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三零中文网】地址:sanlingzw.com
第816章
芳华易逝
而他这个国王能在斯里兰卡作威作福,原因其一是他真有实力。
郑氏一官党在福州所有的一切都转变成了海贼王纵横大海的资本,起步本就不凡,此后纵横列国海疆之间,掳掠极多,压的东南亚诸多岛国或临海国度不得不依附大明换得庇护。
其二,大明不需要他继续唱白脸后,郑芝龙就交出了大量金银换得大批武备,随后按照朱由检的剧本来到了这印度洋。
大明与大清需要更多华人政权,形成子文明,作为华夏文化圈的边缘地带。
文化上,也需进可攻退可守。
郑芝龙不是第一个在世界范围内胡乱开花的小国王,也不会是最后一个,随着两大帝国的煌煌天威愈发辉煌,就算没有雄厚的资本,但只要风够大,难免不会成为顺风直上云霄的猪。
当然,这些国王,殖民地掌权者,强盗头子海盗头子等乱七八糟的人,也只是偌大的华夏文化圈核心族群中的极少部分人。
大多数人,能做的也只是享受下帝国崛起,生产力爆发,外带收割全世界所带来的‘盛世’而已。
“哟!刘爷!您早!吃着呢!”
作为大清龙兴之地的辽东,也是大清工业化程度最高的地区,自然是盛世中最是蜜里调油的福窝窝。
一大早城区最富贵的街区,身披貂皮大衣,锦缎面的棉袍,一身金银珠玉更是彰显牌面的旗人老爷早起带着两三个奴才上街溜达,互相招呼着就三五成群这边踹一脚正扫雪的奴才,那边摸一把大冷天站在暖汤外拉客的小姑娘,各寻乐子。
有事儿的出门自然有专门的奴才拉车。
这还不是买不起马。
精壮的奴隶可比马儿要贵许多,用来拉车才气派。
若是识字的,买上一份报纸,一个奴才拿着看,一个奴才在边上伺候着把吃食喂到嘴边。
“李爷!来来来,报纸看了嘛!正想找人说两句呢!”
见着熟人,咱刘爷顿时义愤填膺的招呼。
对面自然诧异:“什么事儿惹您不高兴了?”
“还是那帮学生!还嚷嚷着要放奴!以往在关内小打小闹也就罢了!这次跑到咱们关外来了!”
一句话引来三五位旗人老爷,聚一块儿就对报纸上近来辽东地区的学生大批特批。
思想种子埋下去,成长为参天巨木还有些时日,但总是在慢慢长的。
学生们思想进步了,但也没那么进步。
知道蓄奴不好,咱们既然已经有了白奴,黑奴,自南边海运来的大批矮黑奴,那么汉奴,蒙古奴,朝鲜奴,甚至倭奴等‘开化’的本土族群,理应‘高奴一等’。
不说全给变成自由人,也不能和其他人种一样,变成奴隶就得花几代人的时间来争取自由人身份甚至世代为奴。
正好,在这大殖民时代,对外殖民开拓需要大量的自由人。
对大清来说,于国于民都是好政策。
所以据报纸上说皇帝有些支持。
这可就要了老爷们的亲命。
“好嘛!我庄子里全是汉人!庄里的奴才哪个不夸老爷我的好!就想着同是汉人多多照顾着!若是真像以前那样三五年就给放了!我这手头哪有余钱再去买奴才!”
“关外就说辽东,汉,蒙,朝鲜的奴隶加一块儿得有百万人了!”
“不止!两百万!三百万!”
“书生误国!这哪是要放奴!这是要毁了咱们呐!”
奴隶可太重要了。
比白银还保值的硬通货,大清盛世最坚实的基石。
大清蓄奴最多的便是辽东,奴隶人口占了辽东人口的三分之一,使得辽东的老爷们富的流油,也让相对更容易获得奴隶的关内南北蓄奴之风不断高涨。
奴隶自海外一船一船的填进了大清。
走进了千家万户。
看的人触目惊心。
“万国来朝之盛景,可惜有些掺假,好大一股血腥气。”
帝国首都京师本就繁盛,正值年节,更是拥挤的不像话。
但再是拥挤,以方以智的身份,在街景最好的酒楼订上一个包间还是不成问题的。
许久不曾与老友会晤,方以智不介意深入聊聊这血腥:“怎么也比闯贼入京,比建奴入京时要好,来的可都是有名有姓的国,此情之盛,千年不遇!至于这血腥气,陛下也是见到了的,过些时日定会消弭。”
《成为大清皇帝吧,崇祯!》转载请注明来源:三零中文网sanlingzw.com,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