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零中文网

第五十二章 淮西阴影

天才一秒记住【三零中文网】地址:sanlingzw.com

第五十二章

淮西阴影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何夕道:“而今西湖虽然只能,留待残荷听雨声。却别有风味。”

一切都尘埃落定了。

杭州官员几乎全被拿下来了。一时间整个杭州都停摆了。

这仅仅是一个开始,浙江的问题并不。他也不知道今后有多少问题需要清查。

何夕明白自己的权力界限。他是来查郭桓案的,并不是来代理浙江布政使的。仅仅是将精力放在案子上,虽然郭桓下狱之后,好像一瞬间去了精气神。呆呆的,不管怎么问一句话都不。

但是锦衣卫还是有办法让他开口的。

何夕只需对照各方证词,以及对照郭桓藏起来的私账。

只是不查不知道,一查吓一跳。

各种汇总下来,郭桓贪墨,挪用。以及损公肥私等总计有五百万石之多。

之所以总计贪墨数字是粮食,而不是钱,是因为明初铜钱不多,多是宝钞。而宝钞的价值相对来,并不是太稳定的。故而以粮食来统计是最客观,而且大明赋税本身就是粮食。

虽然比不上空印案,也算是惊大案了。

不过,最让何夕注意的,其实是郭桓的那些话。

虽然郭桓无耻之尤,但是他的有些话,还是有道理的。朱元璋苦心经营的财政体系,在很多方面限制的官员,但同时也限制大明朝廷本身。甚至何夕觉得,郭桓某些行为,估计是普遍现象。

毕竟,郭桓几年后到了中枢。很快就连通各省布政使。历史上郭桓案,直接将全国所有布政使都牵连进去了。

而今郭桓没有走进中枢。但并不代表其他布政使都是清白无辜的。

只是,不在其位不谋其政。何夕不会在这一件事情发表意见。在办完案子之后,就开始一边等待朝廷的回文,一边游览杭州美景。既然来了杭州,西湖是万万不可不游的。

不过比起后世的西湖,而今的西湖更有古典的味道。

何夕这几日都在西湖。

只是今日延安侯唐胜宗忽然来了。何夕只能来接待。

唐胜宗听何夕如此,哈哈一笑,道:“我是一粗人,不懂这些诗文。只是这西湖来往次数多了。也就是那回事。”

何夕道:“侯爷是生英雄胆,不会在意这些。”

唐胜宗爽朗地笑道:“何大人,你是太子的人。我也不拐弯抹角了。这一段是我暂代浙江政务。也知道这案子牵扯很大。不知道何大人,回去之后,如何向陛下禀报?”

浙江官员几乎被一网打尽,甚至还出现了持械对抗锦衣卫的事情。可以,凡是在杭州的官员都要在大理寺中走一遭了。布政司,按察司更是重灾区。有一个算一个,都谈不上清白。

如果在明中后期,这种让军方暂代政务的事情,决计是不可能发生的。但是在明初,武贵文贱。甚至有这样的规定,如果某地用兵。则布政使直接充当,某大将军行辕的长史。也就是大将军行辕的幕府官员。就好像傅友德这一次为征南大将军。西南各地文官都要向傅友德负责。

所以,在浙江官员都不可以信任。从中枢调派官员有比较远的时候。唐胜宗暂时管起整个浙江的政务,也是很正常的事情。

甚至对唐胜宗来也算不得出力。

毕竟在跟随朱元璋征战的时候,文武民政很多时候是分不开的。这些将领上马管军,下马管民,也是常有的事情。

不过,何夕也知道。到底是今时不同往日。

朱元璋在各方面都在限制武将的权力,浙江这种情况,不可能长久地维持下去。只是何夕不明白,唐胜宗忽然来找他,出这样的话,是什么意思。

何夕道:“自然是有什么,什么?还能怎么?”

唐胜宗道:“的确,自然是有什么什么。只是,陛下要你来查案,恐怕不仅仅是让你有什么就什么吧。这随便派一个人过来就校”

唐胜宗得不错。

如果仅仅是有什么什么,将下面情况如实反映到上面,这样做虽然合格,但也仅仅是合格而已。如果想要出彩,最少要准备一个处理方案。总不能朱元璋问起,不知道该怎么办啊。

何夕此刻也明白唐胜宗的意思了。

是的。何夕对郭桓案是有自己的想法。而今为此案第一经手人。朱元璋定然会询问何夕的想法的。而唐胜宗恐怕是有自己的想法。想要与何夕通通气。

何夕道:“晚辈愚昧,此事太过重大,一时间也不想不出什么办法。还请侯爷指教。”

唐胜宗微微一笑,道:“你是陛下的子侄,也算是我们自己人。我也不瞒你了。我的意思很简单,此事一定要从严从重,杀鸡儆猴。这下是我们打下来的。总不能让这些人给祸害了。”

何夕一愣,道:“如果按这个做法,恐怕要牵连万余人吧。”

唐胜宗道;“无妨,不过万人而已。不管多少人,也不能坏了陛下法度。你是不是?”

