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零中文网

第36章 在浙兵、白杆兵中发展线人

天才一秒记住【三零中文网】地址:sanlingzw.com

朱由校对孙如游一直都在关注,但是这位工部尚书王洽,后世名声很不起眼,所以一直没多关注。

这人今天说话不多,但表态时立场都很明确,坚决跟着刘一璟、周嘉谟。

他看起来低调不怎么参与党争,实际可未必是这么回事。

要小心工部,京城最主要的三个兵工厂中的两个--军器局和王恭厂。

只有内府的兵杖局是司礼监管辖,工部除了原材料外插不上手。

内府兵杖局火药不多,反而是仪仗和马匹用的旗帜、马鞍非常多。

这些天调入宫的火药,大部分来自工部,这么说接下来7天必须警惕起来,不能让工部和朝廷发现自己真正意图。

“这几位我清楚了,成国公和杨涟的情况我都知道。前者一直在观望左右,也没人跟他多说。后者一直看着脚下没多说话也没多抬头。”

“殿下所说正是,我等观察也是这个情况。”

朱由校基本判断出众人立场和关注点,最紧要的事是不宜从工部大量搬火药进宫了。

可是现在的葡萄弹才够一半,火药制造炸弹才3成,如果火药不够一切都玩不转。

怎么才能再搞大量火药入宫呢?

有了!

他想到了一个办法。

“刘同知,通州集结的大军还在通州吗?”

“呃……目前还在,原计划准备开拔辽东,但陛下病重,辽东熊经略也被弹劾,所以大军何时开拔还没确定。”

刘侨庆幸自己还算是尽职,在关注大明军事方面的事。要是锦衣卫其他人的话,未必能准确回答这个问题。

“好,三个月前,集结通州各军中,最厉害的浙兵和白杆兵火并一事,你可知晓?”

“臣听说过。”

“那他们火并的原因呢?事后又是怎么处理的?”

太子这么一问,即使是刘侨也都额头冒汗了。

调查情报、处理事端,确实是锦衣卫的职责。虽然现在文官掌握了调查与上奏的大权,但锦衣卫该做还要做好。

“臣所在锦衣卫没插手此事,听说当时对他们两边各有责罚。”

“责罚?责罚浙兵与白杆兵,却没调查出真相?没调查出通州大仓与工部对他们补给分配不均,造成了双方矛盾吗?”

“此事臣确实不知。”

“这也是我推测的,感觉浙兵被人当做了一把刀,而石柱土司的白杆兵则根本没拿到足额的粮食和军饷。这也是文官的老套路了。”

刘侨很震惊,但也猛然想起一些事。

他想起万历二十三年,戚家军讨薪乱的案件。还有平定西南杨应龙之叛……川军到手银子只剩应发的2成,土司兵几乎一成都没有。

再加上通州两支南军械斗,怎么看都让人扼腕叹息。

殿下一直关注吗?

他要为这些将士们追寻真相、讨个说法?

原来如此!

所以太子殿下一直联络兵部尚书黄嘉善、刑部尚书黄克缵……

这是要拨云见日了啊~

刘侨虽是锦衣卫,但也是武官体系的一员,还是隶属于皇室的武官。

一想到殿下要为这些真正的精锐老兵要个说法,内心非常激动。

“刘同知,浙兵和白杆兵不仅不该罚,反而该补偿。”

“臣明白!”

刘侨大喜回道。

朱由校没想到平时沉稳的刘桥,对此事非常期待,看来自己没看错人。

“浙兵戚金和张名世是练兵和火器专家,让他们被贬蹲大牢是之前的过错。我要给他们更多温暖、信任、奖赏和地位。

石柱白杆兵的秦良虽是女将,却是巾帼不让须眉的英雄。她的兵最善吃苦和肉搏,辽军要是有他们或她们的十分之一勇气,何愁建奴嚣张。”

他发自肺腑称赞两军和几位将领,托刘侨不久后跟他们见面时,把这些话带到。

“殿下,臣记住这些话了。可是近期会有何事找他们两支兵马呢?”

