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零中文网

第3章 先求自保

《南明:重生朱由崧》转载请注明来源:三零中文网sanlingzw.com

第3章

先求自保

你以为朱由崧面对的只是朝中嚣张的文臣吗。

更加糟糕的是支持他上位那几个武将。

支持他上位的四位武将分别是刘良佐,刘泽清,高杰和黄得功。

这四人除了黄得功有一定的战绩外,其他几人原本就是败军之将,对战农民军李自成时,多次带头逃跑,现在有了从龙拥护之功,刘良佐封广昌伯,刘泽清封东平伯,高杰封兴平伯,黄得功封靖南伯。

弘光朝廷为了加强长江一线防线,设江北四镇,由这四人驻守。

可这四镇仗着自己兵强马壮,丝毫不将朝廷放在眼里,听封不听调,甚至是因为争地盘而相互攻伐。

驻守淮安的刘泽清部,打仗不行,虐民却是很行,他贪慕奢华,只顾享乐,让手下兵丁大肆抓捕民夫帮他修大别墅,据说修的园子堪比皇宫。

兴平伯高杰看中扬州繁华,就想着占据扬州安置自己的家眷,扬州百姓知道高杰部队军纪败坏,不让他带兵进城。

高杰听闻大怒,引兵将扬州城围了,并传信刘良佐和刘泽清,准备联合几人一起攻下扬州好好劫掠一番。

史可法前去劝阻,被高杰直接扣押长达一个多月之久,要知道史可法可是江北督师,是江北四镇的顶头上司。

高杰的这个做法,严重打击了朝廷和江北督师史可法的威信,使得后来满清南下,身为督师的史可法根本调不动多少兵马。

而且高杰为了争地盘,还领兵袭击过黄得功,双方打了几仗,伤亡数千。

以上种种可以说是四镇极度嚣张跋扈,后来清兵南下,除了黄得功战死,其他人几乎都是望风而降。

朱由崧一开始原本还是想要有一番作为的,准备做个中兴之主的,但这些朝廷大臣武将的种种作为,让他有心无力,最后直接摆烂不理朝政,花天酒地,夜夜笙歌起来。

此时穿越来的朱小崧心中再次哀嚎,穿越你倒是给我整个好点的啊。

不求秦皇汉武,唐宗宋祖,哪怕是给我明初也好,最不济穿越成朱由检手中都还有不少好牌。

可是这到了朱由崧身上,想要改变明朝局势,这已经不是地狱难度,而是噩梦s级难度了。

朱小菘穿越来前,朱由崧已经开始躺平两个月了,朱由崧白天喝酒摆烂,晚上和妹子们玩不穿衣服的游戏,都要嗨过头了。

不过为了不被抓去菜市口凌迟处死,朱小崧明白自己现在绝对不能摆烂,还得想办法尽力抢救一下。

从后世穿越的朱小崧明白南明朝的历史走向,这是他目前唯一的优势。

今年4月汉奸吴三桂引清兵入关,在一片石击败李自成的军队,五月满清进入北京城,李自成撤入山西后清兵没有马上追击,并且长达一个多月清兵都没有任何军事行动。

为什么?因为清兵正在北京城忙着搜刮金银财货,北京的一帮明朝权贵可相当有钱,先被李自成拷饷七千万两白银,清兵入关后又搜刮出了三千万两白银。

多尔滚原本只是想在北京抢劫一番后返回关外的,范文征等一帮汉奸却劝他入主中原。

多尔滚刚开始也是犹豫的,但是南明弘光朝廷的一系列骚操作,让多尔滚下定决心入主中原,发兵全面攻打大顺军。

南明群臣干了啥呢,他们听说吴三桂引清兵入关击败李自成后,居然兴高采烈。称吴三桂收复神京,功在社稷,并封吴三桂为蓟国公,给了诰券、禄米,发银五万两、漕米十万石,让人送去北平城劳军。

南明群臣眼光狭窄,他们对吴三桂这种引狼入室的行为居然大为赞扬,还一厢情愿沾沾自喜的要“联虔平寇”。

多尔滚没了南明的后顾之忧后,让多铎和阿济格各领一军,兵分两路进击退回西北的大顺李自成。

这时的朱小菘很是郁闷,他穿越过来都崇祯十七年十二月底了,他虽然知道这段历史,却根本改变不了什么,这个时候正是李自成被多铎和阿济格的两路大军打败,已经将要退出西北地区了。