何夕迟疑道:“侯爷所言极是。”

何夕一时间揣摩不出唐胜宗的意思。是因为朱元璋执法太严苛。以至于这位侯爷心有怨言。要让参与到郭桓案中的江南士林好好享受一下朱元璋的关怀。还是有别的想法。

唐胜宗道:“而今浙江各级官员都空缺,一时间我也找不到足够的人手。何秘书可有推荐的人选?我也好做安排。”

何夕一愣,道:“这就不必了吧。”

唐胜宗道:“哎。你的哪里的话,这下是我等之下。总不能让这些大头巾占了位置。”

唐胜宗将话到这里已经够露骨了,随即他也不别的了。反而与何夕谈论起杭州的风情了。

何夕最后送走唐胜宗的时候,唐胜宗还叮嘱何夕,将名单送到他那里。他会安排的。

何夕目送唐胜宗离开的背影。忽然明白,朱元璋与开国功臣之间,为什么会走在决裂。原因很简单。

朱元璋觉得大明江山是朱家的。而这些开国功臣觉得,大明江山固然是朱元璋的。但也是他们的。是他们一手打下来的。理所当然地拥有政治与经济上的特权。

如果,这些开国功臣如李善长,有造反的心思。这自然是假的。但是想从大明江山之中分一杯羹,保持李家的权势,却是有的。

而唐胜宗与李善长关系不错。他是李善长的人,是有些过了。毕竟都是开国功臣。即便爵位有些低,也很难为人门下走狗。即便这个人是李善长。不过,当年朱元璋起兵之初,李善长长袖善舞。诸将之间有了矛盾,李善长就是调解人。

大明开国的文臣几乎全部是李善长的下属,而在军中李善长的人脉也很厚实。唐胜宗与李善长这么多年的交情,在很多政见上也是有一些相似的。

即便被贬出京。唐胜宗依然没有变。

而今大明科举被罢。官员多为举荐。而唐胜宗主张大规模清理,并不是他多在乎朱元璋的法度,而是借此清理出很多官职。让唐胜宗这帮淮西勋贵,可以将人手安插到很多关键位置上。

甚至何夕有一些怀疑。

杭州如此铁板一块。郭桓如此嚣张。唐胜宗在浙江也不是一日。他是真的一点也不知道,真的清清白白。还是-----。

何夕想到这里,就不敢多想了。

毕竟,眼前的乱子虽然大。但其实郭桓的根底并不厚,当今浙西集团已经消散得差不多了。最多扯下来几个尚书。如果在别的朝代,牵扯下来几个尚书,算是惊大案了。

但是刚刚,也就是去年。朱元璋办胡惟庸案,已经将六部尚书,还是御史中丞全部给办了。再来一次,也不算什么。

只是唐胜宗如果牵扯下去就不一样了。

且不,李善长还活着,虽然在野养老。但是这等人物,只要他一日不断气,他的政治影响力就不容忽视。而且大明刚刚掀起征南。甚至明年也会出兵塞外。

这个时候,对淮西勋贵动刀子,实在不是时候。

而且何夕也没有证据。毕竟唐胜宗力挽狂澜。才挽回了杭州局面。更是参与善后,即便有证据,也消灭得干干净净了。更不要。何夕有更深沉的担心。

区区一郭桓,逼急了还要造反。

而唐胜宗这样的开国将领。威信十倍于郭桓。背后还有庞大的淮西集团。即便在胡惟庸案打击之后,依然是一个庞然大物,是不能轻动。

而今何夕不管想到了什么。都必须忘记。

何夕忽然有些同情朱元璋了。原本可以依靠的淮西勋贵集团,渐行渐远。甚至快要到了分道扬镳的地步。而他准备扶持的士大夫集团与他又不是一条心。

朱元璋虽然是开国皇帝,但是如果没有支持的政治集团。也是很危险的。

这也是朱元璋屡兴大案的原因之一。

他太没有安全感了。

小说推荐:【新棉花糖小说网】《宝珠也想不到[重生]》《维持女配的尊严》《超时空快递》《封神:开局被抽龙筋》《你不许再亲我啦[快穿]》《逢君》《守寡后我重生了》《嫁给铁哥们》【花瓣小说

《大明公务员》转载请注明来源:三零中文网sanlingzw.com,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新书推荐

穿成乖软夫郎的农家书生我的臣子们都太逆天了!开局贪成五亿县令,女帝求我多贪点?大唐小说家我在异世界召唤继兄不善武官子的科举青云路三国之美女如此多娇三国之从购买并州牧开始我家娘子太体贴玄天宗修行记事大唐:穿越李恪,配角怎么当皇帝叛军围城,我皇太子揭棺而起!我在水浒做奸商随母改嫁,我跟继父约法三章造反我没兴趣,父皇别害怕倒拔三国太子我啊,最喜欢做好事了春枝缠我在三国逆转乾坤舔狗三年,只为开启军工系统让你当江湖大佬,你成了军阀?最狂上门女婿女帝:假太监,朕的后宫都让你凿光了三国风云:群雄争霸天下朱元璋:逆子,这皇位非你不可!大明风流金玉满唐臭县令朕怀孕了大宋小农民三国:从麦城称霸世界带着美女闯三国我只想算命,你却让我当国师诸葛重生:众将士,随亮北伐!无敌县令:从替哥哥入洞房开始全球沙化之我在异世攒功德重生三国,我抢了刘备的皇叔朕,剩者为王三国:我刘备也是绝世武将封地三年,百官跪求登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