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风晨露提示您:看后求收藏(三零中文网sanlingzw.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电转雷惊,自叹浮生,四十二年。试思量往事,虚无似梦,悲欢万状,合散如烟。苦海无边,爱河无底,流浪看成百漏船。何人解,问无常火里,铁打身坚。须臾便是华颠。好收拾形体归自然。又何须著意,求田问舍,生须宦达,死要名传。寿夭穷通,是非荣辱,此事由来都在天。从今去,任东西南北,个飞仙。
——大圣乐
有一日,师父刚要开始登坛讲道,咱们这些弟子们翘首以待,他忽然用一种平静语气说道:“悟慧,
外面有个修行的来了,可去接待接待。”
众位师兄师弟,有的面面相觑,有的看向祖师,还有的看向了我,似乎透过我,能发挥他们生动的想像力,勾画出新人的面貌。
我没问到底是谁来了,静默不语,乖乖出去开门,对于高人而言,一句话能有七、八种意思,别枉费心机去猜测。
结果,门外没人。
师傅说有修行的来,那肯定就有人啊,我只好开口嚷:“什么人在此骚扰?”
洞府边的松树上突然有了响动,跳下来一只大猴子,居然还穿了件人衣服(是一件不怎么合体的蓝褐色长袍),仔细看,它衣服上还黏了几片松子壳,想必刚才一直在松枝上摘松子吃。
“仙童,我是个访道学仙的弟子,不敢在此骚扰。”
这猴子居然知道礼仪,懂得人言,弯腰行礼。
原来来修行的不是人,是只猢狲。它长着金色的皮毛,两只眼睛像黄般,瞳仁转而转,充满好奇的光辉。
猴子并非本山常见的动物,好多同门从没见过,自它进来,就好奇的观察,要不是祖师在上,早就上前逗逗它了。
师父赐了它姓氏——孙,名字——悟空。
《元辰经》里说,人生各有厄会,易名字,元气变,可以延年度厄。后来不知哪一位业余爱好算卦测字的师兄开玩笑,分析小师弟的姓名:孙乃“子之子”,这姓氏细细剖析,就是个后辈小子的姓;悟空——大乘佛道追寻的乃是证悟空性。孙悟空这名字,就预示它是个学大乘佛法的小和尚!
可惜这位师兄后来没在“卜算”这学问上走下去。
自孙悟空入门,也和我们这些人类一样,安排了个住处,咱们这有规矩,大家都住通铺,最新的新人,要睡靠门的位置,睡它旁边的师弟悟明(孙悟空来,他总算也成了师兄,不是最小的啦),小声问我:“它身上有没有跳蚤虱子?”
孙悟空东张西望,对什么都好奇,恨不得全摸一摸碰一碰,耳朵偏偏灵,接过话来:“没有!没有!”
“那你会不会乱动乱挠啊?”
悟明还是一副担心的样子。
“不会!不会!”
悟空答的很快。
我干脆和悟明换了铺位,免得鼓噪。
“打扰打扰!”
孙悟空和我揖。
孙悟空是个自来熟,很快就能把它的来历摸清楚,它是东胜神州傲来国花果山人氏,因为不想老病身亡,就寻思求仙,先乘坐木筏过了东海,到了南瞻部洲,学了些人话人礼,八、九年也访不到一个仙!然后又是搭乘木筏,过了西海,到了这西牛贺洲,遍访名山,终于来到这灵台方寸山,斜月三星洞,结束了旅程。
次日一早,悟空师弟就由我带领,参观了各个廊庑殿堂,我告诉它,咱们山里没有打更的,也没有鸡鸣叫早,反正都是随着太阳起,每天都要听祖师讲课,习字,烧香,另外还有日常工:扫地、锄园、养花、种树、砍柴、烧火、挑水、担水、你为新人,什么都要学,最好尽快学会。
“这样能长生吗?”
悟空师弟问。
我想说这些和长生没任何关系,不过也担心这么老实说了,它干起活来三心二意,就只好道:“怎么这等性急?
什么事儿都需要循序渐进,哪能现在就开始妄想。”
它觉得我讲的很对,就没多问了。
我出生在附近的小村,父亲是猎户,母亲是养蚕女,母亲节省每一个铜钱供我上学读书,我认为将来应该当个教书先生——这样受人尊敬,还能收到束脩(孙悟空这样,一点学费都不交的,我觉得一辈子收一个就足够了,学生都这样子,老师就要学会吸风饮露啦)。
我努力学习,成绩很好,学业一直都不错。
恰逢灾年,父亲母亲染了疫病,双双去世,我一个人,粗通的文墨对生计毫无帮助,年纪幼小也做不了什么工,再加上没哪个亲戚愿意养,干脆进了山里当道士,菩提祖师大概是不差钱,只要收下入门,至少不会饿死。
大概是往日好好学习已经成习惯了,我在这三星洞的学习也不错。但是孙悟空迅速后来居上,学的飞快,要是组织一场理论考试,肯定它第一。
孙悟空和我们一起学习言语礼貌,讲经论道,吃住都一起,也没见它早起晚睡爬起来苦读啊,大概它是个天生奇才,我琢磨不出的道理,它像一听就懂,一懂就通,对道术的领悟力是惊人的。
悟明是个直性子,抱着《黄庭经》喊:“我居然输给一只猴!”
旁边有人偷笑:“咱们都输给一只猴。”
悟空能记得从石头蹦出来后自己经历的所有事情,一切鲜明清晰。我们试过了,随便提示一个日期,它能说出所做事情的具体细节,例如,三年前端午,中午午餐吃的是青菜,菠菜,小米饭,悟明毛手毛脚打碎了一个瓷碗,悟空午后在烂桃山砍柴,找了一个碗造型的石头,带回来给悟明用,那天我换了一双新布鞋……
道门中有三百六十旁门,每个人都可以选择有兴趣的,继续深入学习,像我,修习的是“医”,而悟明,学的则是“墨”,我觉得任何时候医生都不愁生计;悟明则觉得墨家机关术神妙莫测,至于孙悟空,祖师还没问它具体目标……然而它志向远大,立志成为——“佛、仙、圣人”。
“我要超出三界,不入五行,不老长生,与天齐寿!”
——这等宏图恕我理解无能。
偶尔看它盯着深山思考人生(猴生),不晓得它在想啥。
我和悟明都觉得,若求仙不成,靠着学的技能知识,还能在人世谋生,可孙悟空是只猴啊,听它吹牛,还是一只猴王呢(花果山水帘洞洞主,听起来挺威风),底下有几千猴子猴孙。哎,我们也不好告诉它,它离开花果山十来年,搞不好就有旁的身强力壮的猴,占了它的山,抢了它的猴妻猴妾,在它的家乡威福好不快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