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上力排众议,非得要去驻仙台,大臣们怎么说都不管用,遇上这么一个任性的主子,也只能看着他死了。不然能怎么办。
王后愁得头发白了好几根,谁能知道,王上这么折腾就是因为一个梦呢。说是梦到了驻仙台,肯定是仙人入梦,度他成仙呢,说什么也不肯错过了仙缘。
连等燕阳的回执都不肯,一边下旨让燕阳准备接驾,一边就已经在准备出行事宜了。
京都在怎么没兵可用,王上出巡那也是能凑出来人数的。京都大营,内城侍卫,哪个都堪当一面。
丞相大人:“王上出宫,京都如何安置。”
肯定是要王子们里面挑一个监国的,可王上不那么想,仙缘呀,错过了可惜,一家人都去见见世面才好,考虑半天把京都交给国丈同丞相大人了。
下面的重臣心说,王上这安排怎么看都是一锅端的节奏,这是生怕人家燕氏不能斩草除根呀。尽管丞相大人力争了。不过王上说啥没同意,就要带着往后,带着王子公主们一块去驻仙台,人家说的借口好呀:“我齐氏百年祭天大事,齐氏子孙自当亲身前往。”
齐氏子孙众多,您还要都带着不成,幸好王上还没有那么伟大,就带了自己一家人。
燕阳都替王上发愁,他肯定是没有团灭齐氏的意思的,秦地,鲁地虽然还不是他燕城的,可跟他燕城的也没区别。
至于说法如何,燕少城主如今成熟了,不在乎传言更在乎实际成果。
可王上抽风一样这时候过来这边真的很不明智,他能保证自己不做什么,可被王上祸害的秦地百姓,能不能忍得住他的就不知道了,
难道他燕城的侍卫们还要护着王上的安危不成。怎么想燕少城主都有点略郁闷。
跟着少城主来秦地的领头是要换燕赤回燕城的。看到少城主一副被恶心到了的模样,忍不住挑眉:“还有什么事情,是少城主膈应还不得不做的不成。”
被一同带过来的苏将军还有程将军忍不住侧目,这位总兵跟少城主之间的关系可真是让人侧目。不知道什么关系。
更让人侧目的是这位总兵的俊秀模样。在看看少城主,还有两人之间的气氛,想要不想偏都很不容易呢。两位将军脑子里面的东西难等大雅之堂,赶紧甩出去。
燕少城主:“王上要来秦地,我燕氏是不愿意看到王上在我秦地有失的。”
领头嗤笑:“神仙都救不下诚心死的人,少城主又何必为此烦忧。这不该是王上自己该担忧的事情吗。”
好吧这位对王上的态度实在不算是友好。
程将军跟着忧愁看看燕少城主,听闻燕少城主的意思,竟然没有要在秦地动手的心思,这燕氏到底什么打算呀:“咳咳,若是少城主为了王上安慰考虑的话,护卫再多怕也是有不周全的地方,不如上折子劝京都那位不要到秦地这边来的好。”
苏将军:“程将军有理,怕是少城主有所不知,秦地有幸还能够生存的百姓,生吃了京都齐氏的心思都有。就是末将出门,都要顶着百姓们飞刀一样的眼神呢。”
他们这群京都的武官都是从驻仙台那边出来的,可不就是被百姓恨之入骨吗。
苏将军:“王上多想不开竟然想要到秦地来。”
燕少城主遥望驻仙台的方向,那不是有诱惑在吗。天下人谁不知道,王上为了长生已经疯了。
燕少城主怕是不知道,王上让燕阳过来接驾不假,做梦等不及仙缘也不假,可王上还做了两手准备,早就让人去燕城动手,请燕少夫人前往驻仙台了。
不过能不能成功,那是又一个问题。
若是燕阳知道王上的打算,肯定不会在这里考虑这个老东西安危的问题。管你去死。不死也得让你死上一死。
王上出行不是秘密,燕阳刚到秦地,就有人过来拜见少城主,询问王上出行秦地,是否真实。
燕少城主抿嘴,这可真够张扬的。
领头:“难道王上还想着让百姓们夹道欢迎不成,竟然广告天下了。还是说王上想让天下人都知道,他来了秦地,有个闪失,都跟少城主脱不开关系。”
