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零中文网

第54节(第1/2页)

《技术宅在古代》转载请注明来源:三零中文网sanlingzw.com

就算有人想要差,恐怕也得先掂量掂量再说。

思及至此,赵成义也不再强求,只是沉着脸拍拍小儿子的肩膀:“你年纪小玩心重为父不怪你,但入学后就要学着收心了,要听王大人的教诲,你大哥可是二十三不到就高中进士的,你也不能落后,知道吗?”

赵旭之一心想着怡红院的温香软,见赵成义唠叨起来没完不禁有些不耐烦:“好啦,这些话您都说多少遍了,也不嫌啰嗦...”

“臭小子,倒嫌父亲啰嗦了?”

赵成义叹息一声摇头,“好吧,入学前一天,为父就准你放松放松,但有一点,在外面不许给我惹祸,明日去见老师,今夜亥时前必须回来!”

“哈哈,父亲最好了!”

得到准许的赵旭之乐得一蹦三尺高,转瞬间便不见了踪影,徒留下赵成义哭笑不得。

虽然对于身为文官却和武将走得过进的王行之不太感冒,但赵成义也不得不承认其教书育人方面的确有一套,历年走后门进去的官家子弟中,不论多么不学无术的,最终至少也能考个明经及第。

如果不是赵旭之太不成器,赵成义也不想在王行之面前低这个头,但现在只能把骄傲放在一边,以幼子的前途为上。

夜里贺青终于被雍和帝放回府,把贺飞宇叫来书房夜谈,正事谈完后话题转到李文柏身上,听说了其要走科举之路的事后贺青也是欣慰非常,只是听到贺飞宇想要利用仅剩的一个名额把李文柏塞入半山书院时面色有些沉重。

贺飞宇看得奇怪:“父亲,此事有何问题吗?”

毕竟这事也是先前父亲同意了的。

“若早几天自然是没有问题的。”

贺青揉揉额角,“但今日上朝,就听说这剩下的一个名额,已经被工部侍郎赵成义为他的小儿子求去了,相国也准了这件事,明日他们应该就会去送束脩。”

“赵成义的小儿子?那个不学无术,整日就知道斗鸡走狗的赵旭之?”

贺飞宇不忿地一巴掌拍在桌案上,“不是听说赵旭之连《论语》都背不完吗?还半山书院,赵成义应该给他找个蒙学讲师才是正途吧?”

想起那个闻名京城的小纨绔,贺青也是有些忍俊不禁,但在贺飞宇面前还是保持着父亲的威严,强自压制住笑意:“少在背后嚼人舌根子,不嫌丢人呐?”

贺飞宇吐吐舌头表示闭嘴,但想到李文柏的状况还是有些苦闷:“父亲,就没有转圜余地了吗?李贤弟于从政民生上颇有天赋,何况现在朝中的风向...”

“今科若不能及第,怕是就没有以后了。”

贺青叹息一声。这个道理贺青又何尝不明白,怨只怨他们回京太晚,让赵成义占了先机。

“今科!”

贺飞宇神色焦急,“若是有王大人的指点还好说,若是没有……”只怕就难于上青天。

“这样吧,为父先给王大人修书一封,你明日带去。”

贺青着人备好笔墨纸砚,“虽然赵成义抢先一步,但毕竟还没递交束脩,师生关系尚不成立,只要王大人出言要收李文柏,赵成义也不能怎么样。”

贺飞宇点点头,虽然并不觉得王行之会愿意趟这趟浑水,不过也只能试一试了。

朝中局势风云变幻,在削减兵权这件事上圣上的心思并不那么坚定,文官又向来喜欢抱团,贺家此时急需在文官集团中打上一个口子。

于情于理,李文柏都是最合适的人选。

次日天刚放亮,李文柏和贺飞宇早早地就乘上马车出发了。

虽说骑马更快,但为保万一,贺飞宇把原本确定拜师后才会献上的束脩一股脑搬进了马车里,这才使得两人只能乘车前往。

王行之虽为大儒但并不迂腐,对于正常考进半山书院的学子来说,王行之并不会苛求他们束脩给得多少,但对于每年三个“走后门”的学生,则毫不客气地狮子大开口,金银珠来者不拒,给多了不嫌多给少了不高兴,往往世家也不在乎这点闲钱,就当给自家子弟买了个心安。

就这样,半山书院凭借着这些“赞助”不断修缮设施,明明没有朝廷拨款,设施完善程度却已经远超国子监。

不是没有人不满,但王行之奉旨开设书院,门生故吏遍布天下,就连皇帝在招生一事上都得给其三分薄面,一般官员要惹他还是得先掂量掂量。

原本束脩的银钱贺家是准备出的,但是李文柏怎会同意?他是行商之人,广陵的产业还在源源不断给他累计银子,于是赚到的身家银子都在马车上了。

半山书院坐落在京城郊外十里处的五华山中,因为建在山腰之上,是以取名“半山书院”,书院不设年限,入学后的学生只要未能通过科举,就可一直读下去,不过为防有人滥竽充数,王行之规定凡是连续三年考进士不中的学子,次年要么选择转考明经、明法等科,要么退学回家继续研读,成功将半山书院的学生控制在百人以内。

