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三零中文网】地址:sanlingzw.com
聂方平对于国内田径的消息已经不再像以前那么灵通,对于叶钦说起的杨耀这名选手,他想了一阵,也就记得对方去年亚运会好像还跑得不错。国内当前的男子200米和400米的水平,从九十年代开始到现在千禧年初,算是有所提升,但这个提升其实很有限。
1996年金陵全国田径锦标赛中,韩朝明创造的20秒54的全国男子200米纪录,1998年在全国田径大奖赛上周维创造了10秒17的男子100米全国纪录,2001年东亚运动会,徐志宇创造了45秒25的男子400米全国纪录。
但这些纪录的刷新其实和前面的国内选手在六十年代到八十年代跑出来的成绩进步并不算大,反观亚洲其他国家,尤其是日本,从九十年代的男子短跑项目一再突破,有10秒整的百米亚洲纪录,20秒03的200米亚洲纪录,国内的男子短跑项目,此时算是在式微阶段。
叶钦点了点头,听到这里心里大概也算是了解大致的情况,他离现在国内最好的短跑运动员,还有一定的差距,但这个差距并不算大。
如果叶钦没有去参加过世少赛,可能对现在自己的成绩可能会沾沾自喜,对于在他这个年龄,能够跨入国内差不多是最优秀的短跑运动员行列,不论是谁,心情都难免有那么几分膨胀。
刚刚在城运会赢下了男子200米的全国冠军,叶钦在赛场上的表现几乎和其他选手没什么两样,但稍微冷静下来后,他就认识到了自己这个成绩,真不算什么。
如果没有参加过世少赛,没有见过高山,没有见过跑200米被人拉开了十几米远的天才少年选手,叶钦大抵也不会滋生出什么其他想法。
但他去参加过世少赛,见过别人能跑出什么样的水平,才知道自己离别人还差得远。
正如方才在通道内和他打招呼的何俊,在十六七岁拿到全国青少年田径锦标赛冠军的时候,何等风光,但到了国外,参加第一届世少赛,连决赛的没能进。
那种巨大的落差,是很能够影响一个人对于今后参赛的心态的。
这也是当初聂方平,千方百计都想让叶钦去参加世少赛见世面的原因,少年人的视野要打开,不要只局限于眼前的这片天地。
“好了,赶紧把衣服穿上,我们的城运会之行算是告一段落了,等会可以去看台上看后面的决赛了。”
看着叶钦似乎已经没有什么疑问,聂方平将叶钦的行李包扔给叶钦,提醒他穿上外套长裤,十月底的星城市天气还比较温和,不过夜间已经多少有了些凉意。
“后面还有什么比赛好看吗”
叶钦从行李包内翻找出了自己的外套,囫囵地套在了身上,朝聂方平问道。
“男子110米栏,今晚的比赛里有世锦赛铜牌获得者参赛,你可以看看,短跑选手的起跑是共通的,很多兼项的选手起跑方式有采用的是跨栏选手的方式。”
“跨栏”叶钦将衣服套在身上,眼里露出几分疑惑,他还是第一次听聂方平说起这个。
“就是跨栏。”
聂方平点点头,接着道,“男子110米栏的起跑要求比百米和200米更高,要算步数和发力点,我们可以观察下,再过两年你上了大学,以后的训练你就得学会自己动脑去观察和分析自己的情况了。”
“行”
叶钦一时间倒没想到聂方平会提起两年后的事情,不过聂方平既然这么说了,他也很有兴趣观察。
穿好衣服后,原地轻轻蹦了蹦,突然打量了聂方平的脖子一眼。
聂方平眉头挑了挑,“看什么,我脸上有脏东西”
叶钦摇头笑了笑,突然伸手轻轻在聂方平胸前划了圈,然后退开了一步,似乎左右端详着聂方平胸前有什么东西一样,“我是看等下金牌挂上去好不好看。”
“什么”聂方平一时间似乎没听明白叶钦在说什么。
叶钦却在这个时候已经笑着蹦蹦跳跳跑了开去,声音传了回来,“教练,全国冠军”
聂方平稍稍愣了愣神,随即醒悟了过来,看着叶钦的背影,轻骂了一句,“臭小子”
脸上却挂起了笑容,跟着走了上去。
第一百五十一章集训邀请
“聂教练,叶钦做完的比赛我已经看了,进步很大啊”
“周指导,你太过奖了”