燕阳绷着一张脸:“王上既然有这个想法,就让秦地的官衙都贴出来告示,同百姓们说,王上要来我秦地祭天。”
苏将军喃喃的开口:不管王上怎么打算,这么折腾,那都是找死呢。秦地十室九空,余下的那些人家,少有家里全和人的。
领头侧目看过去,什么意思,那不是说差不多家家都跟这位有切身之仇吗。这还敢来。
领头:“少城主还是给王上上折子吧,咱们出接手秦地,兵力人手都不够用,还请王上带足了兵丁,护卫王上安全。”
领头继续:“咱们燕城的护卫,京都怕是也信不过,咱们还是不要趟浑水了。王上既然去驻仙台,依着属下看,少城主就去驻仙台那边恭候王上大驾好了。”
处处妥当,燕少城主点头。
王上出京都的时候接到的燕阳的折子,身边侍卫如云,这么怕死的人,怎么会把性命托给别人呢。燕阳的折子批示下去之后,带着人继续赶路。
王上珍爱生命,知道秦地乱,京都侍卫营的人手,已经先王上一步,去秦地一路打点了,务必要保证王上安危的。
有时候老天要收人,准备的在完全都是白搭。王上的车架才出京城两个城池,就遇到危险了,根本还没有挨到秦地的边呢。
王上震怒了,贼人太过胆大,可恨他一心防备秦地,把大半的人手都派出去秦地那边排雷了,谁知道竟然有人胆大包天在京都之地动手。
弄得王駕一行狼狈不堪。一天遇上两次刺杀,王上继续坚持去秦地的决心都动摇了。
王后忧心忡忡,夫君如何就不说了,孩子不能有闪失:“王上,此行凶险,暂且回京都吧。”
王上脸色阴沉,他的仙缘就在眼前,焉能退缩,怒斥王后两句话,外面就又乱了。王上惊了:“怎么就有人如此大胆,盼着寡人不得安生。”
王后有心孩子,恨这人非得折腾,好好的在京都不好吗。王上到底更加惜命,连夜启程回京。秦地没能踏进去半步,京都也没能回去,王上没了,不是死于刺杀,而是跑路的时候,脑袋磕打马车上了,然后惊吓过度,就这么没了。
实在是让人措手不及,据说,那还是一个风雨交加的夜晚,据说,天雷劈死了王上。所有人都知道这话不可信,可百姓们都是这么传的。
秦地多少的百姓额叹,怎么就没让这人来秦地呢,他们准备的烂菜帮子还没用上呢。
王后带着孩子扶灵回京都的路上,也没有那么容易,齐氏实在是不得人心,刺杀,围堵,遇上了不是一桩,京都也不稳当,听闻王上没了,几处暴乱,虽然被镇压了。可民心浮动,根本就控制不住。可愁死了,王氏老国丈,还有丞相大人,就跟他们想的一样,这不是活出来的吗。天要亡我大齐呀。
正文第五百七十五章背锅
可仔细想想,王上这么活糟也不是一天两天的了,可以说自从王上而立之年以后,就一直在求仙问道了。这算是遭禁在了寻仙问道的路上。
连王老国丈都咬着后槽牙叹息:“但凡留下一个王子在京都也好呀。”
老丞相安抚国丈:“已经让人去接王后一行了,相信很快就京都了。”
老国丈叹气:“有劳丞相大人了。”
可不得感谢人家吗,现在老丞相这么兢兢业业的,算是为了他外孙子在守业呢。
老丞相撸撸胡子,心说国丈大人谢的稍微早了点,毕竟外面乱,京都也乱,王后一行能不能顺利回京还两说呢。并且两人都知道,王上做事武断,可以说把京都的兵力都带走了,他们拿什么去接应王后一行人呀。
何况京都真的不消停,离不开人。难道要各府的家丁拉出来,弄个杂牌军不成。倒也是一个出路。可眼下各府自古不暇,唯恐让人钻了空子,怕是出人手的不多。
老丞相:“老夫看这事不寻常,王上遇刺,京都生变,怕是不能善了。”
这已经算是很厚道的提醒了。国丈能把闺女送到王宫的人,脑子真够用,他也能想到,可能怎么办呀。王上遇刺,这都算是好听的说法了,难道说王上被自己折腾死了。想起来就气。
两人都是读史的,王朝的兴起败落,心里都有数,不过国丈大人一时间还想不开就是了,毕竟眼看着他家外孙就能荣登九五了。笑看风云的人,那都是事不关己的。
到了这份上,谁不愿意拼一把呀,万一有成算呢,是吧。
