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记住♂.{一^六,八^看,书^首^发}♂手机用户输入地址:♂m♂.♂♂♂♂.♂co3
卢杞的聪明就在于他打听崔庄的事恰好寻对了人,因为他知道王怀仁曾经进攻过崔庄,而王怀贵又曾是清河的前任都尉。.应该说王氏兄弟对清河和崔庄的事,是明明白白的知情人。
卢杞回到清河,王氏兄弟的回信就到了。看着眼前的信笺,卢杞心中有一股说不出的怒火在燃烧。
“嘭!”的一声,他一拳砸在了案几上,然后他的脸色有红变黑,继而铁青,狠狠地说:“原来坏我好事的,是他。”
“公子,坏你事的是何人?”卢杞的身边,站着一位约莫三十来岁的汉子,阴着脸问。
世家大户人脉广,自然不缺人投靠。一般人出身低微,借助着世家做靠山,出人头地。所以,卢杞身边就有卢氏派来帮衬的人。说话的人名叫赵赞,正是卢杞的心腹。
“原来是他。”赵赞恍然大悟。
“亏得我之前还想把他李萼当做兄弟来对待,我真是太单纯了。”卢杞牙咬切齿地说。
“李萼这小子现在风头劲得很,公子不如找个由头对付对付他。”赵赞乘机说。
卢杞是嫡子,从小被宠惯着养大,从没遇到过有谁跟他抢东西的。这一次亲爹被杀,家族把他派了出来,直面社会,却是头一遭面对现实。现实是残酷的,卢杞感受到了挫折,于是乎直接把李萼当成了发泄的对象。
“那小子深受颜公喜爱,不容易对付。我现在还在颜公手下做事,如果找不到合适的理由,是办不了他的。”卢杞思考片刻,狠狠地说:“要想对付他,除非能找到他的短处,一下子整死他。”
“公子的意思是?”赵赞反问。
“敢和我作对的人,我弄死他。
.”卢杞咬牙切齿地说。
“可是那李萼也没和崔氏大女有什么瓜葛,只不过是一点闲言碎语,就为这个置他于死地,未免太狠了些…”赵赞感到一阵阵的寒意。
此时的赵赞,还是第一次见识到了卢杞的狠毒,他以为这样年龄的年轻人,又是大户出身,应该心存仁善,却没想到卢杞为了一个似有似无的理由,却要对李萼下狠手。
“打蛇不死,反受其害。我卢杞做事从不拖泥带水,不整死他李萼,那以后是个人都敢欺负到我卢氏的头上。”卢杞露出阴森森的表情。
“那我们怎么寻找李萼的短处呢?”赵赞试探着问。
“当下正逢兵乱,要想整掉一个人,无非三种手段:其一,借助叛军之手,杀了他,‘借刀杀人’;其二,给他按一个图谋不轨的罪名,杀了他;其三,给他下达无法完成的军令,借机办了他。”卢杞脑袋转的很快,转眼就想出了三条毒计。
“公子的这三种办法,某以为第三种最好办。”赵赞说。
“不。他有颜公做靠山,第三种办法是最难办到的。”卢杞想了想说:“李萼现在在干吗呢?”
“他带人去了邢州,听说是为了筹集军饷。”赵赞回答。
“筹集军饷?他有什么好办法筹集军饷吗?”卢杞一听,赶紧问。
“从邢州那边传来的消息,李萼好像发了财了。”赵赞说。
“这是什么时候的事?”卢杞听了赵赞的话,反问。
“好几天前,李萼有向公子奏报过,还特意邀约公子一起去邢州。当时公子在崔庄,可能未曾留意…”赵赞委婉地说。
.