等过了年,马上清兵就要南下了。

朱由崧当皇帝最大的败笔是放弃应天城,连太后和朝臣都不通知就直接连夜跑路了。

现在他朱小崧来了,绝对不会犯这个错误,最不济也得组织军民来个应天保卫战。

要知道这应天府的普通百姓还是有很多人爱国的,而且应天府的城防工事修建得超级坚固,据说二战时小日子投的航弹都炸不坏明朝修建的城墙。

对,不能慌,还有四五个月的时间,好好谋划一下。

自己知晓南明的这段历史进程,得从中找到可以改变的可能。

他要把朝中那些有骨气的忠臣义士弄得多多的,将那些没骨气的奸臣败类弄得少少的。

朱小崧拿来笔,把明末历史中他熟知的事件和名人全部写下来。

但是写着写着,朱小菘感觉自己浑身都凉嗖嗖的。

他在纸上写的一堆名字中,左边是忠臣,右边是奸臣。

但现在应天府城中,朝堂上占据着重要位置的文臣武勋,除了刑部尚书解学龙,侍郎高倬等寥寥数人,其他绝大多数居然全都靠不住。

留在南明朝廷堂文臣武勋大多都是一帮内斗内行,外斗外行的主,等清军来了发现自己没力气斗了,就马上跪下换个老板继续当官继续嗨。

朱小菘放下笔杆子,心中再次无声吐槽。

朱小菘让自己冷静下来想办法。

像刘宗周、陈子龙、章正宸等有进取心的忠臣义士,应该尽快将他们召回来。

还有将来打应天府保卫战,也必须得有一个军事能力卓着,且对大明忠心的将领。

南明弘光朝有没有忠心的名将,猛将?其实是有的。

孝陵卫指挥使梅春就是个猛将,清兵进入应天府,梅春组织孝陵卫意图夺回应天城,但因兵力太少,最后只剩十八人。

孝陵卫指挥使梅春带领仅剩的十八名士兵和清军拼杀,力斩350名清军。

至于名将,离应天府不远就有一个,他就是江阴县的典史阎应元。

要是把战绩作为参考,阎应元的军事才能在南明绝对能排进前五,甚至是前三。

阎应元不是什么朝廷大员,只是一个离休的典史,相当于现在退休的县公安局长,在明朝只是一个连品级都没有的小官吏。

只是给阎应元的表演舞台太小和时间太少了。

但就是如此,阎应元依然用那小小的舞台,和那有限的资源,在短短的八十一天绽放出耀眼的军事光华。

多尔衮颁布剃发易服令时,遭到了汉族人民抵死反抗。

阎应元和陈明遇带领江阴县人民抗清,在没有援军的情况下孤军奋战,小小的江阴县城和清军战斗八十一天,城门失守后又和清军打巷战,全县军民至死不降,杀死清兵七八万。

最后阎应元还留下壮烈绝命诗:“八十日带发效忠,表太祖十七朝人物,十万人同心守城,留大明三百里江山。”

“田成!”

朱小崧叫来贴身太监。

“陛下,您有何吩咐?”

一个长得珠圆玉润的男人,抱着佛尘,迈着小碎步出来,跪在朱小菘面前。

这个太监叫田成,从小就是朱由崧的贴身太监。

朱小菘看着眼这个白白胖胖的贴身太监,感觉心中腻歪,很是郁闷,吩咐道,

“传诏!让江阴县典史陈明遇和前任典史阎应元来京面圣。”

“陛下,你何事要找两个小小的典史?”

田成没有立即起身去传旨,而是一脑门子问号。

“怎么!朕要召见谁,还要你这狗才恩准!”

朱小菘穿越成倒霉催的朱由崧,心中一直很恼火。

结果融合了朱由崧的记忆后,发现这他娘的就是个神级大天坑。

现在田成还敢叽叽歪歪,不由得对他大声怒吼起来。

“不是,陛下,奴婢就是好奇问问而已,我现在就去传诏。”

田成被朱小菘一吼,缩了缩脖子,连忙恭身应了出去传诏。

这时朱小菘又改了口。

“等下,这也快过年了,现在让他俩来京,怕是连年夜饭都没法和家人吃了,让他们在家过完年再来京吧。”

“是!”

田成心中直犯嘀咕,他总感觉今天的主子爷有些不一样,也不知道江阴县两个小小典史是什么来头,皇爷一副十分看重的样子。

冰点温情提示您:看后求收藏(三零中文网sanlingzw.com),接着再看更方便。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新书推荐

大秦:最狠丞相,杀出个万世永昌三国之从购买并州牧开始朕,乃万岁!我家娘子太体贴带着美女闯三国太子我啊,最喜欢做好事了朱元璋:逆子,这皇位非你不可!武官子的科举青云路叛军围城,我皇太子揭棺而起!谍海无名大唐:穿越李恪,配角怎么当皇帝三国风云:群雄争霸天下全球沙化之我在异世攒功德臭县令朕怀孕了无敌县令:从替哥哥入洞房开始穿成乖软夫郎的农家书生继兄不善朕,剩者为王我在水浒做奸商舔狗三年,只为开启军工系统金玉满唐玄天宗修行记事大明风流大汉:开局刺杀刘彻,求诛九族明末:边军不退我在三国逆转乾坤让你当江湖大佬,你成了军阀?我的臣子们都太逆天了!乱世种田日常随母改嫁,我跟继父约法三章开局贪成五亿县令,女帝求我多贪点?造反我没兴趣,父皇别害怕最狂上门女婿大唐小说家女帝:假太监,朕的后宫都让你凿光了三国:我刘备也是绝世武将春枝缠大宋小农民那年,那雪,那个醉酒书生我只想算命,你却让我当国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