国丈大人:“燕氏父子狼子野心,这事跑不了燕城。”
丞相大人胡子动了动:“国丈大人思考的方向不错,燕氏父子的实力,确实是目前对王上京都威胁最有力度的人,可燕氏父子行事,不至于如此。观秦地,鲁地的现状,老夫断定这事跟燕氏父子无关。”
老国丈脸色通红,竟然不成想,丞相大人对政敌如此推崇,这可不太好办。这时候,不管是不是燕氏父子,都应该把锅给他们背上才是。
老丞相:“国丈大人,眼下的京都,同燕城交恶没有好处的,咱们手中没钱,没粮,没兵,又何苦因为这等事情于燕城交恶,反倒放过了真凶。”
即便是人家燕氏父子是真凶,他们都没有本事拿人家试问的。那不是打自己的脸吗。你就知道人家燕氏父子愿意跟你们总是打嘴炮呀。万一人家不耐烦了,京都那不是伸着脖子干等着吗。蠢,很蠢的见识。
老国丈:“依丞相大人看,是哪家在背后操纵这等恶事。”
丞相大人叹气:“说句大不敬的话,鲁地这些年只能算是上能支撑而已。鲁地税收繁重,百姓早就苦不堪言,若是鲁地百姓做出点这事,不足为奇。”
有这么说话的下属吗,出事的那可是顶头上司呢。老国丈都有点适应不了丞相大人的画风。
丞相大人接着说道:“秦地,老夫不说,国丈也该知道亲近如何,王駕没有到秦地就出了这等事情,实在是让老夫没有想到。”
言外之意,若是到了秦地之后,在发生这样的事情,那根本就是正常的。
国丈大人脸上肌肉僵硬,心头顶着一片乌云,知道自家姑爷不咋样,没想到不咋样成如此这般的情况。听老城乡的口气,别说民心,怕是连百官的心都失了。
国丈叹口气,特别想要问一句,若是王后回来,王子上位的事情丞相大人以为如何,这本应该是铁板钉钉子的事情,愣是连老国丈都觉得情景不乐观了。
丞相大人:“还是等王后一行回来再说吧。”
王后回京,真不容易,经过几次的被人堵道,各种刺杀之后,王后就知道了,这些人志不在刺杀,而是在阻挠他们回京。
王后若不是知道,王上的子嗣都在他们一行人中,怕是都要以为诸位王子争位,才阻挠他们回京了。望着京都的方向,一脸的无可奈何。
都两天了,愣是就前进了区区二十几里。怕是到京都的时候,王上的金身都要坏了。
可恨王上活着的时候,对燕氏父子大方,封地,赏赐不断,可为了怕儿子上位,愣是把王子们困在宫中,连个封地,连点人手都没有,不然也不至于如此呀。
要说听到这事最惊讶的就是燕氏父子,燕城主距离这边远,知道的消息晚,这些就不说了,燕少城主组正等着迎接圣驾呢,突然听到这样的消息,都有点回不过神来,难得不淡定:“这是真的。”
然后跟前商议事情的属下们,都望着少城主。好吧,燕少城主被人如此瞩目,只觉得冤枉死了,他什么都没有干。这么崇拜的眼神他受不起气的:“收起你们的心思,本少城主什么都没有干。”
这不可能,众人都是这么想的。燕阳心说跳进燕河都洗不清了,连自己人都不相信他了。
索性不解释了:“去让人贴告示,王上驾崩,举国哀思。”
秦地,这告示不下还好,下了之后,简直就是举国欢庆,百姓们连劳都不顾的了,奔走相告,还有老人激动地泪眼婆娑,当即跪地叩谢上苍,终于把这个祸害给收了。
远远地看着百姓还成,大家脸上激动,可近处听着就不是那么回事了,都没人好意思去燕少城主回禀。这还是初闻王上驾崩的消息呢,等到过了半日,燕少城主就收到了各种送礼的物件,有秦地世家们送的,也有老百姓送的,五花八门的什么都有。
燕少城主实在是搞不懂:“秦地今日是何风俗。”
程将军,好半天才说道:“庆祝王上驾崩。”
燕阳那么淡定的人,都被口水给呛了
三零中文网【sanlingzw.com】第一时间更新《扮仙记》最新章节。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