聂方平坐在会客沙发,微笑着给面前的周斌倒了杯茶,伸手示意道,“来,尝尝,这可是叶钦他们高中的校长送我的茶叶,据说是自己手工采的山茶,我这几月喝习惯了,一天都离不开。”
“嗯,好”
周斌点头笑了笑,他是北方人,小心翼翼地拿起他老家喝白酒的酒盅还要小的茶杯,汤色橙黄明亮,还未入口浓厚的茶香直扑口鼻,他知道这是海西省或者说是南边的习惯,他之前带队去那边集训的时候,几个省队的教练也是拉着他泡茶聊天。
一口饮尽,茶水略带几分苦涩,但口齿留香,颇有些余味,周斌虽然分辨不出什么好茶差茶,但感觉确实比他习惯的大碗茶要有味道上不少,只是不太过瘾。
放下茶杯,周斌接着方才的话头继续说道,“聂教练,叶钦呢,怎么没看到人”
“还没醒吧”
聂方平微微侧身听了下隔壁房间的动静,然后又伸手给周斌添了杯茶水,“这几天比赛强度不小,估计太累了,就让他多睡会。”
现在时间已经差不多到了上午9点半,按以往叶钦的习惯,肯定已经很早就起来了,即便不训练,从小在家养成的习惯也差不多都是在六点左右就会起来。
不过,昨晚在叶钦比完了男子200米比赛之后,他们又在体育场看了当天最后一个比赛项目,男子110米栏决赛。
聂方平注意到叶钦看得很认真,叶钦没有跑过110米栏这个项目,最多的时候,也就是进行双脚前后跨栏和交替跨栏的训练,用于锻炼髋关节的灵活性和更好地打开韧带提升延展性。
“这样啊,也是。”
周斌点点头,这个也能理解,毕竟世少赛叶钦跑400米脱力的情况,他还记得很清楚。以叶钦的年龄,应对城运会四天共六场的比赛,多少消耗还是有些大。
顿了顿,接着笑道:“男子400米决赛的时候我还在燕京,不过总算没有错过男子200米决赛,比起世少赛,我看了叶钦比赛的成绩,比起世少赛叶钦的进步很显著,我这次过来也是为了叶钦来的。”
“周指导,有话你直接说,我们不是第一次打交道了,世少赛要不是你和叶指导,叶钦也没机会去见世面。”
聂方平从今天早上周斌找上自己,就猜到对方应该是有事情,也不兜圈子,直接挑明白了问。
“那我也就不藏着掖着了。”
周斌笑了起来,回顾几个月前,还是聂方平恳求着他和叶利东让叶钦能够参加世少赛,没想到这小子一鸣惊人,拿到了两枚男子200米和男子400米的铜牌,这次城运会又拿到了男子400米的铜牌和男子200米的冠军,俨然已经是当前新一代短跑运动员里最有潜力的一位。
“是这样,我过来呢,主要是想城运会结束之后,国内的比赛基本就告一段落了,如果可能的话,让叶钦和你一起跟着国家队训练一段时间,我了解了一下,你们还在自己的中学训练,条件姑且不说,但对哪一方面都好。”
“国家队集训”聂方平眉头微微皱了下,倒没想到周斌是为了这个来的。
田径比赛,一般每年的11、12月到1月的室内赛开始前,都有那么一段时间是空档期,适合运动员进行冬训,储备体能,打磨技术。
相对于很多职业运动员,一年一个赛季,国内的话,基本上就是全国室内田径锦标赛,然后全国大奖赛,全锦赛等等,国外优秀的运动员则是国际田联举办的各个室内赛,然后是国际田联大奖赛,超级大奖赛和黄金联赛,赶上重要的年份,还要室内锦标赛,世锦赛,世青赛之类的,每个赛季的比赛都算是密集,真正长时间留出空白期修养训练的时间不算特别多。
当然,这些比赛并非全部要参加,但职业运动员要出成绩,就需要比赛,国内是体育系统安排还好说,国外的运动员很多是跟俱乐部,或者自己的团队,就需要参加各种比赛挣奖金,提升曝光度和成绩获得商业代言等等。
而明年需要国家队进行集训的大赛
“不是奥运会。”
周斌一看聂方平的神色,多少猜到了他的想法,抢先说道,“不过说起来跟奥运会也有点关系。”
“这样啊那就是世青赛了。”
说到这里,聂方平已经明白周斌要说的是什么了。
想起之前世少赛回来的时候,叶利东有提过一句,叶钦也有说起世少赛的团战和领队有跟他说过这方面的事情。
“对,明年7月份的世青赛。”
周斌点头附和道,“这次世青赛还是我领队,虽然现在时间还早,但我觉得早做准备,叶钦很有机会继续在世青赛上拿牌。”
