袖侧提示您:看后求收藏(三零中文网sanlingzw.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第五十五章
人設
人設這東西要隨劇情調整。
最初阮卿的設想是曾經被小道童撫養過,
後來道童年老去世,自己在山裡迷路過野生生活的「山洞野人」。這樣可以解釋為什麼他找不到道觀。
所以想著人設形象應該是比較髒、邋遢,遠離文明社會那種。
哪知道後來廿七抱著她為了避雨,
拉滿速度在高處「飛」,結果看到了道觀的簷角,
找到了失傳的野人觀。瞭解了皂角的生平,再加上廿七那超強的動手能力,倆人一合計,
就把「山洞野人」人設修為「世外高人」了。
阮卿:「你本色演出就行了。」
阮卿自身演技不行,編劇和導演的能力還是有的。
畢竟是曾經寫出過一部完整小說的人。
眼光也是有的。
果然,廿七本色出演,他身上那些本來就不屬於這時代的特質,
可太有說服力了。
「原來是這樣。」七叔爺喃喃地說。
本來就是阮卿聽不太懂的土話,這下更是完全聽不明白了。
大家還在四處打量呢,被他嚇了一跳。
看七叔爺這架勢一時半會罵不完,廿七說:「我先去看看灶上。」
廿七找到了生銹的鐵釘,將摔裂了的牌匾粗粗釘上,又綁上籐條固定,掛回了大門的上方。
大家都過去圍著七叔爺勸去了,他倆在這兒嘀嘀咕咕。
想拉七叔爺起來,七叔爺推開他,一邊哭著一邊含糊說著什麼。
他把墓碑上的字都看了一遍。尤其最後因為一再修改沒有排好版擠成了一堆的那些小字。
今天七叔爺和大家看到的,是一座活過來的廟觀。
阮祥雲趕緊過去:「爹!爹你幹嘛呀?」
可以說罵得花樣百出了,絕對都是阮卿這種城市人想也想不出來的花式罵娘。
山民們身體素質也很強,並不會覺得很累,但是絕沒有廿七那種舉重若輕的自如感。
台階很舊了,但因為是石頭的,很舊沒有人走,保存得相對還算完好。
石磚道兩邊是綠草地,左右各有一座墳塋。有石碑,土包上壓了大大小小的石頭。
自然是建在高處的,山裡建在低窪處容易積水還容易有山洪。
七叔爺從見了廿七,一路都魂不守舍,等見到皂角的墓碑,終於再也繃不住了,百感交集之下,突然一屁股坐在地上拍著大腿嚎啕大哭起來。
大家拾階而上,跟著廿七推開大門,踏了進去。
七叔爺忙擺手:「背你!背你!我走得動!」
他就去後面了。
廿七就背起阮卿走在前頭,大步如風。
正前方就是三清殿。
昨天廿七和阮卿發現野人觀的時候,它只是一座死去了的廟觀。
阮卿:「哈?」
扭傷就是需要個二到四天才能自愈的。
廿七倒是聽得明白,小聲給阮卿翻譯:「……師父,你怎麼不等等我……我都走到橋邊了……你砍橋幹什麼……咱倆這輩子的師徒緣就錯過了……下輩子一定不能瞎砍橋斷路了……」
不到一個小時,
大家抬頭便看見道觀了。
七叔爺徑直就走過去了。
阮卿給廿七使個眼色,廿七指著右邊那座:「那是我爺爺的墓。」
野人觀終於迎來了久違的客人。
那破舊袍子穿在他身上,有種出塵飄逸的氣質。大家不由自主地對他說話就非常客氣。
牌匾門窗上那些修復的痕跡,還有樑柱斑駁掉落的油漆,與打掃得一塵不染的廊廡、台階有種反差。
他今天宰了三隻雞,都燉上了。臨走的時候灶膛裡只留了小火,鍋裡加足了水。
阮卿看看七叔爺:「要不然讓他背七爺爺吧?」
「大家隨我來。」廿七說,「火上煨著雞湯呢,
我們走快點,
別燒乾了鍋。」
是時光。
最後還是背了阮卿,
因為阮卿的腳腕雖然能走路,
但走太快太用力還是隱隱會疼。
廿七解釋:「罵那些要砸道觀的人。」
過了溝塹之後,
離道觀就不遠了。沉重的繩索也留在身後,
減了負,走得反而比之前更快了點。
他說著,就在阮卿身前蹲下去,雙手向後伸出。
大家都仰著頭看前方的三清殿,唯有七叔爺看看兩座墳塋,問:「那個是……?」
繞過紫氣東來的磚雕照壁,入眼的是歲月斑駁的石磚道。雖陳舊,卻打掃得乾乾淨淨,磚縫裡一棵雜草也沒有。
「後面就都是罵人了。」他嘴角抽抽,「罵得很髒。」
現在回去看了看,剩半鍋湯了,香氣四溢。
今天采的蘑菇走之前就洗乾淨燙過了,現在全倒進鍋裡。灶膛裡添上柴,風箱已經修好了,拉幾下,火呼呼地就起來了。
等湯滾一滾。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