻联播体和别人谈心,何其怪异

全明星三人组彼此对视一眼,方应物搞这种名堂。他以为自己是宰辅馆阁大臣么在这春夜行乐的宴会上,出这么一首真是莫名其妙

和前几天的落花诗简直不是一个人写的,这一定是故意耍他们,这方应物未免太过于目中无人了三人都如此想道。

“在下就这点志向了”方应物对别人的怪异表情视而不见,坦然自若的说。

三杨时期,国家步入顶峰,台阁派诗文也进入了鼎盛,成为文坛主流。其内容特点就是鸣盛、鸣治,能配合强盛祥和政治局面唱赞歌。营造太平气象。其文辞雍容冲淡,声调雅正,排斥奇癖险峻。

但到了成化年间,新兴文风却渐渐兴起。更强调个人情趣,台阁体便显得保守而陈腐。台阁与山林,是两种彼此不同的文风。苏州才子们自然是倾向于“山林”的,对台阁体毫无兴趣。

所以祝允明等人一致认为。这是方应物故意为之,就是要刻意标榜与他们不同

而且方应物自称是商相公学生。大概是因为王鏊、徐有贞等人的因素,方应物对苏州有成见。而商相公久居庙堂高位,诗文也是偏于台阁风的,方应物肯定还故意用台阁体诗词来替老师张目

既然方应物不要这个面子,弄出这么一首东西,那他们也不会客气

杨循吉抢先开口,尖酸刻薄的评论道:“此乃胡乱应酬之,缺少真性情,充斥升平之音,肤廓冗长,辞藻与旧辞千篇一律,大有空泛之嫌”

祝允明想了想,点评道:“诗篇充斥吹捧颂圣,炫耀近侍天子恩荣,若以此立志,未免太过于庸俗”

“两位所言极是”都穆道。

方应物看了看左右,发笑道:“诸君见识还须增广尔等以为我志向是什么只是位居馆阁,歌颂皇恩么

诸君可知道,当今天子居深宫而不出,君门万里,数年不见大臣,任由奸佞盘桓帝侧这难道正常么这难道是为人臣者所可以容忍的么

我追思昔年,洪熙、宣德、正统年间君臣相知的气象,忍不住时时感慨于心,故而拟诸公语气,此台阁之诗,为的就是期盼君臣遇合,中兴盛世

这是忧国忧民真情流露,风花雪月者体会不到其中深意,只说是空泛肤浅了。正所谓心怀君臣相合之理想,发言吐辞自然是台阁气象,此中真意,俗人不知

在下斗胆劝诸君一句,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不要终日沉湎诗词书画小技,要抬眼看看天下,钻研经世济用的大学问为好”

祝允明等三人再次愕然,他们好像面对的不是美人堆里左拥右抱的方应物,而是喋喋不休的学校教官,他们自己则像是懵懂不知的学生一样被训了

一首即将被扫进历史里的台阁风七律诗,也能被他解读出花儿来了这算是方应物独创的台阁诗词新解么能自圆其说的编出新理论,也算是一种学问家了

可是想辩回去,似乎也不容易,方应物扯出庙堂之事为自己的诗词背书,他们反驳很困难。因为他们真不如方应物这般明白宫廷朝廷情势。毕竟方应物有个刚退休的首辅老师。

今晚真是莫名其妙完全不是其他时候的熟惯套路好像一直就被牵着鼻子走。不知不觉,方应物的位置又高了一点。

方应物不等别人再说什么。抬手道:“在下已经做了题,也该到尔等了,请祝朋友先”未完待续

第八十四章诛心又诛心

方应物说了请祝允明继续,但却没得到回应,却见此刻祝允明正在发呆。

此时屋中除去方应物外,祝允明应该是最有机巧的人了。他已经隐隐约约觉察到,方应物好像一直是故意的,可是他又为什么故意

祝允明想了又想,就是想不明白。应该是为了他老师商相公以及地域之见可似乎又不完全是。

旁边都穆连续提醒了几声,祝允明才惊醒过来,知道轮着他诗了。可是这首诗怎么做,还需要仔细考虑,必须要慎重。

看到方应物在一边虎视眈眈,祝允明便给下定了决心,不求出彩,但求无过,不能给方应物挑刺的机会。

祝允明号称是不到十岁就能诗,才思自然不会慢,很快就有了一首,便吟道:“结发属偶句,舞勺肆篇章,前徵脗羊叔,髦誉追滕王,明明内外祖,公望张辟疆,提剑多教术,童弱企高翔,遥知三纪后,栖栖守春坊。”

内容很正统,表示要发奋学习、将来出人头地的的志向。

但这是及时行乐的宴会,满屋人听到后又是感到索然无味。难道在方应物的带动下,今夜诗词都要用这种假惺惺的口号式乏味腔调么那还算什么雅集

但祝允明却松了口气,能写出来就好,只要避免落人口实就行了。再说题材是绝对正确的,就是那方应物也是要读书进学考科举,总不能说发奋读书不对,所以想挑理也没法挑。

方应物似笑非笑。问起一个似乎不相干的话题,“祝朋友。听说你拜了大名士沈周为师你觉得沈先生为人如何”

听到提起老师,祝允明立即恭恭敬敬。回答道:“正是,承蒙不弃,吾几年前便拜在先生门墙下,学习诗文绘画。”

前文介绍过,沈周是吴中名士,吴中文人圈子的精神领袖。方应物转而问道:“你觉得沈先生此人如何”

祝允明褒美十足的答道:“先生高隐自适、萧散自在、不慕名利,惟知寄情于山水之中。忘情于朝市之上,甘心于山林之下,不知冠冕为何制。钟鼎是什么。可见吾是师超凡脱俗、人品清高的隐者。”

“说的不错,不愧是当世名士,我听了很是心向往之。”

方应物赞道,然后又疑惑道:“从童弱企高翔这句里,以诗观人,你心里功名进

《大明官》转载请注明来源:三零中文网sanlingzw.com,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新书推荐

我在水浒做奸商我只想算命,你却让我当国师倒拔三国造反我没兴趣,父皇别害怕谍战风云录:大宋清末土司王我的臣子们都太逆天了!无敌县令:从替哥哥入洞房开始三国:从麦城称霸世界最狂上门女婿随母改嫁,我跟继父约法三章带着美女闯三国舔狗三年,只为开启军工系统武官子的科举青云路大秦:最狠丞相,杀出个万世永昌三国:我刘备也是绝世武将大宋小农民太子我啊,最喜欢做好事了全球沙化之我在异世攒功德朱元璋:逆子,这皇位非你不可!大明风流诸葛重生:众将士,随亮北伐!穿成乖软夫郎的农家书生(HP)Forgive继兄不善三国之从购买并州牧开始我家娘子太体贴我在异世界召唤玄天宗修行记事重生三国,我抢了刘备的皇叔我在三国逆转乾坤朕,剩者为王三国之美女如此多娇金玉满唐封地三年,百官跪求登基!大汉:开局刺杀刘彻,求诛九族乱世种田日常谍海无名那年,那雪,那个醉酒书生明末:边军不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