朱由校双臂抱在胸前,侧脸望向正在训练的锦衣卫们,轻叹一口气道:“刘同知,大伙训练成果不错,从火器制到使用,从守护我到坚守宫城,都很不错。

但是没有百战老兵的血气!”

刘侨听了瞳孔一缩,这话的意思是……要让浙兵、白杆兵入宫,指导训练吗!?

这可太惊人了。

“刘同知,两军各入宫10人,白杆兵还要半数女兵,如此守护我的兵马才能更进一步啊。”

“臣明白了,但是身份终究有些不合适。”

“不合适吗?”

朱由校却嘿嘿一笑:“他们二十人明明是锦衣卫啊,还各有一个百户呢~”

……

十三位大臣出了午门以后,已经是太阳西下即将天黑。

他们召进宫里承担托孤重任,宫外面自然是许多人迫切期待最新消息。

六部、都察院来了不少人,光禄寺、六科廊等各个衙门的人,也各自聚成一团等着,还有翰林院的学士,七嘴八舌地猜测起来。

这在平时是不太可能出现的场景,然后万历皇帝久不上朝、泰昌皇帝一登基就病,文官们早习惯自己就是天了。

这不,趁着位高权重的到大臣们不在场,干脆在午门外聚集谈论政局,高声交流各色流言,唾沫横飞好不快活。

看到这个场景,首辅方从哲率先站出来,提高嗓门对众人说道:“陛下已召见我等,嘱托我们各司其职不要听信流言。”

文官之首的威望还是有的,大臣和士子们都安静下来。

人群中忽然挤出一个人,正是左光斗。

“文儒你可还好?有无遭受挺仗!”

左光斗嗓门很大,大伙都知道他在说杨涟入宫可能遭受责罚甚至挺仗的事。

一下子就把大伙的注意力,从不要相信流言,转移到正直大臣有无遭遇危险上来。

杨涟抢出一步:“大伙放心!琏无事!”

“好!”

左光斗带头呼喊,御史、言官和清流纷纷叫好附和。

内阁次辅刘一璟也走上前一步:“哈哈哈!陛下身体已有好转,还亲自跟杨涟交谈很多句话,称赞他的忠义呢。”

“好!”

“陛下英明!”

很多官员被带了节奏,其实泰昌确实说他忠义,但更强调让他不要信谣言。

但是只要断句巧妙,只截取一部分话,就能竟然讲成泰昌特别欣赏杨涟,说了很多句称赞他的话。

小说推荐:《泼刀行》《不随心所欲能叫重生吗?》【读趣阁】《好莱坞的亿万富豪》《制霸超级碗》《龙只想水群,不爱待在洪荒》《文明之万象王座》《末世第一狠人》【亲亲小说网】《回到过去做财阀

《大明:我不是木匠皇帝》转载请注明来源:三零中文网sanlingzw.com,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新书推荐

造反我没兴趣,父皇别害怕全球沙化之我在异世攒功德谍战风云录:大宋太子我啊,最喜欢做好事了朱元璋:逆子,这皇位非你不可!那年,那雪,那个醉酒书生我在三国逆转乾坤大唐:穿越李恪,配角怎么当皇帝我在异世界召唤谍海无名继兄不善三国之美女如此多娇(HP)Forgive穿成乖软夫郎的农家书生大宋小农民叛军围城,我皇太子揭棺而起!臭县令朕怀孕了大汉:开局刺杀刘彻,求诛九族舔狗三年,只为开启军工系统重生三国,我抢了刘备的皇叔女帝:假太监,朕的后宫都让你凿光了无敌县令:从替哥哥入洞房开始乱世种田日常最狂上门女婿诸葛重生:众将士,随亮北伐!带着美女闯三国武官子的科举青云路大明风流我的臣子们都太逆天了!封地三年,百官跪求登基!我家娘子太体贴朕,乃万岁!清末土司王金玉满唐我只想算命,你却让我当国师让你当江湖大佬,你成了军阀?玄天宗修行记事三国风云:群雄争霸天下朕,剩者为王开局贪成五亿县令,女帝求我多贪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