赵赞话里的意思很明白,卢杞一到清河上任之后,就去拜会了清河崔氏的几大房,然后一眼就看中了崔璎璎。再之后,卢杞就迷失在了崔庄了,压根就没有关心正事,自然也不知道李萼这段时间在做什么。
实际上李萼对卢杞这个上官还是恭敬的,去邢州之前也有上报过自己的行动,后来还专门派人向清河禀报过战果。可惜,这一切都被卢杞给忽视了。卢杞哪里懂什么军情,他更在意的是怎么在崔璎璎面前当一个舔狗。
“他在邢州都干了什么?”卢杞眉头紧锁,紧紧追问。
“好像李萼在邢州官道上截杀落单的叛军,抢了不少的财货。”赵赞说。
“不行,这件事不能让李萼给办成了。得想一个办法,把这份功劳揽在我们头上。我卢杞要明明白白地告诉所有人:敢和我作对的,我不光要他一无所有,还要他人头落地。”卢杞眼神里的寒光冰冷冰冷的。
“那我们应该怎么做?”赵赞打了一个寒战,试探着问。
“应该这样…”卢杞朝赵赞招手,两人凑到一起嘀咕起来。
一个专门针对李萼的计划,正在悄悄形成。
……
自胡服骑射之后,燕赵人都有以武抗争的传统。秦统一六国,遇到抵抗最激烈的,就是赵国的邯郸城。在河北大地上,尤其是在魏郡、邢州一带,自古就有习武的习俗,这是从前秦所留下的民风。
短短半个月时间,“小瓦岗”在邢州突然就火了。就在前往‘小瓦岗’寨子的乡间路上,有不少汉子正结伴而行,他们的目的都是一样的,大家都想见一见最近在邢州闹得沸沸扬扬的‘带头大哥’是谁。。
“听说了吗?那小瓦岗的带头大哥,拥有一身的武艺。”
“废话,能诛杀那么多凶悍的叛军士兵的,自然功夫不弱。”
“我不信,难不成他还长着三头六臂不成?”
“就算没有长三头六臂,那也跟当年的陈咬金差不多吧。”
“这话有理,要不他的寨子怎么打出了小瓦岗的名号呢?”
“这里小瓦岗也不远了,等会咱们去了见到真人,不就知道了。”
“就是。别管他长什么样,只要能给咱们弄到粮食,我们就认他这个大哥。”
“对!只要有粮食,不当叛军,我就跟着他干了。”
“干了!”
……
小瓦岗的出名,主要得益于最近乡间的谣传:有传说巨鹿出了一位大英雄,带着一群乡民替天行道,劫富济贫。这群人由一位‘带头大哥’领导,专杀凶恶的叛军,然后把抢来的财帛救济没饭吃的百姓,乃侠义之举。
说实话,这种传说并不可信,但是在古代民间,老百姓是十分相信这种传说的。特别是在乱世,百姓既指望不上朝廷,又依靠不了叛军,他们的内心是渴望有这么一个神话般的人物出现,来拯救他们的。
人总会因为性格来决定命运,这是千古不变的定律,但凡心思活泛点的,都不会甘于现状。就比如在这天宝年间的乱世里,消息灵通点的,或者是家庭殷实点的,会去投降平原的颜真卿。又或者是一些地痞流氓,会当叛徒去投靠叛军。而乡间那种没什么见识的,更渴望成为陈咬金那样的人物。
可是他们不知道的是,‘小瓦岗’的带头大哥,其实也就是小小李庄的团练使——李萼。此时的李萼,正坐在郭氏兄弟的茅草屋内,盘算着他的计划。
“消息都放出去了吗?”李萼穿着一身粗布麻衣,完全没有一点富家公子的样子。
他的样子更像是一个不谙世事的小年轻,要不是他偶尔眼神中露出的皎洁,郭成栋还真以为他就是某个农家种地的半大娃娃。
“启禀大哥,某已经把消息都撒出去了,凡是我们兄弟以前结交过的人,都传过话了。”郭成栋恭恭敬敬地站在一边,努力学着李武等人行礼的手势。
“你不用紧张,我的老师是河北道招讨使,又不是我。”李萼安慰着说。
“唉唉…某省得,省得。”郭成栋擦了擦额头,懦懦地回答。
穿越有主角光环不假,可李萼还没有王霸之气,不至于一出场就能降得住各路妖怪。尤其是对付这种乡民,仅仅靠凶狠,其实作用有限。
所谓‘光脚的不怕穿鞋的’,老百姓历来就不怕生死,反正贱命一条。相反,越是有钱人,才会把生死看得很重,因为他们的钱还没花完,是舍不得死的。所以,李萼最终降服郭氏兄弟的办法,还是把颜真卿给抬了出来。
以一个堂堂三品大员的身份,来压郭氏兄弟这样的小民,简直不要太吓人。
“那以你的看法,会有多少人来这里?”李萼看着郭成栋问。
“方圆百十里内,各村寨应该会来不少人。”郭成栋认真地说:“主要是我传出了话,说谁愿意来拜见大哥,谁就可以领一石小米。”
“为啥要给粮食?”李武好奇地问。
“因为缺粮,大伙快活不下去了。”郭成栋认真地说。
提示:浏览器搜索(书名)+.{一,六,八,看书}可以快速找到你在本站看的书!
三零中文网【sanlingzw.com】第一时间更新《唐土两万里》最新章节。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