世界青年田径锦标赛是国际田联组织的两年一届的青年田径锦标赛,后世世青赛和世少赛能囊括在了一起,世青赛是国际田联u20田径锦标赛,世少赛是国际田联u18田径锦标赛。
但在此时,世界青年田径锦标赛的级别还是非常高的,从1986年开始,到明年已经第十届,在世界范围的田径比赛里有不小的影响力。
其实大型的世界级田径比赛,国内都会有一次比较高规格的选拔赛,今年的世少赛主要是因为特殊的情况导致了组队的仓促,而明年的问题
主要是世青赛的时间和奥运会的时间实在太近了些。2004年的世青赛比赛的时间是7月12日到7月18日,而雅典奥运会的时间,差不多就在一个月后。有奥运会这样的大赛之年,可以说其他的田径比赛基本都会被掩盖。
世青赛和奥运会距离如此至今,一部分有实力参加奥运会的选手为了保存实力,会直接放弃世青赛,转而只专注奥运会。
毕竟奥运会这样的顶级大赛舞台,哪怕只是能够进入决赛不拿名次,那也是完全不同的意义。名气,级别,选手的实力,都不是一个级别,田径世青赛的一个冠军可能还没有达到奥运会的ab标参赛资格。
周斌说着顿了顿,又笑道:“当然,要是叶钦能够跑出ab标符合奥运会的成绩,我也是支持他去参赛的,世青赛放放也成。”
现在国内男子一二百米ab标的选手各有一个,陈海和杨耀,至于400米,目前还没有达到b标资格的选手。
听到这里,聂方平也笑了笑。
两人此时都没有去想叶钦能否能够参加雅典奥运会这件事,毕竟,对于国内田径来说,奥运会的达标成绩,国内能跑出来的成绩就那么一两个人,而且,还是要赶上天时地利,个人状态好的时候才有戏。
第一百五十二章你想去参加奥运会吗
叶钦放下了手里的英语课本,长长的伸了一个懒腰,他在隔壁的房间,并没有如同聂方平说的那样,还没有起床。
尽管昨晚睡得有些晚,比赛结束之后,心里也卸下了包袱,但长时间养成早起的习惯让他在七点多的时候也就醒了过来。
不过今天比赛结束,没有如往常一样去晨跑,而是呆在了房间里,看了会书。
班主任章骁龙之前就已经不再过问他的学习成绩,他虽然还没有拿到各个大学的录取通知书,但这学期教导主任已经有和他谈过这方面的事情,国内不少大学已经已经有了这方面的意向,但具体的大概等到了高三的时候,各个方面都会敲定下来。
而且,这次的城运会之后,估计应该会更加稳妥一些,毕竟世少赛是在国外,成绩出来了,但没有国内大赛的成绩佐证,多少还是会有点非议。
只是离开学校后,长时间没有看书做习题,叶钦心里偶尔还会有点不踏实的感觉,他现在的身份依旧是学生的,这层身份无形之中还是会在影响着他。哪怕不需要高考,当身处高二高三的学习氛围里,还是会情不自禁地捡起课本看一看。
当然,叶钦现在也是有侧重点的,他的数学很差,现在基本就放一边了,主要的重放在了英语上。
这是聂方平的建议,还有就是他之前去舍布鲁克参加世少赛的经历,如果英文不够好,人要是在国外还是会非常的不方面。
上次和牙买加的那个黑人少年,两人碍于语言的关系,只能连比带划进行很简单的交流。
运动员有时候面对的环境,除了赛场之外,还有来自于场下的许多问题,比如记者采访,和裁判工人员沟通,寻找场地等等。
他听聂方平讲过不少在欧洲踢球的足球选手,基本上球员们或多或少都掌握了好几门语言,每一次随着转回到了新的国家俱乐部,都需要先过语言关。尽管期间也有翻译之类的,但是为了尽可能快的能够融入球队,听明白教练们给的训练指令,最好还是能够自己能够进行交流和表达。
他是练田径的,自然没有什么转会、需要语言融入球队之类的问题,但如果有可能以后多去几次国外比赛,能够比较熟练的掌握一门外语,当然是比较好的事情。
背了一篇短文,又跳出了几个不太熟悉的单词拼写了几遍,叶钦也就放下书本。学习和训练一样是长期的事情,他并不着急,按他的性格,只要开始做了,他就会认认真真坚
《天生就会跑》转载请注明来源:三零中文网sanlingzw.com,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