马夫一路轻车熟路地驶入五华山中,往来书院的学子们早已在山间行驶出了一条宽阔的道路,沿途经过皇家寺庙五华寺,在往上走约摸一炷香的时间,书院大门边呈现在李文柏眼前。

相对于国朝最富有书院的名声来说,半山书院的山门显得有些过于简陋。简简单单的石质拱门上挂有先皇亲笔题字的“半山书院”牌匾,两侧是今上御笔书写的对联——“大任从劳苦得来,愿诸君皆以天下为己任;酬知在居恒造就,效曩哲勿忘性内之良知。”

短短两行字,标明着前后两代君王对半山学子的期许,也给这书院挂上了金光闪闪的免死金牌。

这日恰逢书院休沐,内里除了少数不远千里前来求学,老家并不在京城周边的学子之外,也就只剩下了趁清闲做做学问的先生们。

门房见是贺飞宇来到,当即笑呵呵地把人请到了王行之所居别院的正堂,恭恭敬敬行了礼:“姑爷稍待,小的这就去通报老爷。”

者有话要说:“大任从劳苦得来,愿诸君皆以天下为己任;酬知在居恒造就,效曩哲勿忘性内之良知。”

,取自贵山书院

第62章比试

“姑爷?”

李文柏揶揄着看向贺飞宇,“原来少将军才是有了佳人的那个?”

贺飞宇没好气地一拳锤在李文柏胸口,表情羞涩中又带了点幸福。

王行之虽然姓王,但和宰相王敦茹一系却没有什么关系,反而跟贺青等武将更亲近一点,算是文官中的一朵奇葩。

贺飞宇小时候脾性顽劣,贺青又常年征战在外,吴氏便将其交给了世交好友王行之管教,一来二去性子没磨平,反倒和王家独女王燕飞产生了些超出友谊的感情,两家家长倒是乐见其成,干脆给定了娃娃亲。

李文柏听得连连感叹:“原来少将军还有这么段风流艳史,难怪征战在外还万花丛中过片叶不沾身,原来是为了心上人守身如呢。”

贺飞宇眉毛一竖正准备炸毛,突然听见一阵沉稳的脚步声,赶忙神色一肃老实下来,同时不忘提醒状况外的李文柏:“站好点,王大人来了!”

早听说过王行之治学严谨,李文柏忙不迭地站直身体,忍不住好奇这位连贺飞宇都闻之色变的严师会是什么模样。

原以为会是个顽固老头,却没想到王行之看起来甚为年轻,年纪看起来只有四十有余,方方正正的国字脸为其平添了几分威严,深不见底的眼眸中闪烁着坚定和睿智,虽然是个文官走起路来却虎虎生风,不查之下很容易让人以为是个武将。

王行之大步走进正堂,面对贺飞宇时严肃的面孔变得柔和几分:“坐吧,今日怎么有空来找我?”

贺飞宇先是毕恭毕敬地躬身问好,等王行之点过头才直起身体,接着从衣袖中拿出贺青的书信双手递过去:“先生,这是家父给您的信。”

待王行之接过才转身把半边屁股放在椅子上。

一旁的李文柏简直叹为观止,就算面对贺青的时候也没见贺飞宇这么老实过,这王行之到底有什么能耐,让这个心高气傲的贺家少将军如此战战兢兢?

“贺将军的信?”

王行之疑惑地接过,“有何要事不能让你当面说,还得特地写信?”

贺飞宇嘴角紧张地绷直,眼神不住地示意李文柏待会儿千万别掉链子。

李文柏倒没怎么紧张,要论装逼,古人的装逼段位比之现代的各种面试官还是稍微温和了那么一点,他现在满心满眼都是对这位当世名儒的好奇。

王行之一目十行地浏览完信件,看向李文柏的眼神略微有些惊讶:“你就是那个发明制造了肥皂、花露水、缝合之术等等的李文柏?”

尤其是一路行军所做之事,这让王行之极为赞赏。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新书推荐

我只想算命,你却让我当国师三国:我刘备也是绝世武将大秦:最狠丞相,杀出个万世永昌女帝:假太监,朕的后宫都让你凿光了全球沙化之我在异世攒功德春枝缠谍战风云录:大宋三国之美女如此多娇那年,那雪,那个醉酒书生大汉:开局刺杀刘彻,求诛九族倒拔三国朱元璋:逆子,这皇位非你不可!朕,乃万岁!舔狗三年,只为开启军工系统造反我没兴趣,父皇别害怕我在水浒做奸商我家娘子太体贴金玉满唐诸葛重生:众将士,随亮北伐!臭县令朕怀孕了无敌县令:从替哥哥入洞房开始我在异世界召唤继兄不善大宋小农民最狂上门女婿封地三年,百官跪求登基!叛军围城,我皇太子揭棺而起!穿成乖软夫郎的农家书生三国之从购买并州牧开始乱世种田日常玄天宗修行记事朕,剩者为王大唐:穿越李恪,配角怎么当皇帝(HP)Forgive带着美女闯三国我在三国逆转乾坤武官子的科举青云路开局贪成五亿县令,女帝求我多贪点?大唐小说家重生三国,我抢了刘备的皇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